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吴证券研究所/王紫敬
中国应该确保 IT 设施全部环节国产化。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来看,可谓全方位,任何不能保证自主可控的环节都会成为被攻击的弱点。对中国来说,无论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还是操作系统的自主开发、 社区开源,都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后手准备。国产化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障了国家安全,更为未来发展国家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获取更多行业研究报告及实用管理工具请查看文末链接
1. 俄罗斯被欧美科技巨头制裁
俄乌战事牵动全球经济,微软、苹果、谷歌相继下场制裁俄罗斯。3 月 3 日,国际数据库领域老大甲骨文(Oracle)宣布暂停在俄罗斯联邦的所有业务,这意味着以甲骨文数据库为基础的企业将陷入瘫痪。
硬件方面,英特尔、AMD、联想、戴尔、苹果等科技企业相继被外媒曝出已中断向俄供货,台积电也表示将遵守美国出口管制。2 月 27 日,《俄罗斯商业咨询》(RBC)援引两位 IT 市场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 CPU 企业英特尔和 AMD 已暂停向俄罗斯出货。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英特尔和 AMD 口头告诉俄罗斯客户,两家公司的产品暂时不能运往俄罗斯,而且中国合作伙伴已收到英特尔关于禁止向俄罗斯供应处理器的通知。与此同时,俄罗斯电子开发商和制造商协会(ARPE)也证实了英特尔和 AMD“断供”的消息。
软件方面,Oracle、SAP 暂停俄罗斯所有业务。2022 年 3 月 2 日,乌克兰副总理兼数字化转型部长 Mykhailo Fedorov 要求 Oracle 和 SAP 终止与俄罗斯的商业关系。Oracle随后发推文称:“为了 Oracle 在全球各地的 150000 名员工的利益,为了支持乌克兰民选政府和乌克兰人民,Oracle 公司已经暂停了在俄罗斯联邦的所有业务。” SAP 也在官网发文《Standing in Solidarity》响应,称“根据制裁,我们将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此外,暂停所有 SAP 服务和产品在俄罗斯的销售。”
2. 开源软件并不安全
GitHub 限制俄罗斯获取相应技术,开源软件并不安全。Github 是全球知名的开源社区,其在官网对俄乌局势做出回应:“我们的法律团队会仔细审查各种官方规定,并遵守正在不断变化的出口管制和贸易法规。这包括实施严格的新出口管制,旨在严格限制俄罗斯获得其维持侵略性军事能力所需的技术和其他物品。”很多人认为开源软件是“完全安全的”,但其实开源软件的许可证协议仍然存在,可能会有诸多限制,尤其是禁止受到制裁的国家使用原本供公众随意访问的代码。
开源安全漏洞风险显著。根据新思科技《2021 开源安全与风险分析报告》显示, 84%的代码库至少含有一个漏洞,近三年漏洞比例逐年增高, 60%的已审核代码库包含高风险漏洞。根据开源网安 Source Check 工具对热门开源项目的扫描结果看, 53.8%的项目存在超危风险。早在 2006 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开展“开源软件代码测试计划”,对大量开源软件进行安全隐患的筛选和加固,截至 2017 年 2 月,累计检测各种开源软件 7000 多个,发现大量安全缺陷。系统信息泄露、密码管理、资源注入、跨站请求伪造、跨站脚本、HTTP消息头注入、SQL 注入、越界访问、命令注入、内存泄漏是开源软件主要的安全风险。
根据 RiskSense 公司报告,2019 年,已公开开源 CVE 漏洞(Common Vulnerabilities &Exposures,通用漏洞披露)的总数(968 个)是之前任何一年的两倍还多。相比 2018 年和 2017 年,2019 年的漏洞数量分别增长了 130%和 127%。
中国 IT 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推进刻不容缓。一方面,需要坚持自主研发,推出能用、好用的国产基础软硬件。截至 2022 年 2 月,在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等重要基础软硬件领域,国内已经涌现出麒麟软件、东方通、人大金仓等国产厂商,但性能、生态距离海外先进产品仍有较大差距,相关技术研发仍需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国产开源社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于 2020 年 6 月在北京成立,由阿里巴巴、百度、华为、浪潮、360、腾讯、招商银行等十家龙头科技企业联合发起。作为开源项目的孵化器、连接器和倍增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以对开源代码展开开放治理的形式促成事实标准,连接“政、产、学、研、创、投”,共建开源生态。
3. 俄罗斯早有准备,坚定布局国产化
俄罗斯较早就开始布局 IT 国产化。受到这些制裁,环球时报报道称,俄罗斯已做好启用本国互联网系统的准备。俄罗斯较早就布局 IT 国产化,2013 年 11 月 1 日,普京正式批准《2014~2020 年俄联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及 2025 年前远景战略》。文件提到,俄罗斯将大数据处理、计算机培训、人机交互、机器人技术、量子和光技术、信息安全作为未来 10~15 年的长期优先研发项目。2014 年 1 月,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确定了一项由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起草的《俄联邦 2030 年前科技发展前景预测》。在该文件确定的未来俄罗斯科学技术发展优先方向中,信息通信技术被列在首位。
俄罗斯基础软硬件国产化进展已经取得突破。芯片领域,俄罗斯的 MCST 和 BaikalElectronics 已经推出相关替代产品。操作系统领域,俄罗斯已经有基于 Linux 的自主操作系统。搜索引擎方面,2014 年 5 月 22 日,由俄罗斯政府主导的电信运营商 Rostelecom推出了俄罗斯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 Sputnik.ru,将成为专属俄罗斯政府控制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垂直搜索引擎。
4. 西方的科技制裁,教会我们要全产业链国产化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IT 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是必选项。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9 年,德、英、美的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已经超过 60%,中国的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已经超过 30%,国家经济正在逐渐“数字化”。基础软硬件是数字经济的基石,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数据计算、管理、存储等基础支持,IT 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应该确保全部环节自主可控。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来看,可谓全方位,任何不能保证自主可控的环节都会成为被攻击的弱点。对中国来说,无论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还是操作系统的自主开发、社区开源,都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后手准备,哪怕性能弱、功耗高、体积大。信创产业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障了国家安全,更为未来发展国家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国产化是基座。
本资料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