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发布一下 0 0

2017年,尼泊尔代表干脆利落地在文件上签了字,赶紧把文件递给了同样笑成一朵花的美国代表。

如果这个时候你问两人在笑什么,或许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想到了开心的事”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于尼泊尔而言,穷的连弯刀都快做不起的时候,天上掉下来5亿美元的援助,无异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对于“大善人”美国来说,掏钱还高兴,这种“冤大头”的人设跟美国着实格格不入。

毕竟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形容美国,那一定是“无利不起早”。

人们经常用“被卖了还帮忙数钱”来形容骗子的技艺高超,以及被骗人的愚蠢,但这句话并不适应于所有骗局,最起码不适用于美国这种惯骗。

美国骗人向来是能做到,让被骗的人心甘情愿把自己拆分到皮、骨、肉三份卖,就坚决不打包出手一整个人,落一个“大善人”的名头。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美尼签订的这次协议,美国是奔着榨干尼泊尔每一份价值去的。

这一份叫作“千禧年挑战协议”的协议,名字听起来像是早年间,在各大网络社交门户中盛行的“新年挑战”之类不靠谱的玩闹。

但国与国之间的协议,从来都不简单。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深感当今天下恐怖主义没有“武德”,主意都敢打到世界“恐怖分子之王”的头上。

经过三年的思考,美国认为,现在人胆子这么大很可能是,其他恐怖分子太穷,自己太富,树大招风。

为了防止“911”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决定成立千禧年挑战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散财”,谁穷救助谁。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这种看起来像是全世界交“保护费”的行为,却几乎没有市场。

美国是挑选了全世界最穷,最容易诞生恐怖分子的地方,这些地方也乐得多一笔钱,但一看见美国给钱的条件,这些国家恨不得再来几次“911”。

美国的条件很简单,钱我给你,但你们一定要一直保持我认可的“民主自由”,一旦你们违反了我指定的规矩,你不但将会立刻被停止援助,已经援助的东西我也要收回。

听起来是不是也不过分,但问题就出在了“美式民主自由”上。

什么是“美式民主自由”?翻译过来就是“要符合美国的心意”。

2016年,美国试图操纵坦桑尼亚总统选举,失败后,要挟新任总统按照美国的“吩咐”做事,否则立刻停止援助。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这无理要求,被坦总统拒绝。

还是这一年,菲律宾总统在本国内禁毒,美国一看不愿意了,你禁毒了,我毒品不就少了一个市场?立马又用援助做文章,这一次依然是遭到了拒绝。

虽然两国如此硬气,但两国也遭到了美国的报复。

由此可知,所谓“千禧年挑战协议”,不过是美国拿捏小国的手段罢了。

其实,美国刚一推出这项计划,不少小国争着抢着按照美国的要求进行改革,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美国的拥趸。

但时至今日,美国的目的逐渐暴露后,小国在面对没有通过美国的标准时,统一的回复便是“谢谢啊”。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至于说这么多前车之鉴,尼泊尔为什么当初还要签,是尼泊尔真的穷到连网络都没有,非要上当了才知道吗?

当然不是。

首先,美国提出的援助的是修建尼泊尔的道路养护工程,以及输电路建设。

尼泊尔生活区域紧挨喜马拉雅山脉,高低大落差之间蕴藏了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尼泊尔太穷了,守着“金山”却没钱“挖掘”,这导致尼泊尔全国缺电。

尼泊尔国境狭长,丘陵为主,平原较少,传统能源蕴藏丰富但无力开采,不适应发展传统火电,风电、光电也都没有充足的土地发展。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加之,科技水平落后,核电更不能指望,但高地落差大带来的巨大水能储藏,决定了尼泊尔未来水能发展广阔的前景。

于是,面对白送上门的5亿美元,尼泊尔明知道是一个坑,还是心满意足地跳下去了。美国面对这种许久不见的“傻子”,当然没有理由拒绝,更何况美国还有自己的打算。

近年来,中国飞速发展,面对中国的不断挑战,美国一直渴望在中国周边加强力量,意图限制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素有间隙的东南亚、南亚是美国心中的重点。

南亚中,美国一直与印度走的很近,但印度一直奉行“不结盟”,美国一直难以完全掌控,而且“千禧年挑战”的追求是用最小的代价控制“钉子”。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所以,南亚中,美国看上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尼泊尔,一个是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占据印度洋上独立的岛屿,既有旅游业又可以出海经商,条件整体比尼泊尔强太多,于是面对美国的诱惑,斯里兰卡坚决地说了“不”。

