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激战第12天,美国又开始撺掇欧盟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了。
在此之前,西方国家对俄撒下的制裁“大网”,已经波及到了平民、橡树甚至是猫。
等乌克兰求助了,美国又赶紧带着欧洲小弟,送点“过期”的武器,顺带着再发几个让泽连斯基心痛的声明:我们不会出兵。
这招式,看起来就是个凑热闹的。
但要是仔细琢磨琢磨,美国这步棋走的,明显就是为了让俄乌干架,自己发财,还不废一枪一弹,有“坐山观虎斗”那味儿了。
全方位、无死角的制裁,最先给俄罗斯带来的问题,就是经济压力。
俄罗斯已经有7家银行被踢出了SWIFT系统,央行也被禁止使用美元了,进出口生意,基本上都凉得差不多了。
国内也不好过,许多企业都加入了制裁队伍,大众、丰田等多家公司的俄罗斯工厂停产,就连苹果手机也关闭了Apple Pay功能。
这一通折腾下来,俄罗斯的经济受到重创,许多平民也丢了工作,生活都遇到了困难。
没钱,就容易乱,也无法去支撑前线的战争。再加上那么多国家嚷嚷着要“孤立”俄罗斯,这种巨大的压力,说不定就能逼迫俄罗斯“撤军”。
但美国的目的,肯定不会这么单纯。
按照他们的思路,搞垮俄罗斯,通过舆论等战术让普京背上“发动战争”的骂名,就能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而把欧洲这些国家牵扯进来,也是有美国的道理的。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欧洲国家畏惧的对象。
美国这波操作,既让欧洲这些国家,感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战争威胁”,也让俄罗斯对欧洲有了敌意。
这时,美国再跑过来“拥抱”欧州,“摆个摊”卖点“刀枪”,供他们“自卫”。
要知道美国可是个“军火商”,发的就是“战争财”,仓库里的武器一大把,欧洲想要多少,就能提供多少。
等俄罗斯和欧盟被折腾虚了,美国不光赚了一大笔钱,抢占了国际市场,还再次巩固了霸权地位。
别忘了,和美国做生意,还得用“美元”结账。这样一来,美元的地位不也稳了么?
俄乌爆发后,美国更是成功地转移了国内矛盾,全世界的目光都转移到了俄罗斯,谁还能顾得上看人权问题、种族歧视和新冠感染人数呢?
只能说,美国这回简直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但有点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俄罗斯人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反而变得更加团结,信任俄军的人数占比已经高达84%。
隔壁的欧洲就有点惨了。前不久刚宣布过要加入制裁的“壳牌”石油公司,3月5日又灰溜溜地去买了俄罗斯的原油。
这波惊天“大反转”,原因就是欧洲石油供应不足,油价飙升,就连电价都涨上天了。
美国的油价也已经突破了记录,这会儿却还想着和欧盟商量,禁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引用一句前两天热议的话题,老子曾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独立自主的道路还没走好,就总想着搞垮别人,让别人无路可走,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制裁别人都得引火烧身。
毕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这么多年了,哪个国家被踢出“群聊”,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设想。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会听老子的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