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声援乌克兰,波兰著名足球明星莱万多夫斯基把胳膊上的袖标换成了乌克兰国旗的样式,这件事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反响,那么问题来了,波兰和乌克兰之间除了是邻国,还有什么亲密关系吗?
还有,上集我们说到过,乌克兰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本是源出一族,即欧洲三大蛮族之一的东斯拉夫人,一花三枝,血缘上应该比波兰和乌克兰之间更亲近,那后来他们却为什么走上了分化之路呢?
原因就在十二世纪强大的蒙古铁骑入侵。
蒙古人征服包括俄罗斯乌克兰领域在内的古罗斯,一共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召集“忽里台大会”,议定由各系宗王之居长者,统兵西征钦察(里海黑海北部的突厥语部族)、斡罗思(罗斯)、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拔都为诸王之长,因此,由他率猛将速不台及四大宗王:拜答儿(察合台次子)合丹(窝阔台六子)贵由(窝阔台长子)蒙哥(拖雷长子)等人,发动了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
其中速不台是1219年第一次西征时的重将,可谓是老马识途。1236年春,正是他一马当先,引兵突然袭占不里阿耳城。
第二年春,蒙哥袭灭钦察,扫除了进攻古罗斯诸国的障碍。当年冬天,蒙古人从东边旋风般袭入罗斯地域,攻破罗斯东部城市梁赞,杀死梁赞大公夫妇。
公元1240年冬,蒙古人乘江河封冻之际,大举进攻罗斯诸国。连克莫斯科、基辅,尽毁其城。经过五年征战,古罗斯地区,除了诺夫哥罗德和部分西部罗斯之外,全被蒙古人征服。
许多人问,征服罗斯后,拔都为何没继续西征的脚步,直至踏平整个欧洲呢……
公元1240年春,拔都兵分两路,北路军在里格尼茨战役全歼波兰王国与日耳曼联军,随后联兵于赛约河,歼匈牙利军六万,陷匈牙利王国都城佩斯。
此时,拔都西征军的兵锋已抵达中欧维也纳城郊,整个欧洲为之战栗,惶惶不可终日。
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1241年的冬天,蒙古四大汗国的大汗窝阔台死去,时年五十六岁。生前,窝阔台没有处理好继承者的问题,他的长子贵由,次子阔端、三子阔出卷入份争,因为涉及到一系列问题,众王之长拔都也不得不勒马回师,正因为这样,才挽救了整个欧洲覆亡于蒙古铁蹄下的命运。(@竹史铁骊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命不该绝吧。)
最后,在拔都鼎力支持下,拖雷的儿子蒙哥继承了窝阔台之后的汗位。次年,即1242年,拔都重回封地,建立大名鼎鼎的金帐汗国。但蒙哥意在南宋(他本人也死在钓鱼城),已无意再行大行西征。
拔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继承人,但因为术赤血统,他成为不了全蒙古的大汗
其实拔都和蒙哥一样,也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而且是众王之长,但他和大汗之位注定无缘。这是因为血缘。
成吉思汗和他的大皇后孛儿贴,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与拖雷。老四就是金庸巨著《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蒙古安答。老二老三和铁木真性格相似,而长子术赤比较另类一些,因为孛儿贴成婚不久,就被塔塔儿部落抢走并霸占了九个月,术赤孕育于塔塔儿,出身有污点,长大后他不免有些沉默偏内向。
不过成吉思汗不愧雄才大略之人,他并未计较术赤血脉。史上记载着,成吉思汗只感叹自己当时的弱小,未能保护心爱的女人,内心非常愧疚,从此更爱孛儿帖,对术赤也完全看做亲生骨肉,没有任何歧视。当成吉思汗将死的时候,也把整个帝国划分成了四块,四个儿子各掌一块,即四大汗国,总瓢把子是人缘最好的窝阔台。又按蒙古人幼子守灶的规矩,最强的军队给了四儿子拖雷。
十三世纪拔都的统治期成为分水岭,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逐渐走向分化
但作为长子,术赤分到的是钦察汗国,在蒙古土地最西,花剌子模以北,“直至蒙古马蹄所到之处。”这算是一个合理的但比较边缘化的处置了。
术赤的妻子叫兀乞旭真可敦。拔都是她为术赤生的第二个儿子。1225年,术赤比成吉思汗还要早死了两年,他死后长子慷慨让贤能力更强的二弟,拔都继承了术赤的汗位及封地。之后他率军东征西战数十年,1256年死在伏尔加河滨,年四十八岁。
拔都统帅的蒙古军队骁勇善战,能在马上能得天下,但并不如战争般擅长治理天下。在他统治后很长时间内,东北罗斯(今天俄罗斯为主)受到蒙古较为严密的统治,西南罗斯(今天乌克兰为主)名义上是蒙古的附庸,须向蒙古称臣纳贡,但受蒙古的影响却相对较小。从此,西南罗斯和东北罗斯开始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十三世纪,波罗的海旁边崛起的立陶宛攻占了美丽的基辅城
