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说点什么,有些粉丝请绕道,我怕我接下来的话伤害到你们脆弱的心。
不可否认,李真的很厉害,因为她几乎什么都知道。她也一直过着我们想要的生活,过着隐居的生活,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恍惚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是的,我曾经是她的粉丝。去年百度李子奇想了解她更多的时候,我也看到了问题,就是视频是不是一个人拍的。我感觉有这样的问题很正常,因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出现,肯定会伴随着质疑的声音。我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只有几个答案。有几个人分析说不是一个人拍的,还有几个人开始黑(别说我偷换概念不信,可以去原题数一下,看看一个月前的回答有多少是真黑子。至于为什么一个月前,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人处理这个问题,那么,当然,那些回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李为辩护的声音,就是一个护士朋友,一个回答了很长问题的亲戚。(他们自己说,也可以自己翻译。)语气不太好,可以理解。毕竟一个人的朋友被质疑,心里不舒服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没怎么在意,问题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回去看那个问题,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突然多了起来。这次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毕竟我有点好奇。然后发现这个问题开始撕,撕了提问者的头。最后,主问题被李自凯的亲戚朋友说服被喷了(不好意思,真的被喷了,你也可以自己看看)
然后问题又沉默了。
但是,我对她护士朋友回答的一些话感到不解。她说,李中暑是为了拍叫化鸡的视频,听起来好难过。酪
为什么夏天拍叫花鸡的视频不能选个凉快点的时间,一定要在太热让人中暑的时候拍?是其他时间点会影响叫花鸡的口味,还是其他时间点,比如夏天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还是一定要在那个点上着急做?当然粉丝也不会因为更新视频太晚而不高兴,李的更新时间好像也没定。所以不存在着急的问题。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知道。
这些只是我当时的想法,但后来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也许她遇到了一些困难。中暑的时候她还要做叫化鸡。
但是,我对她的所有改变,都是从她发那条(负能量爆棚)微博开始的。看了第一张图的内容,很疑惑。我以为有人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黑了她,然后看了问题发现是一个月前。有粉丝说李是被迫揭开血淋淋的伤疤,但我不知道我这么需要揭开伤疤来澄清自己。毕竟一个视频足以让那些黑子哑口无言。但是,不揭伤疤的粉丝怎么知道自己的委屈,要守护的人又是为自己难过——这种委屈和难过来自于一小撮黑子和对知乎的怀疑。所以很多粉丝都很激动,觉得自己的女神受罪了。他们被黑子逼得停了一会,快要哭疯了。他们到知乎来喷回去,何忠粉的力量把那些黑子喷死了。当然我看到有的粉丝说话很客气,有的直接说全家都死了,有的甚至骂题主。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震惊了。然后默默下令起飞。没想到全网粉丝两百万的网络名人,会被几个黑子逼得暂时微博热门停电事件是什么意思停工。所以在黑子黑女神的前提下,如果以后暂时停止,自然会被忽略。人家主要是找个团队,所以暂时停的比较多。没多少人觉得那几个黑子逼的谢谢你。我不认为一个女孩子从小到大到现在,内心会脆弱到被碗里的几粒沙子隔着就要绝食。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黑子事件只是一个跳板,找队才是目标。不然为了这些喷,我不仅发了澄清视频,还写了这么长的澄清文字抱怨自己的委屈,最后还缺个PPT。我这是不是有点做作?我不想说她卖的不好,虽然她确实让大家知道了她之前有多惨,黑子用生命伤害了她保护的人有多惨。澄清,澄清。谁逼你撕开伤口的?以前谁说哭的孩子有糖吃,现在想想也有道理。
那些说黑子怎么样的人,他黑是因为他心理黑,但是不能把所有立场不同的人都归为心理黑。
哦对了,起飞前看视频,感觉最近视频的重点不是食物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而是这个人是怎么神仙的。
匿名的话,我怕暴怒的粉丝把我撕成碎片。
对了,看到有人发那个微读技术,搜了一下
就是这样。然后我看到
这个搜索我就不详细评论了,因为不知道是运营团队还是其他任何团队
我发现李的粉丝增加了很多。她发澄清微博的时候只有174万粉丝,现在有183万粉丝。没错,知乎这两个加起来1000的题,赚了近10万。
我只能说,666
最后,写这个不是为了让你真的爱粉转或者粉转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我只是觉得很神奇。
(最后补充一下,最初的撕不骂人,所谓黑子一开始也不骂人。只是关于有没有团队的争论。为什么后面会有骂战?可以动起来开车去看。建议看看4月份和4月前的回复以及下面的评论。不知道为什么李的微博只抓住了所谓黑子的一些言论,而没有抓住整个过程。我也有疑问为什么马赛克只打一个字。如果你想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为什么不把名字都打出来,可能是无意的,提点什么。如果不想保护当事人隐私,为什么会出现只有一个字的马赛克,手滑了?)
