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正在对俄罗斯发起大规模的制裁,从高科技到猫科动物国际联合会,从国际贸易到KFC麦当劳快餐店,从银行SWIFT结算协议到Apple手机,全方位无死角的制裁让俄罗斯恼怒万分。
但有一个口子西方是不敢开的,那就是国际空间站!2月24日,俄罗斯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警告称制裁将会对国际空间站产生可怕的影响,不过美国很快就回复称,制裁将不涉及国际空间站。
显然双方都有顾虑,美国投鼠忌器,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动力舱位于俄罗斯舱段,电力分配则主要是美国舱段完成,分家后美国舱段面临坠毁危险,而俄罗斯舱段也将面临功能局限,而且两国都在空间站有宇航员,所以关于国际空间站,口水仗比较多,实际可操作性几乎没有。
不过在其他场合就不一样了,2月26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俄罗斯航天局暂停与欧洲在库鲁航天发射场(即圭亚那航天中心)的航天发射合作 ,并从法属圭亚那召回自己的工作人员,以回应欧盟的制裁。”
3月2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要求有英国政府背景的OneWeb卫星必须说明是否有军事用途,否则联盟火箭将不予发射,而作为制裁急先锋的英国自然不会低头,3月3日,OneWeb公司董事会投票决定“暂停从拜科努尔的所有发射”。
至此俄罗斯航天局与西方的合作几乎全部中断,当然欧空局与英国还是非常有底气的,毕竟全球那么多重型火箭,少了俄罗斯要玩不转?
英国和欧空局究竟有多少选择?
首先来了解下,俄罗斯航天局在2022年到底承接了西方多少次发射,2021年时OneWeb签下了拜科努尔发射场除开俄罗斯自己外所有10次中的8次,2022年联盟号火依然非常繁忙,各位看看下表,每个月都有一次发射:
大头大头就是OneWeb的发射合同,一半的发射场位于拜科努尔,另一半则是圭亚那航天中心,还有则是东方航天发射场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其中普列谢茨克应该是全球纬度最高的航天发射中心,2022年俄罗斯航天局发射火箭的型号有:
Soyuz 2-1B:LEO 8.2吨
Soyuz ST-B:LEO 5.5吨
Soyuz 2-1A:LEO 7.02吨
从载荷来看,联盟2系列并不占优势,不过其位于哈萨克斯坦的45度的高纬度以及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还是具有大倾角卫星发射优势。
那么有哪些火箭可以代替联盟2火箭呢?其实还真不少,比如我国的长征-2加上助推器的系列差不多,同级别的还有日本三菱重工的H-2A,欧空局的阿丽亚娜-5,美国的阿特拉斯-5(洛克希德马丁的宇宙神Ⅴ运载火箭),当然还有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也是相当可以的。
估计还落下了印度的GSLV Mark III,有人戏称这是用重型火箭打出了不到长征-3B的成绩,它的总重量高达630吨,但LEO的载荷只有10吨,载荷比只有1.56%,下表为各国同级别火箭的对比:
是不是挺奇葩?而且GSLV发射频率太低,就算满足要求,估计欧空局以及英国OneWeb也不会交给印度来发射,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所以就算是俄罗斯航天局不干了,自然有很多人会抢着干,毕竟那么多火箭,随便找个就行了,大不了多给点钱嘛。
SpaceX先撂挑子了,这排队到啥时候呢?
估计英国人还真是这么想的,原本OneWeb可以选择阿丽亚娜-5、以及日本三菱重工的H-2A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阿特拉斯5号,但这些火箭并没有多余的任务可供OneWeb选择。印度的火箭OneWeb也看不上,原本因为欧洲对俄罗斯制裁引发的发射危机,OneWeb希望Arianespace能为其安排一些发射任务,但该公司在3月4日发表的声明中称:
Regarding ST38 for OneWeb from Baikonur, it has been postponed indefinitely following the conditions posed by Roscosmos to proceed. Arianespace will work with its partners to ensure the well-being of the goods and means currently in Baikonur.
