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青岛再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莱西疫情防控情况。
会上透露,自3月4日莱西疫情发生以来,截至3月11日12时,莱西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13例、无症状感染者728例。确诊病例中,学生279例、教师37例、重点人群97例。
在回答记者问题时,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表示,经过专家组综合分析研判,莱西疫情的拐点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发布会上还通报说,将启动莱西市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这两天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增长较快,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姜法春回答说——
一是疫情发生以来,这段时间依然处在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常见潜伏期内,七八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潜伏期,通过加大核酸检测的密度,筛查出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过专家组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二是这些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是在集中隔离点当中检测出来的,少部分是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当中检测出来。
三是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划分、管理、检测是科学有效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四是经过专家组综合分析研判,莱西疫情的拐点应该很快就会到来,我们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对封控区、管控区和社会面的人员实现动态清零。
此前,莱西已经进行了五轮核酸检测。其中,第四轮检出35例阳性;第五轮检出11例阳性。而且,第五轮检测中,检出阳性数量,是最少的。
本次莱西疫情的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特点是传播力强,潜伏期短。
据长江日报报道,3月8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谭晓东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同于德尔塔有较长潜伏期,奥密克戎株传播期多在感染后1.5—5天,感染病例间的代间距平均为3天,要在短期内动态反复测核酸,才能有效检出。以隔离管控的重点人群为例,过去通常采取1、4、7、14检测频次,今年通常会采取3天2检、5天3检甚至是7天4检的频次。
谭教授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莱西为何密集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莱西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无论对人的心理,还是物资保障都是考验。
发布会上透露,根据防疫需要,青岛市向莱西市调运N95口罩22万支、隔离衣5万套、医用防护服12万件、隔离面屏17万个、医用手套7万副、84消毒液5吨、自动喷雾器500台、帐篷800顶,以及消杀用品、喷雾剂等各类物资,全力保障一线需求。目前,防疫物资供应运行顺畅。同时,全力做好重要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调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同时,畅通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对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的学生做好线上教学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