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发布啦 0 0

前言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麓成

他是毛泽东的亲侄儿,贺子珍的外甥,但他的身份就像他痴迷的导弹基地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个秘密,就连本单位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面目。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李敏的提示下,守灵的名单上出现贺麓成的名字,世人才惊讶地得知他的身份。

烈士后代,隐姓埋名的毛主席双重亲戚

其实,毛泽东一共有两位亲侄子,一位是二弟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另一位便是三弟毛泽覃的儿子贺麓成。此外,贺子珍是毛泽覃妻子贺怡的胞姐,所以,除了是毛泽东的侄子之外,贺麓成还是毛泽东的外甥。

贺麓成本名“毛岸成”,出生于1935年,因为出生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姓毛会暴露身份,贺麓成便随母姓,其中“麓”是湖南岳麓山之意,表示对故乡的怀念,“成”是革命事业必定成功之意。

成年后,贺麓成依旧没有改回毛姓,其中的原因与李敏、李讷不姓毛一样,因为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不愿意轻易表露自己与毛泽东之间的近亲的关系。

贺麓成长期在北京工作,为了尽可能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世,每次在单位填表,他都会在父母一栏里填上“亡故”,不仅如此,他从未提出过要见毛泽东的请求,也从未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毛泽东

其实,贺麓成要见毛泽东并不难。毛泽覃牺牲以后,毛泽东一直怀念弟弟,对弟弟的儿子也很同情,只要贺麓成托李敏捎个口信,毛泽东必定会接见他,但他始终没有这样做。

早在1959年的时候,贺麓成其实有一次和伯父见面的机会。

这年8月29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在拟定邀请嘉宾名单时,毛泽东对女儿说:“你有个哥哥在北京,应该邀请他来参加嘛!”

由此便可看出,毛泽东当时不仅知道贺麓成,而且知道他就在北京。不过,由于贺麓成当时所在的军事部门电话很难打,李敏没有找到他,贺麓成也因此错过了这次机会。

1935年4月26日,贺麓成刚刚出生3个月,父亲毛泽覃就在瑞金指挥突围战中不幸牺牲。国民党报纸发表了这一报道,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得知小弟弟牺牲的噩耗,悲痛万分。

同样,丈夫牺牲的消息对贺怡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她的处境也跟着危险起来。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贺怡一次次转移,忍痛将出生不久的贺麓成寄养在亲友贺调元家。

贺调元家境宽裕,贺麓成过着安定的生活,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他隐隐约约记得,“爷爷”经常会收到不同地方寄来的信,而他后来得知,那些都是来自母亲的思念。

提起母亲贺怡,贺麓成是充满敬重的:“我父亲毛泽覃牺牲以后,母亲怀着悲痛与仇恨的心情,长年奔波于南昌、吉安、广州、韶关等许多地方,出生入死进行地下工作……”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毛泽覃和贺怡

1940年,贺怡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但她宁死也不愿落入敌手,试图吞下金戒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并未成功,后来又遭到敌人的酷刑,最终导致胃部下垂。

后来,经周恩来出面谈判,贺怡被营救出狱,随即奔赴延安。

在延安,贺怡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需要亲属签字,当时贺子珍不在,毛泽东去看望了贺怡,代表她的亲属在手术单签了字,贺怡十分感激,事后将这张手术单珍藏了很所年。

1949年8月,在组织的调动下,贺怡到江西工作,担任中央吉安地委组织部长。

紧接着,贺怡就出现在了贺麓成所在的花汀村,14岁的贺麓成看到这位陌生妇女十分好奇,这个素未谋面的人竟大声喊出了他的名字,接着朝他扑来。

贺麓成不知眼前的女子究竟是谁,直到“爷爷”亲口告诉他,她就是自己的亲生妈妈。刹那间,母子相认,涕泗横流。就这样,这对母子在经过十多年的离乱之后,终于团聚了。

重逢后,贺怡和贺麓成彻夜聊着,仿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后来,贺麓成跟着母亲离开了花汀村,来到吉安,生活在母亲身边。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子珍和贺怡

母子重逢皆大欢喜,但同时,贺怡也没有忘记姐姐贺子珍在长征前遗落的孩子,当年是姐姐将孩子亲自交到她和毛泽覃的手里,她想让姐姐也像自己这样母子团圆。

于是,1949年11月初,贺怡便向中央吉安地委请了假,去赣南寻找小毛毛。临行前,贺怡把儿子贺麓成也带上了车,他们母子才刚刚团聚,贺怡舍不得儿子单独留在吉安。

然而,谁能想到,1949年11月的一天,贺怡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遇难,贺麓成当时被压昏在车下,醒来时发现母亲就躺在自己身边,但已经怎么都喊不醒来了。

母子团聚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母亲又再次离开了自己的身边,贺麓成的情感经历了从大喜到大悲的高低起伏……

