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人送来棉服,司马懿宁愿冻死士兵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发布啦 0 0

公元238年,司马懿受魏明帝曹叡之令,征讨自立为燕王的辽东太守公孙渊。

围城三个多月后,辽东的严寒如期而至,这时候正是给士兵们发放御寒物资的时候。

司马懿作为主帅,却坚决不允许将领分发冬衣棉服,眼睁睁看着无数士兵因为寒冷而冻死。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形象(剧照)

很多人都指责司马懿冷血无情,然而11年后,众人才知道他的举动太高明。

首先需要指出一点,司马懿做这样的举动,一定是有其深意的。

因为司马懿智谋超群,而且善于隐忍,绝不会无的放矢。

身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对司马懿是青眼有加,既防着他又偏偏用着他。

魏文帝曹丕更是把他视为人生知己,临终之时把自己的儿子曹叡托付给他。

魏明帝曹叡临终之时,叫来曹爽与司马懿,将儿子曹芳托付给了二人。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魏明帝曹叡(剧照)

三代君主都对司马懿如此看重,可见其能力之强。

那么在辽东战役中,拒绝分发棉衣并冻死士兵,对司马懿而言到底有什么用处?

这还得从司马懿的入仕经历说起。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其家族在河内郡温县的实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他的父亲司马防曾担任东汉的洛阳令,祖父司马钧更是汉朝的征西将军。

出生于这样的忠良之家,司马懿从小就接受着传统的正统儒学思想,自幼便聪慧机敏。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新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司马懿(剧照)

司马防还举荐过曹操,不过他觉得曹操只有县令之才——司马家作为儒学门第,当时也确实瞧不上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人家,算不得高贵,登不上大雅之堂,司马家族这样的世代公卿自然对此嗤之以鼻。

所以早年期间,司马家族一直忠于汉室,推崇传统的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

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已经被汉献帝提拔到了丞相的位置。

身居高位的曹操手握军政财权,但由于其出身还是当时的时局,迟迟未能登上帝位。

与曹操颇有渊源的司马家族,司马防的八个儿子被称为“八达”,司马懿更是小有名气。

对司马懿青眼有加的曹操数次想要把他收为己用,但司马懿却不愿和宦官出身的曹操同流。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新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于是对汉室还抱有一线希望的司马懿便一直装病,用这个理由搪塞了上门的官员。

曹操当上丞相之后,便用武力对司马懿进行威逼利诱,这才让司马懿出仕,担任文学掾。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时候,司马懿从温县来到了许昌,他所效忠的汉室也日益衰颓。

在许昌为官期间,司马懿渐渐改变了之前对曹操的偏见,认为他是一位可以托付的明主。

所以在时机成熟之后,司马懿支持当时已被封为王的曹操称帝。

在当时摇摆不定的众位大臣之中,还有不少人对汉王朝心存希望,所以司马懿此举便渐渐获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也开始把司马懿作为自己的心腹培养。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司马懿的才能在来到许昌之后,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一路上他披荆斩棘,与当时的庶子曹丕交好。

身为庶子的曹丕,身怀雄才大略,不甘心只是一名镇守一方的将军,他想一统天下。

但在当时,嫡庶尊卑分明,贵族人家的出身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庶出的曹丕,想要夺得当时的世子之位,不仅要使曹操心服口服,而且还要面对传统的正统思想,庶子是不能继任为世子的。

所以他把司马懿当成了自己争名夺利的唯一希望,把他当作至交好友,对他无话不谈。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曹丕(剧照)

公元220年,经过数年的征战,风烛残年的曹操已经病入膏肓。

曹操的几个儿子便开始了王位之争,而司马懿正是曹丕登上王位的一大助力。

身为辅佐大臣的司马懿,曹丕封他为河津亭侯,他的官运也就一路亨通了。

但当时司马懿的不臣之心,已经被老奸巨猾的曹操看出一丝端倪了,他曾数次警告曹丕不要和司马懿走得太近。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弥留之际的曹操(剧照)

《晋书·宣帝纪》记载: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

生性多疑的曹操,在司马懿入仕之后,便渐渐发觉司司马懿不安分了。

曹操知道司马懿的野心巨大,即便位及人臣也无法满足,而他的凌云壮志注定了他绝非辅佐帝王的臣子。

虽然司马懿表面上是忠良世家之后,但曹操却看出了善良皮囊之下的虎狼之相。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新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所以曹操打算用一个细节前来查验——他在司马懿退下的时候,故意叫住了司马懿,司马懿便回首向后望去。