在一项对俄罗斯人的民意调查中,令他们最厌恶的国家并不是美国,而是立陶宛这个在国际社会丝毫不起眼的国家。
这个俄罗斯人最不具好感的的立陶宛,起源于波罗的海东岸,就在蒙古人称霸东欧之时,立陶宛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国家,并开始向南扩张。
大约13世纪中叶,立陶宛出了一位少年壮志的大公格迪米纳斯,他在位时期,立陶宛征服了白俄罗斯大部和乌克兰一部。
1362年,继位的立陶宛大公吉尔·阿尔达斯击败蒙古金帐汗国的军队,从蒙古人手里夺取了基辅公国。此时的小国立陶宛摇身一变,成了以信奉东正教的罗斯人为主的国家。但立陶宛统治者自己还是信奉多神教。
立陶宛大公迎娶波兰女王,波兰~立陶宛公国完全统治乌克兰
在蒙古人凶猛和立陶宛崛起中,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的主人是古罗斯的一支,加利奇~沃伦公国,优秀的领袖丹尼尔在尽一切努力捍卫着他们的领地,他不得不臣服于蒙古,但也不断设法,减少蒙古对于西乌克兰地区的影响,可惜前门拒虎,后门引狼,他死后不久,他的王族后裔断绝,潮水般的波兰人大量从西边渗透而来。
决定性的事件发生在1385年,立陶宛大公迎娶波兰女王,并通过这一婚姻实现联统,建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
一百多年后的1569年,两王国正式合并,史称波兰-立陶宛联邦,完全统治了乌克兰。
波兰-立陶宛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不能容忍东正教,但又无法一下消除古罗斯人全民信仰的东正教影响,便于1596年创立了“东仪天主教”,规定教徒可以沿用东正教的仪式,但必须服从罗马天主教皇的领导。对此,东乌克兰人斥之为分裂教派、叛徒教派,拒绝加入。西乌克兰许多人却改宗了这一新宗教,所以东仪天主教的创立,客观造成了乌克兰的宗教分裂,后果至今难以消除。
东北罗斯的稳步壮大:从莫斯科大公国到俄罗斯帝国
“乌克兰”这个词,大约起源于16世纪,是东斯拉夫语里边境、边疆、边区的意思。指的就是作为波兰-立陶宛国家与东北罗斯相邻的边境。以区域作为族名,可见在这数个世纪中,波兰立陶宛对西南罗斯的影响,西南罗斯人的地位宗教信仰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与西南罗斯沦陷失去自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期,东北罗斯却以莫斯科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统一、独立、强大的国家。
标志性事件是公元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从此开始以罗马正统、第三罗马自居。
1477年,莫斯科公国征服诺夫哥罗德,统一了东北罗斯领域。三年后的1480年,莫斯科公国驱逐蒙古成功,实现了罗斯独立。
莫斯科公国代表罗斯正统(即俄罗斯)的观念逐渐形成。
显赫一时的金帐汗国历经43代可汗,在1502年覆亡于莫斯科公国。但期间蒙古人统治俄罗斯长达260余年。
由于世代通婚和文化影响,也使俄罗斯人有了明显的蒙古血统和文明烙印。所以欧洲有句谚语:“剥开一个俄国人的皮,会看到皮肤下面有一个蒙古人”,这也让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之间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推翻金帐汗国后,莫斯科公国继续不断强大,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为“俄罗斯沙皇”,宣布自己是古罗斯族的正统。
此后,俄罗斯沙皇势力日益膨胀,向西,俄罗斯蚕食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天主教骑士团国家,向东,则开拓西伯利亚,直到太平洋。中国人记忆中的那悲凉的一幕,也在此时上演。
1721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开始自称为“皇帝“,俄罗斯帝国正式成立。直到1917年10月25日(俄国历法,按公历为公元1917年11月7日),伟大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红色苏联诞生。
正因为摆脱蒙古后,俄罗斯的日益强大,从此世人提起罗斯(俄罗斯),通常都是指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首都的俄罗斯帝国。而西南罗斯即乌克兰的存在感几乎被完全抹杀了。
但有件事是永远难以磨灭的,那就是在蒙古人到来之前,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人本出自一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