贺家兄妹:国家建设需要人才,不要背父辈的牌子

得知妹妹遇难的消息后,贺子珍陷入悲痛的情绪当中久久出不来,她觉得妹妹的遇难和自己有关,决心将她的两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

那时,陈毅正好在上海主持工作,并安排贺子珍在中央虹口区委,担任组织部长。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陈毅

1950年,在贺子珍的期盼下,贺麓成来到上海,贺子珍亲自到火车站接他,远远地就朝他招手,这是贺麓成第一次见到姨妈。寒风中,贺子珍的脸通红通红的,看上去非常健康。

得知贺麓成因为车祸受伤腿痛不已,贺子珍马上带他去上海的好几家医院看病。经过检查发现,贺麓成在车祸时腿骨断裂,医生建议马上开刀,把骨头接上。

手术后,贺麓成从腿部到腰部都上了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贺子珍十分心疼,每天在医院陪伴着他,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亲自护理了贺麓成一个多月。

出院后,贺麓成仍旧住在姨妈家,贺子珍对他十分亲切。不过,贺子珍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革命战士,等贺麓成腿伤痊愈后,便将他叫到身边,郑重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背父辈的牌子,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不准在别人面前讲自己是什么人的孩子;

第二,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争取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贺麓成牢记姨妈的教导,事实上,这两点要求在后来也成为了他终身遵循的原则。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子珍

后来,贺子珍将贺麓成送到上海中学读书,这里不仅教学水平高,学习制度也十分严格,一些干部子弟跟不上这里的教学,许多人都半路打了退堂鼓,选择去参军或者参干。

舅舅贺敏学得知这些情况后,便马上叫来贺麓成,郑重地对他说:“你还是好好念书吧,我们贺家革命军人很多,缺的是教授。现在国家建设,正是需要知识分子的时候,你应该专心学习才对。

可以说,舅舅贺敏学的这番话,对贺麓成今后确立毕生的志向起了极大的作用。

上海中学离市区较远,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贺麓成只有星期天才回姨妈家里。

几个月后,贺麓成便在学校站稳了脚跟,不仅数学成绩满分,其他成绩也都不错,很快便考进了班里前三名,老师也对他刮目相看,贺子珍也十分高兴,还请贺麓成当自己的老师。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进入电力系学习。

交通大学是上海的名牌大学,位于上海市区的徐家汇,距离时任上海防空司令的贺敏学家很近,贺麓成平时就住在舅舅家,每到星期天便去看望姨妈贺子珍。

当时,贺麓成每月都能领到22元烈属助学金,但他没有忘记江西乡下抚养过自己的亲友,总是省下5元寄回去,贺子珍后来知道了这件事,直夸贺麓成没有“忘本”。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交通大学

贺子珍和贺敏学十分重视贺麓成的成长,不管在什么时候,贺敏学总是这样告诫孩子:“你只管好好读书,我希望你将来能在你的专业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个优秀的专家。”

在交通大学读书四年,贺麓成的学业十分优秀,并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留学研究生。舅舅贺敏学得知这一喜讯后,激动地表示贺家出“状元”了!

与其他毛家后人不同,贺麓成对数学及航天工程几近痴迷,后来在党的培养下,再加上自己的辛勤奋斗,最终成长为共和国新一代优秀的导弹专家。

早在1956年的春天,在周恩来主持召开的一次中央军委会议上,钱学森提出了关于中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毛泽东深思熟虑之后,对这一规划予以批准。

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天的航天工业部)宣告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是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后急需一批政治上可靠,业务能力拔尖的人才。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贺麓成未能出国读书,后来,组织便出面找他谈话,对他晓以利弊,告诉他“地对地导弹”专业正需要人,并分配他到这一专业学习、工作。

就这样,贺麓成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地对地”导弹。

在那段时间,贺麓成埋头研究,可就在他埋头钻研科研的时候,李敏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毛泽东向李敏提到了贺麓成,但贺麓成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出席。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孔令华和李敏

贺麓成错过了见到毛泽东的机会,但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1961年,贺麓成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中的一位。

后来,中国的导弹从仿制阶段转为自主研发,为此,贺麓成呕心沥血,翻译了近百万字的导弹研究技术资料,而且还拟制了数十本相关的图纸资料。

不仅如此,贺麓成还和另一位工程师王太楚反复钻研,提出了自己创造的导弹的控制方案。后来,专家们经过仔细讨论,认为这一方案正确可行,并最终将其采用。

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在这一过程中,贺麓成在导弹研制工作中的权威地位随之确立起来。

然而,贺麓成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最优秀的导弹专家,但他和王太楚等人的重大贡献,直到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时候,才被外界所知,后来还荣获过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是,就在毛泽东为中国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获得成功而欣喜之时,他本人却并不知道,他的亲侄子贺麓成便是这一成功的一位大功臣。