关于OneWeb ST38,由于Roscosmos提出的继续发射的条件过于苛刻,因此发射被无限期推迟,Arianespace将与其合作伙伴合作,确保OneWeb货物的安全。
各位看明白了吗?Arianespace并不想搅这趟浑水,所以出来了一个声色俱厉,但对解决方案却是不置可否的声明,说白了,OneWeb公司你自己想办法,这是你们董事会自己的决定:
估计这OneWeb公司的董事会得吐血而亡,确实是自己做出的决定!那么OneWeb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SpaceX,Quilty Analytics 高级分析师Caleb Henry表示,SpaceX是OneWeb最不想选择的方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两者业务重复,SpaceX的StarLink提供的也是近地轨道网络接入服务,同行是冤家,这SpaceX能对OneWeb的卫星发射上心吗?当然答案不只是不上心,而且SpaceX根本就没有回应过置评请求,所以这OneWeb公司真是有气没出撒,有冤没处伸!
那么欧空局的发射任务呢?除了OneWeb公司的卫星发射任务外,还有一大堆其他卫星发射任务,阿丽亚娜火箭多发射几枚就了事了,毕竟自己的事情还是要优先解决的不是吗?
“The launch industry is in a state of major transition, making it very difficult to absorb near-term demand,” Quilty Analytics senior analyst Caleb Henry said.
Quilty Analytics的高级分析师Caleb Henry表示:“发射行业正处于重大转型状态,因此很难吸收近期需求。”
从2020年开始的疫情让全球经济哀鸿遍野,当然这些影响也延伸到了航天领域,全球都在缩减规模,所以这俄罗斯航天局退出后,留下了一大堆活找不到人干,不是人家不愿意干,而是真的找不到“人”,一枚火箭生产不是下个单明天就能从生产线下线了!
2022年发射的火箭,合同早在很多年前就签署好了,现在就要发射,很抱歉,排到2023年、2024年甚至更靠后,等我们把自己的发射完了再发射你的。
延伸阅读:美国火箭上的俄罗斯发动机
要说美俄合作的典范,除了天上飞的国际空间站以外,那一定就是RD-180发动机,你想象不到的是这款在20多年前就出现了发动机到现在还是全球火箭发动机望其项背般的存在:
- 真空推力:933,400 磅力(4.15 MN)
- 海平面推力:860,568 lbf (3.83 MN)
- 真空比冲:338 s (3,313 N·s/kg)
- 海平面比冲:311 s (3,053 N·s/kg)
- 重量:12,081 lb (5,480 kg)
- 推重比:78.44:1
其实只要看到推力和比冲,各位航天大佬们就知道这发动机的优秀之处了,液氧煤油机在海平面可以达到311s,比如SpaceX的当家花旦猎鹰-9的默林1D发动机,海平面比冲才275s,当然两者推力也不在同一个级别,我国的长征五号助推器YF-100的海平面比冲为300s。
RD-180无论是对比推力、比冲还是成熟度、可靠性都是液氧煤油发动机中数一数二的杰作,阿特拉斯IIA-R火箭上的R指的就是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并且也曾计划用于阿特拉斯五号的公共助推核心。
使用RD-180火箭引擎的阿特拉斯III火箭
洛马公司引进RD-180研发的“宇宙神”5(阿特拉斯)火箭承担了大量EELV发射任务,实现100%的发射成功率,让RD-180发动机更加炙手可热。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和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合作研发BE-4发动机对标RD-180,结果2017年时BE-4发动机地面实验失败,后续又由于很多技术问题无法攻克,BE-4发动机的研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3月4日时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宣布不再向美国提供RD-180火箭还真可以让美国难过一阵子,不过美国的RD-180买了一大堆,够用好一阵子了,暂时还不会因为缺货而烦恼。(完)
参考:
https://spacenews.com/soyuz-embargo-strands-satellites-with-limited-launch-options/
https://spacenews.com/with-soyuz-off-the-table-oneweb-back-in-the-mix/
https://www.arianespace.com/press-release/suspension-of-soyuz-launches-operated-by-arianespace-starsem/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