而地处印度与中国中间的尼泊尔,民风凶悍,到现在英国还有来自廓尔喀的雇佣兵,又因为没有太好的自然条件,国家长期穷困。

穷、凶、乱,还夹在中印之间,这样的国家在美国的控制下,随便整点乱子,就够中、印两国头疼的,完全符合美国南亚“钉子”的设想。

美国和尼泊尔各有各的诉求,就这么一拍即合的签约了。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也不知道是美国好久没有控制小国,还是尼泊尔内部有聪明人反应过来了,总之,两国签了协议后,尼泊尔转眼不再提这件事了,美国傻等了半天。

终于,有一天,美国一次对外发言突然说要派两名美方高级官员,国际上才对这件事才重新关注起来。

不出所有人的所料,美国这次真没“手软”。

根据事件目前曝光来看,美方提出了与之前类似的要求,什么“自由民主”之类的。

尼泊尔签的时候,当然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全接受,毕竟尼泊尔就是一个小国,国民饭都快吃不上了,肯定不吸毒,更遑论禁毒了;总统大选也是,换来换去,要求太多,自然而然肯定会被民众推翻。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换句话说,在尼泊尔自己心里,尼泊尔就算榨干骨血,也值不了几个钱,自然不怕美国“自由民主”绑架。

可美国却用实际操作告诉了尼泊尔,什么叫穷死的人也能挤出二两油。

签协议后,美国表示,想要钱建设施没问题,但这个设施建起来所有权属于美国,美国想给你“一三五间歇断电,二四六持续断电,周日一天不供电”都是他们的事,与尼泊尔无关。

而且美国并不支持建设大型水电站,他们更倾向于建设远距离运送电的设施从印度购电。

且不说美国的舍近求远包藏祸心,印度电网自身都无法满足这一点,美国故意提议从印度购电完全是别有图谋。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除此之外,有关这些设施的保护及使用办法形成的协议优先级一定要高,必须高于尼泊尔本国的法律,为了保证公平公开,美国请来了第三方印度,由印度评判协议最后的通过与否。

最后,美国还希望派遣一部分驻军帮助“民主自由”的落实,到了此刻,图穷匕见。

基础民生设施所有权归属美国;怎么使用美国说的算,印度负责记录;还有驻军。

这样的条件怎么看,怎么像是尼泊尔为了5亿美元,把自己给卖了,还一次卖了两份,美国一份,印度一份,美国这样做真是冰墩墩订外卖——笋(损)到家了。

最狠的是,美国以“降低风险”为由让尼泊尔出1.3亿的“押金”,尼泊尔钱一到,美国立马5亿打过去。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美国“三份卖”的生意还真做成了,印度买一份,美国买一份,尼泊尔自己买一份,而且想想都知道,尼泊尔这一份肯定是暂存在手上,毕竟将尼泊尔大部分的命脉交给了美国和印度,钱怎么回来不还是两国说的算。

到此,美国的狼子野心也昭然若揭——与印度共分尼泊尔所有的价值。

这样的条件傻子才愿意答应,于是才有了装死的尼泊尔。

察觉到尼泊尔装死的美国,反而不急了,反而像戏耍猎物的猎人,也不着急,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尼泊尔考虑,直到最近才出了接下来的一招封喉。

美国派遣多名高官造访尼泊尔,游说尼泊尔不同的政治党派,搞分化做离间,不把尼泊尔折腾零散不算完,稍有不满就拿签过的协议说事。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美国如此步步紧逼,大有逼良为娼之势,让人很难不可怜如此小国,甚至有的人想到让印度高抬贵手或者中国帮一把。

殊不知,印度有为虎作伥的道理,中国不帮也有不帮的道理。

公元1792年,尼泊尔首都,廓尔喀之王下马、缴械,匍匐在清朝大军面前,这位历史上结束了尼泊尔几十个部族割据,重新建立起统一王朝的王者为他错误入侵西藏付出了代价。

国土面积不大,却作战异常凶悍的尼泊尔自此向清王朝俯首称臣,但已经开始沉迷于“闭关锁国”做“天朝上国”美梦的大清,并没有将这个手下败将放在心上。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尼泊尔这一次的错误举动来源于生存所迫,尼泊尔的祖先是南亚战乱的逃避者,他们离开湿润温暖的广阔平原,来到狭窄逼仄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河谷,虽然依靠耕种也能活的下去,但小国的通性就是想“伸展手脚”。