我不想打字,朱安
扩展阅读全文
如何理解秘书角色的差异性特点 在校生与职业人直接存在角色差异
点击进入人民日报奖学金项目
公布2012年“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者
2012年“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于10月30日揭晓,北京大学彭、何伟的论文《社会事件中的媒体角色差异——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获得一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挑
想要
媒体的社会角色是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新环境下媒体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以往关于媒体角色的研究,并从媒体发展史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媒体角色的假设。然后,通过实证观察,研究了新环境下媒体在环境监测和社会动员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微博、门户网站和平面媒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微博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报道社会事件时的角色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信息告知功能和社会动员功能。
关键字
*传播媒体的作用
1.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西方传播理论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棘手的学术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清理,但从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他们大多试图用抽象的、结构的、普遍的理论框架或研究方法,对具体的、历史的、日益多样化的新闻传播事实进行普遍的理论表述,这就必然导致各种“以偏概全”的研究模式,难以达成普遍的理论共识。随着各种研究模式和理论模型不断受到批评和质疑,人们开始质疑在传播学领域构建研究范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传播学理论能否用单一的研究范式来定义,而在于人类传播活动的“不确定性”(如新的传播活动或传播现象的出现)以及各种传播活动与整个社会领域的相互作用,这就否定了单纯为了建立抽象的研究范式而建立研究规范的科学性。换句话说,没有一种传播研究范式是完全通用的,不同的研究范式从不同的现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来概括一定层次的人类传播活动。
传播学理论的丰富历史证明,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时代变迁、传播活动以及新的传播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与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变化相一致,关于媒介角色及其定义本身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多元化的。但是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研究媒体的作用:
第一条研究路径是北美的经验主义传播学派,以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赖特、默顿和施拉姆为代表。他们大多简单地将媒体角色等同于媒体功能,注重媒体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1949年,拉斯韦尔在文章《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大众传媒有三大功能:一是社会环境监测功能——作为观察哨;二是社会协调功能——用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社会组织;第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在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继承和创新。1952年,赖特在这三大功能的基础上,补充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1982年,施拉姆在他的《传播学概论》中明确提出了媒体的四大功能: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奠定了该学派相关研究的基本结论。总的来说,该学派对媒介角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拉斯韦尔的“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效应”(即5W模式),以媒介功能为思维方向,以实证研究和模型归纳为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以传播过程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条研究路径是欧洲批判学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布迪厄、鲍德里亚等。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是建立在“媒体的强大效应”的理论前提之上的,他们大多从文化批判的立场出发,揭露媒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媒体本质。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把媒体传播的大众文化称为“社会水泥”、“文化产业”,指责媒体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马尔库塞指出,媒体不仅完全受社会控制,而且媒体技术本身也是根据统治者的意愿和需求设计的,换句话说,媒体是统治者控制自己欲望的工具;布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揭示了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功能是反对民主的象征性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一般来说,欧洲批判学派大多以哲学思辨、逻辑推理、理论阐释和历史验证为主要方法。他们倾向于把媒介理论放在社会背景下,而不是简单地讨论媒介本身和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主张从大的社会领域去把握媒介的行为模式,即具体角色,他们的理论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当然,传播相关理论众多,研究路径丰富(远不止以上两种),媒体角色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它的基本研究框架和方法取向基本上没有脱离以上两条路径。这两条研究路径虽然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前者擅长行为主义科学方法,侧重于传播过程,后者擅长批判方法,侧重于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实际上二者都重视媒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功能角度界定媒体的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视媒体为建设性力量,重视媒体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功能是可预测和可控的;后者更注重媒体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破坏力,认为媒体影响社会的方式是通过影响意识形态和深层社会机制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认为,如果脱离传播过程,主观判断媒体功能,很容易丧失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一般会继承北美传播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关注视角,从媒介功能的角度来界定媒介角色[2]。
