印度,一个因中立而被孤立的国家。
1962年10月20日,在经过数10年的周密准备后,数10万三哥怀着强取豪夺的发财梦,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略机动。
面对尼赫鲁政府的空前强硬,毛主席一度相当吃惊,但最终还是在百思不得其解中下达了自卫反击的命令。随后,数万早已忍无可忍的解放军动如雷震,将不可一世的印度侵略者打得如无头苍蝇。
面对新中国主动停战并重开谈判的诚心,尼赫鲁选择了“以武服人”,并在大规模的整军备战后重开战争,随后再度遭到了解放军的风卷残云。
11月20日,解放军收复被印军窃据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查库镇,印度平原门户大开,由此向南再无障碍。
眼看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身在新德里的尼赫鲁心惊胆寒。为避免成为解放军的盘中餐,尼赫鲁思绪万千,最终决心拉下老脸,请求美国出兵相见,助自己逃出生天。
虽然因为印度常年亲近苏联,美国对印度并无好感。但反华的共同目标,让美国找到了两肋插刀的紧迫感。于是肯尼迪摇旗呐喊,美国航母舰队直奔孟加拉湾,尼赫鲁终于坚持到了绝处逢生的时间。
虽然美国航母舰队的增援只是游玩,实际上也根本没有在中印战争中淬炼,但美印关系却从此开始情比金坚。
作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美国从二战结束以来,就一直是各国望尘莫及的天花板,在世界范围内上蹿下跳也从来不休不眠。
相比之下,综合国力“鸡立鹤群”的印度,实在是太不显眼。但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三世界领袖及“不结盟”运动的盟主,印度从来都是第三世界的NO.1。
所谓英雄惜英雄,美印关系的心心相印,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历史的必然。再加上各论各的关系,英国喊你叫爹,我喊英国叫爸,它们天生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简称Family。
而当两国相约1998,特别是印度偷偷摸摸研制的核武器在温暖的5月开出“五朵金花”,美印真正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哥俩儿。毕竟不是所有的小弟都能跟着美国勇闯天涯,正因为印度核武器的生根发芽,有了恶心中巴的能量,美国才最终决定带着印度一起出发。
但仅仅过了24年时间,美印关系就变得特别拉胯,尤其是俄乌两国大打出手,各国纷纷站队,美国需要更多盟友紧密团结的一刹那,美国却举起大棒,决心对印度进行强有力的敲打。
印度瞬间感觉冤枉啊,我就是在和美国兄弟情深的时刻,同时与俄罗斯保持了勾勾搭搭,这也是罪过吗?要知道,印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本质上就是因为中立的功劳,正是因为不轻易站队,不释放伤害任何一方利益的信号,印度才最终实现了“有声有色”的大国目标。
但美国一再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作为众望所归的历史课代表,你当我不知道所谓“中立”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名号,否则你在1962年腆着老脸找我出头是折腾个山药?
所以,印度要“中立”,那全世界都没有了站队的必要。
不过关于印度名为中立,实则表里不一这一点,美国似乎也并不是不能接受,但美国不爽的是,你既当又立也就罢了,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算怎么回事?真当美国是人畜可欺的病猫?
虽然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那几年,俄罗斯和其它东欧国家一起和西方国家重修旧好,但西方国家从来不曾对俄罗斯爱的抱抱。毕竟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人,与西方国家有着深仇大恨。俄罗斯恐怖的核武库以及巨大的国土纵深,真真切切要了西方国家的老命,所以从来各怀鬼胎的它们在俄罗斯问题上勠力同心,穷追猛打和落井下石从来众志成城。
可以说,印度和俄罗斯你侬我侬,就是不把美国等西方国家当根葱。
但问题是,印度和俄罗斯本没什么矛盾,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感情可比美国更加历久弥新。
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声声炮响,将英国彻底打回了原形,更为英属印度送来了自力更生的可能。
而彼时,早已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的美苏为防止资本主义帝国死灰复燃,拼命推动第三世界民族自力更生,于是印度努力了几十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柳暗花明。
1947年英国推出“印巴分治”方案后,印度终于呱呱降生。
虽然印度的独立既有美国又有苏联的作用,但印度明显更喜欢苏联人。毕竟英语作为共同的官方语言只是个工具,印度稀罕的是苏联硬汉般的精神。
尼赫鲁认为,苏联和印度不仅都是大国且前景光明,而且起步都不先进,更重要的是两国都有英明神武的领导人(他自己)。所以,当苏联抛来橄榄枝,印度顺势就爬到了最高层。
而苏联方面,虽然斯大林看尼赫鲁并不像好人,但赫鲁晓夫交朋友从来都是有用就行。因为彼时的美苏两极争霸已经成型,美国在亚欧大陆周边陆续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堵死了苏联冲出亚欧大陆尤其是印度洋的大门,于是自诩中立的印度成为苏联突围尤其是走向印度洋的福音。
于是苏印关系就这样心心相印,苏联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大规模援助新中国的同时,也给予了印度相当多的卢布和技术支撑,确保了印度强化了在第三世界的领导人身份。
不仅如此,在印度不断蚕食中国领土,最终导致中印关系剑拔弩张的那些年,苏联一直都是印度的坚强靠山,在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的同时,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偏袒也是印度不可一世并最终偏瘫的重要根源。