对南边的恐惧深深扎根于祖先传下来的血脉中,廓尔喀想动只能冒险向北,但庞大的中央王朝也让人寒蝉,北上的想法一出现就胎死腹中了。

直到活佛沙玛尔巴因贪图六世班禅的遗产出走尼泊尔,将西藏兵马粮草分布详细告知廓尔喀之王,才有了尼泊尔出兵劫掠西藏。

掌握了主动权和兵力分布的廓尔喀军队轻松击败西藏军队,迫使驻藏大臣不得不向中央求援,才有了中央遣使平乱。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乾隆之后,清朝就开始一路走下坡路,尼泊尔也是只称臣了一段时间,就因为种种原因与清朝断了联系。

尼泊尔被清朝收拾了以后,原本打算向南走走,碰碰运气,却不想一头撞上了同样充满了探索欲的英国,此时的英国已经在南亚建立了英属印度,背靠南亚广阔的兵源,英国没怎么动用近代化武器就拿下了尼泊尔。

由于英属印度辖区太大,英国一样看不上尼泊尔的“穷乡僻壤”,收取了尼泊尔最肥沃的几片土地以及外交权以后,就不再怎么管这个小地方了。

又过了将近30年,时间来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大败了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在亚洲一举站稳脚跟,许多原先蠢蠢欲动的势力彻底臣服,其中就包括尼泊尔王国。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1923年,尼泊尔独立,它的独立并不是依靠流血牺牲换取的,完全是国内掌权派与英国之间妥协的结果,名义上独立,但实际左右国家命运的依旧是英国人。

但英国人的势力随着《蒙巴顿方案》的实施,印巴分治之后,彻底退出南亚舞台。

英国虽然退出了南亚,但印度却想着做英国的“精神继承人”,打着这一旗号,印度人罔顾与英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事实,开始重新走上统一南亚的道路,恢复“世界大国”的荣誉。

印度首先吞并了小国锡金,打通了连接中国的又一通道,雄心勃勃地看着剩下的尼泊尔和不丹两个小国。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不丹信仰藏传佛教,追本溯源也与印度没有太大的干系,印度拿不丹几乎没有任何吞并的办法,而且不丹整个国家几乎是建在山坡上的国家,没有太大的占领价值,故印度一直没将印度放在眼里。

除却与印度有着本质宗教区别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印度在南亚的目标仅剩下了尼泊尔。

尼泊尔原本的原住民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北上逃亡的南亚遗民同化了,同时伴随着南亚遗民一同北上的还有南亚独具特色的印度教信仰,也就是说无论信仰还是血脉,尼泊尔与印度算得上是同根同源。

尼泊尔尽管穷,但只是无力经营和开发,其水电资源也不是一点价值也没有,再加上与中国漫长的国土接壤线,其对于印度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不丹,故而美国步步紧逼时,印度脸都不要了也想掺和一脚。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回过头来看,美国步步紧逼,企图搞乱尼泊尔是奔着给中国和印度添麻烦的;印度与中国长久以来的“仇恨”,导致印度十分想要尼泊尔与中国的接壤线对中国形成进一步的军事压力;中国与尼泊尔相隔高山,互相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

这么看来,亲近中国仿佛是尼泊尔唯一的出路,但尼泊尔目前的局面始终限制着中国与尼泊尔加深进一步合作。

尼泊尔的政治格局始终不稳,直到2008年,尼泊尔才废除了一直陷入权力斗争的君主制,在几十个党派的拥护下确立了较为稳定的民主联邦共和国。

但这个稳定也仅仅只是暂时的,没过多久,尼泊尔的政权陷入了外人看不懂的连续更迭中,连国家的基本大法宪法都一拖再拖。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政局不稳意味着国家始终无法建立长治久效的执政体系,朝令夕改成为了家常便饭,国内的基础设施破败不堪

缺少一应发展基础,即使2015年以后尼泊尔政坛进入到了稳定更迭中,尼泊尔依旧还是难以从积贫积弱的环境中走出来。

该国尽管倡导市场自由发展,但一个地形复杂的内陆国,注定了商业和工业发展困难。现在其发展大多依靠国家救助,另外一部分是外出当雇佣兵的人将“卖命钱”一笔一笔地汇回国内。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这个国家不是病了,只是醉心权术的人太多,连年的政治斗争错失了发展的时机,如果背靠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国家,花大力气从交通开始对基础设施进行“破而后立”,再进一步开发自然资源,做一个内陆自然资源输出国,未尝不能发展成为一个人民富足的国家。

但那样的代价太大,回报周期太久,中国尽管做过很多类似的援建,但都是在一些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

仅凭历史上一次“萍水相逢”的缘分,冒着亏本的风险开发尼泊尔显然是不可能的。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夹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将何去何从?

不过,假以时日,如果尼泊尔的政局走向稳定的话,中国介入援建,双方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互惠互利,反而使美国阴谋破裂,中国保持一个防备印度侵扰的屏障。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如”的基础上,没有实际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泡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