而司马懿的身子却没有转过来,还是保持着一直往前走的状态。

若是忠心于帝王的臣子,被主上叫住之后,应该立刻转身,鞠躬敬礼才对。

虽说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曹操已经看出司马懿对自己的不恭顺,潜意识中没有恭恭敬敬地把自己当成可以辅佐之人。

司马懿走后,曹操又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了三匹马同在一个食槽中进食。

曹操觉得这是上天示警,暗示着司马懿会使曹氏家族没落。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剧照)

奈何司马懿为人小心谨慎,曹操几乎抓不住他的任何把柄。

若是单凭猜测就将其定罪,这显然不能服众,还会让部下离心。

所以曹操只能向曹丕表明,让自己的儿子对这位心腹进行提防,不要养虎为患。

虽然有着父亲的叮嘱,但曹丕早就已经把司马懿视作自己的肱股之臣,又怎会卸磨杀驴呢?

魏文帝曹丕上位之后,便开始了南征北伐。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魏文帝曹丕(剧照)

在曹丕数次征讨期间,司马懿都留守许昌,为他稳定住了许昌的大局。

经过数次加封之后,司马懿被曹丕封为向乡侯,领兵五千,给事中、录尚书事

然而司马懿却反复上表拒绝,说自己才能不足,难堪大任。

曹丕当时为了稳定许昌的局面,当然不肯让司马懿推脱此事。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魏文帝甚至还专门给司马懿传信:

朕夜以继日处理国家大事,没有须臾片刻的休息时间。如今册封你不是加以优荣,而是要你为我分忧。

于是在魏文帝诚恳地延请之下,司马懿才装装样子,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获得曹丕的信任,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才实学。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刚刚登基,魏国国内正是一片混乱。

东吴孙权看准了这个机会,向西率军进犯当时魏国的樊城、襄阳等地,想要长驱直入。

魏国境内刚经过王位之争,一片疮痍,很难抵御势如破竹的吴国军队。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魏国大臣(剧照)

大臣们纷纷进言,请求魏文帝撤军,让当时的守将曹仁回撤,驻军宛城。

但是司马懿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孙权不久之前才与蜀汉开战,击败关羽。

司马懿认为孙权的兵力和粮草情况,根本不足以支撑大举进犯,与蜀汉刚交战,正是应当与魏国结盟交好的时候。

襄阳和樊城所在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是水陆交通的战略要道,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所以司马懿建议派兵增援,死守襄阳和樊城。

魏文帝再三权衡之下,还是不敢冒险死守襄阳和樊城,于是下令调回守军,并火烧二城。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吴主孙权(剧照)

孙权在得知魏国的这一举动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毕竟是正中他的下怀。

只是区区在自家境内调兵遣将,没想到魏国却壮士断腕,草木皆兵。

吴国正是按照了司马懿的推测,根本没有前来进犯。

曹丕得知后,自然是悔不当初——自己因为一时胆怯,亲手将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拱手让人。

公元226年,常年征战在外的魏文帝曹丕身体状态大不如从前,很快就病情加重。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魏文帝曹丕(剧照)

同年五月,处在弥留之际的曹丕,令司马懿、曹真、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幼子曹叡。

同年八月,孙权重整旗鼓,真刀实枪的大举进犯襄阳。

面对如此危机的局面,诸葛瑾和张霸分别率领大军进犯襄阳,而孙权则亲自领兵进攻江夏郡,魏国则处在了四面楚歌的形式。

司马懿在形势危急之下,被封舞阳侯,率领为数不多的魏国军队,击败了孙权在江夏郡的主力军队,并设计斩杀了张霸,杀敌一千余人。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同年十二月,为魏国稳定立下汗马功劳的司马懿,被提拔为骠骑将军。

此后数年,各地的叛乱均在司马懿的征讨下,逐渐趋于平静。

面对蜀国诸葛亮的数次北伐,运筹帷幄的司马懿第一次在自己熟悉的战场吃了瘪。

前四次北伐,司马懿均不敌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最后选择了最稳妥的战术。

在坚守不出、以退为进的方针支持下,司马懿和诸葛亮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剧照)