2.媒体角色假设——媒体历史视角
“角色”一词最初来自戏剧,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社会学领域使用
表性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米德认为,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媒体角色是指与媒体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媒体在社会中所起的功能。不管是媒体的角色还是媒体的功能,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媒体角色既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又是一个共时性概念。今天的社会中媒体体系主要由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组成。这些媒介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不尽相同的角色,下文将从传媒发展史的眼光对几种主要媒介的产生和扮演的角色进行考察。2.1报纸的媒体角色
以传播媒介作为时代的划分标准,人类大致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口语传播时代和文字传播时代是指主要以语言和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的时代。人际传播是口语传播时代的主要传播方式。但仅仅用语言往往难以将知识和思想固定下来用于多次的和更广范围的传播,口语传播有赖于传受双方的面对面交流,要求双方处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因而不需要媒体作为中介就能完成传播活动。文字的产生使得知识和思想的留存与交换成为可能,传受双方不必处于同一时空内也可以进行交流,文字或者文字的载体(例如书信、布告)成为了传播的中介。不过,文字传播虽然脱离了时空束缚,但是仍然是一种人际传播或者不见面的类人际传播。布告等媒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众媒体的雏形,但是影响力往往有限。基于此,我们认为印刷时代是大众媒体时代的开端,报纸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众媒体。
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降低了信息复制的成本,使得书籍和报纸的普及成为可能,其直接后果是教育的平民化,提高了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水平。探讨报纸在历史上扮演过的媒体角色可以从报纸产生前后的传播现象对比入手。首先来看,人类自产生以来始终具有关注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的需求,原始居民需要知道哪里有野兽、哪里有水草,农民需要知道哪里天下太平、哪里的土壤肥沃。这一点在商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外部的信息,包括哪里有什么货物出售、价格几何等等,以便在贸易中获取利润。总之,了解外部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天然需求。在报纸产生之前,这种需求往往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得到满足,例如守夜人通过声音、语言、手势、火把等告知同伴野兽来袭,商人通过旅行者、云游僧或者其他商人获知其他地区的经济信息。据西方学者记载,在十七世纪西方报纸出现之前,一位名叫路透()的人即曾经营一种以信鸽横越英伦海峡传递新闻信的新闻服务业。[3]历史上著名的马拉松其人其实也是这样一位传递外部信息的信息中介。报纸产生之后,人们逐渐开始从报纸获知外部信息。尤其是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了解外部信息的困难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报纸逐渐代替人际传播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一点在今天也体现得较为明显,报纸扮演着由特定新闻的信息源到一般受众的中介角色,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告知的功能,对于社会整体则是一种环境监测功能,告知社会成员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
在现代意义的报纸产生之前,古罗马和古代中国都出现过类似的事物。公元前100年,凯撒下令在议事厅外与罗马城内其他显眼的地方,张贴《每日纪闻》,记录罗马元老院的议事日程、法院审判和税务管理,还有官方的通告与其他政府希望人民知道的消息。唐朝时有一种发行于朝廷官员间的官方公报,上面除了记载政府公告外,还有视察员提供的消息;视察员奉皇帝之命每年到地方两次,查看各地发生的大小事宜,这就是所谓《邸报》。[4]这里体现出报纸的角色还在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即作为一种维系政治运转和社会信息流通的工具存在。这种角色本质上与环境监测一样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角色,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信息的流通而达成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连结的功能。此外,通过向人民传达、解释政府的消息,以及传递一定的观点,报纸实际上还扮演了一种社会动员的角色。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育的重要工具,报纸在一定意义上也扮演了一部分书籍的角色。报纸上的一些科普专栏、知识栏目实际上也起到教化的功能。
2.2电子媒介的媒体角色
电子媒介,在这里主要是指具有大众媒体属性的广播、电影、电视媒介,是印刷时代之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主要传播媒介。电子媒介与报纸相比更加具有实时性的特征。就信息传递的角色而言,电子媒介相比报纸能够更快速地传递关于环境的信息,胜任上情下达的任务。就信息覆盖范围而言,在缺乏现代通讯技术的条件下,报纸很难做到超越本地范围的传播(运输成本和时效性是巨大的障碍)。但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在扩大传播范围方面具有更低的边际成本,技术上也更加容易实现,因而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例如美国在二战期间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电台(原名,现名)以对苏联和东欧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由此观之,电子媒介仍然扮演着信息传递的角色,发挥包括环境监测和社会连结的功能。
电子媒介同样扮演着教化社会成员的角色。“美国教育广播的责任是由州立大学与教育机构所担负,它们多数拥有自己的广播电台,这些电台彼此制作、交换并播出教学课程节目供一般家庭收听。教育广播在某些国家的地位更为重要。以澳洲为例,许多住在偏远未开发地区、无法找到适当学校就读的孩童,便是经由收听教育广播在家中学习。另外也有许多国家以教育广播来补教室教学的不足。”[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媒介相对于书籍、报纸而言具有更低的信息接收门槛,对受众的要求更低。观看电影、电视对受众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要求都比较低,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更直接的教化,影响人们的知识习得过程。梅洛维茨的《消失的地域》、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等专著都对此有所论述。
