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

发布啦 0 0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答案只有两个字:实力!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

长征时期的毛泽东

湘江战役后,只剩下3万人左右的中央红军主力该往哪里走?博古和李德坚持原定计划不变,要赶去与贺龙会合,蒋介石已经察觉,布置下了20万兵力的包围圈等着红军往里钻。

毛泽东提出部队应该放弃原定计划,不能再往北走了,改而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红军的指挥权已经到了周恩来手里,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这是一个转折的开始。

毛泽东自1927年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建军、搞革命根据地,成功摸索出了一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现在,只有毛泽东能带领大家走出危机。

最后还是开会来讨论和决定中央红军主力该往哪里走。开会的人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王稼祥和张闻天支持毛泽东,周恩来也同意,最后决定西进贵州。

中央红军主力西进果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一路上的日子好过多了。博古深知如果听从毛泽东的建议就意味着他的权力要丧失,于是,他再次提出北上,李德也附和要同贺龙会合。

毛泽东自然主张继续西进,两种不同的意见摆在周恩来的面前,这是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已经没法调和了,周恩来必须做出选择。

事实证明,听从毛泽东的建议,这盘棋就起死回生了,因为西进不仅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原有部署,红军西进贵州遇到的都是弱敌,一路小胜不断,红军低迷的士气得以慢慢恢复。

1935年元旦,毛泽东提出,红军要继续西进,立刻抢渡乌江、攻占遵义,毛泽东的建议获得多数人赞同,他们开会取消了李德独断专行的军事指挥权,恢复刘伯承的总参谋长职务。

这就意味着,刘伯承已经站在周恩来这边,向毛泽东靠拢了。王稼祥已经完全站在毛泽东这边,他不但同意毛泽东的观点,而且准备从组织上把毛泽东推举为领袖。

这时候,王稼祥向毛泽东提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赞成,但他提议先同张闻天通气,张闻天也很快同意了,他说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大家。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

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1935年1月2日至6日,中央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提议抢渡乌江,攻占遵义。蒋介石几十万大军丢了追逐目标,他只能命令军队整训待命,而中央红军也正好借此机会休整一番。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决定开会,理一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桩桩件件,不理清楚这些东西,下面的人非炸锅了不可。要知道,大家参加革命不是来送死的,而是为了胜利的前途。

大家图的就是有个光明的前途,有个好奔头,如果都知道再走下去只是死路一条,就没有人还会跟着走了。到现在,成功和失败都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开会理一理的时机成熟了。

毛泽东是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是政治局常委,王稼祥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按照组织原则,他们的提议是有效的。博古和周恩来都需要在会上解释,这一路的惨败是怎么来的?

博古心知这次会议必定有一场尖锐争论,他不愿意拱手把权力让出来,他要寻求更多的支持者,于是,支持博古的凯丰私下几次找聂荣臻,要他在会上支持博古,遭到聂荣臻的拒绝。

1935年1月15到17日,遵义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局委员,包括博古、周恩来、张闻天、陈云、朱德和毛泽东。

第二部分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包括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第三部分是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包括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

还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也列席会议,参会人员共计20人。当时政治局委员12人,除了上述6人还包括王明、项英、张国焘、任弼时、顾作霖和康生等6人。

王明和康生还在苏联,顾作霖已经病逝,项英留在苏区负责,张国焘和任弼时各管一部,虽然少了6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总书记博古和政治局候补委员都在,所以会议是合法的。

总书记博古主持会议,牺牲这么多人,他无法否认失败,但他把失败原因归结为敌人力量太过于强大。周恩来则主动承担责任,承认是指挥错误导致失败。张闻天则干脆做了反报告。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

遵义会议期间的张闻天(右)和王稼祥(左)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博古在进攻时犯了冒险主义、防御时犯了保守主义、突围时犯了逃跑主义三大错误。红军最弱的时候和敌人力量是一比十但红军赢了。

第五次反“围剿”是中央红军力量最强的时候,和敌人的力量对比是一比五,事实摆在那里,敌人力量强大不是红军失败的理由。在会上毛泽东把自己的战略战术和今后的方向说出来。

在会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尖锐对立,大家再也不愿意蒙着那层遮羞布了,重伤未愈的王稼祥第一个从担架上站起来发言支持毛泽东,这是王稼祥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没能摆脱共产国际的阴影。诚然,起初的确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但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更多的是干预和控制,脱离实际的控制。

事实证明,在共产国际的操控下,王明、博古等人给革命造成了严重灾难,导致无数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有毛泽东能带领大家走出一条不依靠任何人就能活下来的道路。

就是因为共产国际脱离实际的控制和干预,才使得他们指派的几个年轻人轻松就夺去了毛泽东辛苦拼来的成果,一跃成为最高领袖,在他们的瞎指挥之下,险些把革命葬送掉了。

遵义会议上,王稼祥积极站在毛泽东一边,张闻天和刘少奇都明确支持毛泽东,刘伯承也倾向毛泽东。各军团负责人即使不绝对支持毛泽东,但他们要求换领导的呼声也已经很高了。

朱德明确表态,要是再这么打下去,我们肯定是不会再跟着走了,他说,他一开始就是跟着毛泽东革命的,今后也只跟着毛泽东。李富春一直都支持毛泽东。

经历了这么多惨痛教训,周恩来已经明白只有毛泽东知道该怎么走下去,方向和方法都在毛泽东的心里,在失败和死亡的威胁下,活下去并且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凯丰依然力挺博古,讽刺毛泽东打仗是照着《孙子兵法》打的,毛泽东反问他,《孙子兵法》有几篇?第一篇题目叫什么?凯丰张口结舌,这就说明他的指责是没有说服力的。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遵义会议上崛起?

油画作品《遵义会议》

现在,只有毛泽东能凭实力给大家指明一条活下去的道路,没有人能够再和他竞争了,实力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最后,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是军事上最高负责人。

遵义会议胜利结束后,毛泽东虽然还没有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但已经由他出手拨转了中国革命的航向,他的手已经开始扶在了中国革命的舵上了,接下来需要他拿出实力来证明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