而彼时的美国,在收服了伊朗的同时拉拢巴基斯坦,誓要形成夹击阿富汗并威胁中苏的局面,于是相比于苏印关系的打成一片,美印关系则差点儿打成一片,直到1962年孟加拉湾的那场人道主义救援。
然而即便如此,尤其是美国对巴基斯坦也不曾给脸,美印关系也无法与苏印关系比肩。因为印度自独立以来,最渴望的就是把巴基斯坦打残并做成大餐,只有苏联愿意心无旁骛地做印度后盾并陪着印度玩。
所以,1971年8月9日签订的《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是名副其实的结盟条约,随后印度声东击西,最终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
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后,印度打破了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甚至“掐头去尾”的尴尬局面,彻底消灭巴基斯坦更加信心满满,随后开始了核武器研制的按部就班。
而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成功和核武器的作用,也让印度开始情不自禁地感觉自己是根葱,于是对苏联开始若即若离,迫使苏联不断勒紧裤腰带加大投资,最终保持了印度对苏联的向心力。
到苏联解体前,印度先后得到了苏联100多亿卢布的援助和贷款,虽然因为种姓制度等顽疾的掣肘,印度始终不曾实现共同富裕的那一天,但却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深深感染,从此它们纷纷与苏联情比金坚,并加班加点地从苏联捞钱,成为酒肉朋友一样的苏联铁杆。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内外交困、一夜返贫,彼时最期待的莫过于昔日的债户们踏着七彩祥云来还钱。
然后,印度真的第一时间就来还清了欠款。虽然是原样卢布还完两国概不相欠。但感动得一塌糊涂的俄罗斯还是还是作出了重要决定,那就是将昔日最引以为傲的航母当成给印度的出售资源,价格只要一个保定驴肉纯肉火烧的钱。
面对俄罗斯的“崽卖爷田”,印度表现出了强烈的获得感,当即就下了单。而后感动了几十年,并陆续支付了几十亿美元的辛苦钱,简称小费。
所以,俄印关系从来没有因为苏联解体而受到改变,反而越来越情比金坚,并成为国际关系的典范。
虽然俄罗斯不断透支五常积分多次给印度许下了买我武器就支持入常的承诺,却总让印度徘徊在五常门外,但印度对俄罗斯武器却从来百分百信赖,虽然时至今日印度武器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但俄罗斯武器始终是三哥们引以为傲的王牌。
所以,对印度而言,俄罗斯早已不是一般的兄弟,可以说俄罗斯因素早已刻入了印度的基因,“熊里熊气”才是印度的本色本底。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可谓“北美亲友如相问,一片俄心在玉壶”,印度可以没有美国,但绝不能没有俄罗斯。
印度在俄乌大打出手后沉默不语,本身已经说明了印度为了维持在美俄之间的平衡,已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很明显,美国要的不是印度的侥幸,而是印度的一片赤胆忠心。毕竟只有印度真正反水,才能让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死的更快、凉得更冰。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由于工业体系的残缺,只能靠出卖油气资源和武器装备为生,而印度作为俄罗斯武器商官方指定的战略冤大头,因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梦,长期保持着旺盛的武器购买力。因此,就像搅黄西欧各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一样,美国也要确保印度不再和俄罗斯进行武器的来往。
而且,只有登上美国的贼船,印度才能补充营养,并继续充当围堵中国的先锋,这一点美国无比深信。
只是,协议建国的印度没有淬炼的过程和机会,更没有武器自力更生的条件和可能,想要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必须继续对外采购才行,但问题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器贵得有些肉疼,印度虽然人傻钱多但也拿着纳税人的钱瞎折腾。
于是,印度说什么也不愿意疏远毛熊,这自然令美国怒火攻心。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印度的名为中立,实则亲俄。为了迫使印度重新回到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正确道路”上,美国不惜翻出昔日俄印心心相印的旧账,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更丧心病狂的是,为了坚定印度的“立场”,美国甚至杀入印度身后的尼泊尔开辟“第二战场”。
那么,面对美国的丧心病狂,印度是否会选择硬扛?美印关系到底会走向何方?静夜史认为当然是继续观望,然后在不惹怒俄罗斯的情况下和美国互诉衷肠。
毕竟尼泊尔虽然身在中印夹缝,但因为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地形向南倾斜的模样,再加上印度长期将尼泊尔视为后花园的战略考量,决定了尼泊尔有事,印度必将第一个受伤而且是元气大伤。
因此,在实力不足以对抗美俄的情况下,印度虽然内心亲俄却不得不继续中立,在美俄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
对印度而言,只要俄罗斯没有能力和美国一样重新将印度夺回,印度大概率会接受美国的裹挟,而一旦成为美国的棋子和炮灰,印度的命运注定比今天更加可悲。
概括来说,没有认清自己的本领,印度只能被人算计利用;没有自力更生的水平,印度只能被裹挟而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