电子媒介往往还具有娱乐功能。首先电子媒介可以实时地直播或放映诸如体育比赛、音乐会的场景,这一点是书籍、报纸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另外一方面,诉诸于视觉和听觉刺激的电子媒介相比仅仅调动视觉的印刷媒介而言更加生动、刺激。
2.3网络的媒体角色
今天的社会常常被称为“媒介化社会”或者“网络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正是网络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从传播类型来看,受网络影响最大的是人际传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网络具有远程交互和媒介融合的特点,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与远距离的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这种沟通往往是多媒体的,同时融合了文字、声音和图像。因此,网络使得人们远距离的传播变得容易。同时还可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电报、电话等媒介虽然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人际传播,但是这两者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成本,减少了人们远距离沟通的频率和时间。网络媒介对人际传播的第一个影响就是降低了远距离传播的成本,增加了远距离人际传播的频率和时间。
网络还构筑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在网络中,人们更多地以一种虚拟的身份出现,电脑成为区隔虚拟和现实的一道屏障。人们很少担心在网上以虚拟身份进行的活动和发表的言论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结合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网络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认为构造起来的可以自由交往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下人们表现出与在真实社会中不同的一些行为特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网络中更倾向于与陌生人交谈。网络中自成体系的道德体系也与现实中的规范有较大差异。
结合网络对人际传播的这两个影响来看,网络一方面使远距离的人际传播变得更加可行,一方面又使人际关系的拓展更加容易,二者共同拓宽了人际传播的广度,增强了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效果。
《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介角色的认知》(陈韬文、罗文辉、潘忠党,2001)比较了大陆、香港和台湾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媒介的角色认知,提出五种主要角色,即“资讯散布”、“解释政府政策”、“鼓吹民意”、“对立”、“文化娱乐”[6]。美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受众的四项需求:消遣、人际关系、个人认同、监视环境。受众的需求实际上是媒介角色作用于受众的内向方面。[7]
可以看出,学界对于媒体角色和媒体功能的看法具有相当共同点,再结合上文关于报纸媒体角色和电子媒介角色的看法,我们将媒体角色主要概括为:1.环境监测;2.社会连结;3.社会动员;4.教化;5.娱乐。传播学研究本身就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现实基础上的,媒介角色也好、媒介功能也罢,均是西方语境下的理论阐发。简单化、教条化地套用西方传播学理论解释中国的传播现象,极易发生逻辑上的错误。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更无法解释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万千现象,如何将媒介角色的内涵从西方的话语空间转入社会转型期中国独特的语境,将对媒介角色的功能论、效果论引向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场景,还原媒介角色本身错综复杂的真实面目,并追求媒介角色的本土化与实践性,是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个学派,都简单地将大众媒体视为“铁板一块”,并没有对媒介角色内部做出明确区分,更没有对媒介内部的角色互动做出一定研究。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媒介本身的多元化和角色分化,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使得原有的媒介角色研究显得粗糙、笨拙而日渐丧失了理论解释力,而这种相互作用本身与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媒介现状是紧密相关的。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最重要的事实。
因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网络时代作为一个媒介体系叠加的时代,报纸、电子媒介和网络同时存在,媒体角色是否和历史上一样?媒介自身的多元化是否造成了角色的分化,不同媒体的角色是否有所差异?这正是下一部分将要探讨的问题。
3.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选择“7·23”温州动车事故作为切入点。之所以选择这一事件作为切入点有以下原因:第一,“7·23”动车事故在国内国际都影响广泛,对于中国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第二,微博、门户网站和平面媒体在此次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事故发生离现在还不久,课题组成员都算是这一公共事件的亲历者,容易获取研究的一手资料。
学界一般认为,今天的媒体主要由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组成。报纸是传统媒体的典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典型,而微博又是互联网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形式。因此课题组选取报纸和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新闻门户网站是互联网的产物,一方面具有与传统媒体类似的秉持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是单向的传播而非互动的传播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产生于网络环境,并且具有网络的诸多特点,是一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过渡媒体。故课题组将新闻门户网站单列一类。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和历史梳理,我们初步建立起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环境监测,社会连结,社会动员,教化,娱乐五种角色”的假说。考虑到上述媒介角色的重要程度,也囿于时间和精力所限,课题组主要对媒体的环境监测角色和社会动员角色进行研究。基于这一思路,首先对事故期间的微博、门户网站和平面媒体上的信息进行了收集。
3.1研究资料的时间界定
课题组将资料收集的时间范围限定为2011年7月23日至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微博热门停电事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