但是诸葛亮已经年老体衰,在外指挥作战更使得他的身体慢慢虚耗。

司马懿知道了诸葛亮行将就木,于是便一直避而不战,令诸葛亮到死也未能完成当初在隆中对里提到的愿景。

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数次进攻,并铲除了诸葛亮这一心腹大患,司马懿的军功可谓十分亮眼。

凭借着这样耀眼的功勋,司马懿升任太尉,位列三公。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新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没多久,辽宁太守公孙渊不服于“幼子继位,辅政大臣擅专朝政”,于是自立为燕王。

辽东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远在河南中原地区的魏国大臣们对此次叛乱,皆拿不准该如何行事。

辽东距离中原地区有一定距离,除了朝廷政令鞭长莫及之外,还有着一道辽河天堑,其气候相较于中原地区也更加寒冷。

魏明帝考虑再三,只好让身经百战的司马懿出征。

司马懿率领四万精兵,来到辽河沿岸驻扎,并采用了声东击西之术,成功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

于是在这个空挡,司马懿下令大军直渡辽河,大军压境辽东都城襄平。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三国时期士兵(剧照)

公孙渊的大军皆在辽河沿岸布防,没想到都城襄平却出现敌军,只好回防。

此举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下令在沿途设置埋伏,轻而易举就瓦解了敌军主力。

被困在襄平的公孙渊负隅顽抗,不肯投降,于是司马懿就让军队将襄平围得水泄不通。

在断水断食一段时间过后,司马懿才下令冲进襄平,并屠戮全城百姓。

叛党公孙渊死在乱军之下,全城十五岁以上的男子皆命丧黄泉。

拥护公孙渊为燕王的世家公卿惨遭杀害,整个襄平深陷血海之中,两千多名公卿贵族和七千多名普通百姓殒命在魏国军队的刀剑之下。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剧照)

这时候已是寒冬腊月,长途征战的士兵并未携带任何御寒的衣物,而这时辽东郡的仓库之中,却有着皇帝派人送来御寒的棉衣(此时并无棉花制作的衣物,填充物乃是木棉、柳絮、桐絮和芦絮,统称为棉絮,因而用其制成的衣服也称为棉服)

司马懿再次立下大功后,其军功已经没人可以望其项背,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他已经想到如果此次自己回到中原,魏明帝的一帮大臣们必定会让他交出兵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很清楚白。

所以司马懿就一狠心,下令宣布魏明帝派人送来的棉衣乃是公家物资,身为在外征战的军人,不能妄动。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魏明帝早就对辅政大臣司马懿多加猜忌,而他也慢慢成熟,试图想收回当初魏文帝所指定的辅政大臣手中的权力,君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为了表示自己一片忠心,司马懿不想再施恩于军队,想要和军方撇清关系。

同时,司马懿还在辽东屠城,破坏自己多年来的好名声,也是再一次表明自己并没有不臣之心。

讽刺的是,辽东经历屠城后,汉人几乎十室九空,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伏笔,并最终葬送了晋朝——当然,这是后话了。

司马懿班师回朝之际,魏明帝也卧病在床,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曹叡也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司马懿。

年仅8岁的曹芳即位之后,另外一名辅政大臣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冲突便开始了。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曹芳(剧照)

司马懿受到曹爽的排挤——作为魏国宗室,曹爽拥有天然的政治优势,他为了限制司马懿的权力,便让皇帝下令册封司马懿为太傅。

太傅一职虽然地位尊崇,相比起太尉却是明升暗降,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曹爽眼见司马懿乖乖就职,以为自己手握大权,便放松了警惕。

公元249年,曹爽与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

司马家族趁机发动“高平陵之变”,趁着都城无人主事,一举夺得了魏国上下的军政大权,诛杀了曹爽。

https://www.meipian.cn/56eem4n4

图|老版《三国演义》,曹爽祭祀高平陵(剧照)

从此,隐忍了大半辈子的司马懿,终于再无敌手,也终于掌握了魏国的最高权力。

公元251年,司马懿逝世,司马师接过了他的权柄,去世后又传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在加封为晋王之后,追谥父亲为晋宣王。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迫使魏帝禅让后,又追谥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家族的这一切,都源于司马懿的隐忍与谨小慎微。

如果当初没有他心狠手辣地下令屠城和不分发棉服,他早就疑心重的皇帝下令诛杀。

他的自污和韬光养晦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完-

参考资料

1.《晋书·志第十·礼志》

2.《晋书·宣帝纪第一》

3.《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