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吃发面食物。提起发酵产品,最常用的当属酵母了。
但很多人对于酵母是抱有疑问的:酵母是不是添加剂?常吃用酵母制作的食物会对身体有害吗?
酵母是一种健康“添加剂”!
其实,我们常用的酵母并不是“工业原料”,它其实是一种单细胞结构的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属于天然发酵剂。
与同样用来发酵的小苏打、泡打粉相比,酵母更加天然健康,做出来的发面口感更好,味道也更加香甜。
而酵母之所以有“发面”的效果,其实是酵母菌在适当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利用面粉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此时面团的体积会膨大,就“发”了起来,这才使得蒸出来的馒头特别蓬松、松软。
常吃“发面”营养好!
有人说“馒头刚蒸好的时候不要吃,不然会得胃病”。观其理由,主要的矛头是对准了酵母发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但事实上,酵母作为一种活菌,温度超过60℃就无法存活了。
所以,即使我们把含有酵母的面食吃下去,其中的酵母也早就在蒸制的高温中损失殆尽,更别指望这些酵母还能继续发酵产气了。
所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馒头、面包会伤胃。而且就算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会比你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多。
况且,与普通的“死面”食物相比,发面的营养其实更胜一筹。
这是因为,天然酵母发酵的面食,不仅增加了营养素(如含有种类更加丰富的氨基酸),而且提高了某些营养的消化吸收率(如面团中大分子的淀粉转化为简单糖类)。
同时也消除了一些抗营养因子,如促进内源性植酸酶对植酸的分解,提高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因此,消化不良的人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发面食品。
不过,凡事总有两面性,发面虽然更营养,但也因为它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它升血糖的能力更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格外注意。
哪种发酵产品,更胜一筹?
除了酵母,小苏打、泡打粉也常作为膨松剂,用于各种面点制作,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01
酵母
酵母是天然发酵剂。
优点:发面过程中不易发酸,蒸出来的面点自带香味,还有额外的营养加成(维生素B等)。
缺点:发酵时间更长,且温度需求更高。
一般来说,酵母菌最佳的发酵室温在25-35℃之间,超过40℃后酵母就容易死亡,发酵会停止和变慢;而低于20℃时酵母活性降低,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发酵速度也会变慢。
02
小苏打
小苏打的学名叫做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膨松剂。
在遇水和高温环境中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也是它可以拿来发面的重要原因。
优点:用于油炸类食物中,能让炸出的食品更加酥脆。
缺点:发酵过程中起反应时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起发作用有限,所以蒸出来的面食往往不够松软。
而且如果一不小心用多了,就会使食材出现苦涩的味道,同时也会让面看起来更黄。
03
泡打粉
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主要成分是小苏打+酸性原料+玉米淀粉,弥补了小苏打发酵的不足。
优点:泡打粉在接触到水分后就即刻开始释放气体,没有温度要求,并且在高温烹制过程中还会继续加大释放气体,让面食更加的膨胀,从而增大发酵效果。
缺点:毕竟是化学物质组成的,建议家中有小孩和孕妇的尽量减少使用。
来源:养生中国、科普中国、腾讯医典、我是大医生官微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