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发布一下 0 0

人类火箭之父,俄国火箭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而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早期人类对于宇宙太空的探索是源于自身的好奇心,如今太空正在逐渐成为人类未来全新的发展空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筹备自己的太空计划,而最近美国媒体却发出了一丝哀叹:美国再不改变,中国就要成为最后赢家了!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将会在5年内,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参考消息网摘编了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的一篇文章,题为《在美国沉睡之时,中国计划征服太空》,作者是布兰登·韦彻特。文章认为,在太空竞争领域,美国在冷战中积累的优势正在快速丧失,而中国正在快速赶上美国,甚至已经有超越的态势。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文章主要列举了中国太空发展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最新的太空探索五年计划包括:建造并发射一个代号为“郑和”的小行星探测器,用于探测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和冰彗星;在2030年以前,发射嫦娥八号并筹建月球基地;进一步深化对火星的探测并展开对木星卫星的探测工作;建造并发射“巡天”太空望远镜;建造并发射名为“太极”的引力波探测器。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小行星探测是目前一项热门的航天技术)

从航天规划上看,中国的航天工程基本都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逐步向前拓展,整个规划相当的稳步,这和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太空探索有极大的不同。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苏联的“斯普特尼克一号”曾经引发美国的全国性恐慌)

美苏在冷战时期的太空探索不但有浓厚的竞赛意味,也有深厚的军事背景。冷战期间,苏联在1957年率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同时还率先进行了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这本来是非常正常的科学探索活动,但是在美国看来,那就是“我们头顶的天空陷落了”,以至于美国媒体甚至专门将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叫做“斯普特尼克时刻”,用来比喻自己受到威胁和挑战,告诫自己必须迎头赶上。

随后美国开始大力发展太空探索技术,一直到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终于使用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首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从而完成了对苏联太空技术的超越。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美国人不但成功登陆月球,还带去了月球车)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竞赛式的太空探索,政治作秀的意味要大于科学意义,美国人虽然率先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国国旗,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但这种太空探索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以至于后继乏力,如今的美国反而无法生产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和阿波罗探月飞船。这说明竞赛式的太空探索一旦失去政治意义,就会立即萎缩甚至直接被取消。冷战结束后,美国航天探索技术全面萎缩就是最好的证明。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中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

中国的航天发展和美国有本质上的不同,中国的太空探索并不是要和美国进行技术竞赛,而是为了中国长远的发展做铺垫。毫无疑问,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必然有耗尽的一天,所以中国从现在开始,就未雨绸缪,展开对小行星和其他星体的探测,这就为将来移民其他星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2005年中美俄日印都发布了登月计划;美俄日印:大家一起吹吹牛,你怎么当真了呢?)

同时,从文明的高度考虑,目前人类文明仅仅生存在地球上,因此一旦有小行星或者大型陨石击中地球,所引发的地质灾害足以毁灭人类。而如果人类将来移民到其他星球,比如火星和木星的几颗卫星,都有可能建立基地供人类移民,而一旦成功移民这些星球,就相当于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多了好几个“备份”,这样地球文明就不那么容易被“团灭”了。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当一个物体引力足够大时,它甚至可以扭曲时间,这就是人类研究引力波的动力所在)

目前中国还在加紧研究“引力波”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科学推算,一旦人类掌握了引力波技术,并用这种技术建造出宇宙飞船,那么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能力将会大大提升,届时人类或许就可以真的走出太阳系,去探索更为遥远的星空,并且寻找我们新的家园。这才是中国航天工程的根本目标——探索太空,走向星辰大海。

新“太空竞赛”?美媒:中国将是最后赢家

(推动太空军事化,就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只不过,遗憾的是,从韦彻特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思维方式依然是冷战式的,他依然把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归咎于和美国搞“太空竞赛”,并且提醒美国政府,如果不改变,那么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将会超过美国。但是,事实上中国并没有热衷于和谁对比或者竞争,我们只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发展自己的太空技术体系。简而言之一句话:中国发展航天技术,是为了造福我们自己的人民。当然,将来有能力后,或许捎带手造福一下全人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