导弹专家贺麓成:父辈是父辈,我不沾父辈的光

自从来到北京后,贺麓成每年休假总要去上海看望姨妈贺子珍,李敏也是如此。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子珍

直到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溘然长逝,在拟定亲属名单时,李敏提到了贺麓成,看着“守灵人”名单,李敏心情悲痛地说:上面落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就这样,贺麓成终于见到了大伯父毛泽东,只是这时的毛泽东已经紧闭双眼,无法和他说话了。

但即便到这时,贺麓成是毛泽东亲侄子的身份仍旧没有公开,直到1983年民政部门要给毛泽覃发放烈士证书,组织通知到贺麓成所在单位,他的真实身份这才被单位同志知道。

1977年,贺子珍突然中风,从此卧床不起,她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便在病中说出了自己平生的最后夙愿,她想去北京看看,看看毛泽东长年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地方。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派专机到上海,接贺子珍进京,贺子珍住进了北京301医院。

那段时间,贺麓成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看望姨妈,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也常常带着孩子前去看望,贺子珍过去的老战友们也经常去医院,这使病中的贺子珍感受到莫大的温暖。

后来,贺子珍坐着轮椅来到了思念已久的毛泽东纪念堂,以“战友贺子珍”的名义,向毛泽东敬献了花圈。在毛泽东遗体前,贺子珍久久地凝视着,眼泪夺眶而出……

贺麓成深知,姨妈来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见一见毛泽东的遗容。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子珍在毛主席坐像前留影

1984年3月,贺子珍病情恶化,4月19日下午5时,贺子珍病逝与上海,终年75岁。

怀着对姨妈贺子珍的哀悼,贺麓成写下了《悼念姨妈贺子珍》一文,其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姨妈和我们永别了!但是您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人们说起您为人正直,对同志体贴入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无不赞佩不已。

亲爱的姨妈,人们都说您是‘传奇’人物,您的许多传奇故事在人们中流传着,如‘贺子珍舍己救人’、‘双枪女将’、‘化装侦查’等等,可我们这些曾生活在您身边的孩子原来都不知道,因为您给我们讲革命故事时从来不曾提到过自己,怕我们以老一辈的功劳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您希望我们走自己该走的路,这几年,多少人关注着您,人们需要您讲点什么,但您的脑血栓半身麻痹症又使您咬字不清,说话困难。

亲爱的姨妈,我们看出您和毛主席之间一直保持着很深的感情。有一次,我们送给您一幅织锦毛主席像,您亲自挂在厅堂,出出进进都要默默地看上一眼;我们与您逛公园,您总是站在毛主席像前凝视良久,您通过女儿李敏与毛主席互通过不少书信,还互送过许多物品。我亲眼看到毛主席给您的信中委托您照顾好孩子,给您捎来钱物;您有许多生活习惯,很多动作和思维方法都不自觉地像毛主席。在毛主席革命生涯最艰苦的十年中,您始终跟他在一起,他的一切都在您心中……”

贺子珍去世后,怀着对老人家的哀思,贺麓成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没有忘记姨妈和舅舅的嘱咐,埋头钻研,对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导弹的研制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贺麓成(左)

可以说,在钱学森博士那一代人之后,贺麓成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航天专家。

1980年,国防部五院开始评定高级职称,在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当中,贺麓成是第一个被评上高级职称的人,而在他的证书上面赫然印着“001号”。

成为导弹工程师后,按照营级干部分配,贺麓成住在一套20多平的房子里,房子设施简陋,没有煤气,但他没有抱怨,在这个房子一住就是20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快60岁的贺麓成向组织提出退休请求,随后担任了几家科技公司的高层,在全新的领域开始了一番新的奋斗,他出访过许多国家,为引入外资作出了贡献。

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贺麓成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井冈山革命老区儿女的身份,他主动拿出公司盈利的一部分,将其用于帮助老区建设。

期间,贺麓成为任弼时中学(当年永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拿出5万元积蓄帮永新引种黑梨,脱贫致富;为南昌的一家工厂引入外资,将得到的奖金献给永新县城外一所设备简陋的中学……

不仅如此,贺麓成对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十分关心,还参与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毛泽东的亲属,贺麓成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一个普通人,而他的一辈子也确实是这样过的。

凭借自己的努力,贺麓成在导弹事业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后来被提升为团级、师级,在这期间,他没有依靠过任何人,贺麓成说: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不沾父辈的光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望着守灵人名单,提醒:落下了我的哥哥贺麓成

图 | 毛泽东

贺麓成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他们为孩子恢复毛姓,以此来纪念父亲毛泽覃和大伯毛泽东。

纵观贺麓成的一生,他默默耕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隐姓埋名,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值得人民永远铭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