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一个特务机构,存在近百年,和珅被处死后才废除

发布啦 0 0

1644年,清军入关。清军打败了李自成起义军之后正式定都北京,开始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面对广大的中原地区,清朝原有的制度根本不适应。所以清朝开始学习明朝,建立了很多新的制度。总的来说清朝学习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明朝制度中很有好的东西清朝几乎完全继承了。而那些不好的部分,清朝全部规避掉了。比如明朝时期的特务制度,清朝就没有学习。不过清朝虽然没有学习,但并不代表没有特务机构。清朝还是有一个特务机构的。不过这个机构伴随着和珅去世立刻被废除了。

明朝的特务机构在历史上非常显眼。明太祖时期设立锦衣卫制度,开创了中国特务制度的先河。之后明成祖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由宦官领导的特务机构,不属于国家,只属于皇帝。在之后明朝又设立了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可以说明朝的特务机构种类非常多,而且还一个比一个残忍。清军入关之后,也并不是说没有学习这些特务机构。清朝只是设立了锦衣卫,不过没几年就废除了,清朝的特务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在雍正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这个特务机构一直到嘉庆时期才废除,这就是粘杆处。很多人在影视作品里见过。

确切地说,粘杆处是在康熙时期设立的,是康熙的四儿子胤禛设立的。康熙晚年,出现了九子夺嫡。康熙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拉帮结派,明争暗斗非常严重。而四阿哥胤禛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在争斗中处于有利地位,胤禛成立了粘杆处。

胤禛招募了很多武术高超的人,而且还训练自己的家丁。当然,对外宣称就是为了捕蝉。因为夏天的时候,胤禛府里面的树上有很多蝉在叫,这些蝉影响胤禛的休息,所以有专门的人捕蝉,这就是粘杆处名称的由来。粘杆处成立之后,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胤禛收集情报、传递信息、铲除异己,在帮助胤禛争夺皇位中立下了重大功劳。

康熙驾崩之后,胤禛登上皇位成为皇帝,年号雍正。在争夺皇位中,胤禛已经胜利了,粘杆处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按理说不再需要粘杆处了。不过雍正发现了粘杆处的其他用处,就是用来监视他人,这样可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雍正开始扩大粘杆处的规模。

雍正继位后在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杆处机关。粘杆处的头子名叫粘杆侍卫,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粘杆处的成员统称“粘杆拜唐”。这些人的职位并不高,不过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经常跟随在雍正身边。由于是特务机构,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所以里面都是皇帝信任的人。粘杆处的头子粘杆侍卫更是之后雍正的的心腹才能担任。就这样,粘杆处算是正式出现在历史上了。

粘杆处虽然是特务机构,但是和明朝的特务机构完全不同。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负责监察所有人、可以直接逮捕或者审判别人,有时没有皇帝的允许也可直接抓捕百官。可以说明朝特务机构的权利非常大。但清朝的粘杆处虽然是特务机构,权力却小得多。这些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搜集情报,把这些情报呈给雍正。之后需要需要抓人或审讯这都是雍正说的算。而且即使要抓人,也未必都是粘杆处去抓人,可能是其他正规机构去抓。

雍正去世后,粘杆处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不再是京畿地区了,而是扩展到了全国。粘杆处检查全国的官员并上报给皇帝。不过粘杆处并没有一直伴随清朝,乾隆去世后。嘉庆立刻处死和珅,粘杆处也因为和和珅有牵连被嘉庆裁撤了。就这样,清朝特务机构的历史彻底终结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