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着甜蜜的笑容,有着优美的舞姿,有着坚忍不拔的个性;她,曾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银奖,曾获中国旅游小姐总冠军;
她就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舞蹈家-苏日曼。
但,因为癌症,她的生命却定格在28岁。
真是天妒英才,令人痛惜。
在悲痛之余,我们不得不质疑一个问题,那就是化疗对于一个癌症病人的必要性。
化疗,或许能短暂延长患者的生命,但那也是最痛苦最折磨的过程,它对癌症本身或对患者本人真的有用、有必要吗?
据悉,苏日曼从确诊到离世只有八个月的时间,中间她做了多达八次的化疗,但仍然无法挽救她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在她之前,也有很多名人明星在忍受化疗的巨大痛苦和折磨后离世的报道,但真正因为化疗而恢复健康的例子乏善可陈;可是一直也鲜有人质疑化疗的必要性,或者能否采用更科学或更传统的方法取代化疗的方式尝试挽救癌症病人?
比如中医的温和调理和心理的干预治疗等。
因为被确诊的癌症患者死亡率很高,所以导致人人“谈癌色变”;当一个人被医院确诊为癌症之后,无不都慌了神,再加上医生的“推波助澜”,更是会显得六神无主,在接下里的日子里基本都是在恐慌中惶惶度日;再加上频繁的用药和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更是让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痛苦,在那样的环境氛围中生活,就算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可能完完整整的走出来。
但癌症,真的无药可治吗?
或许,医院医治癌症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我并非医科出身,对医学知识方面并不会轻易妄下结论或定义。只是我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或许对癌症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病由心生”的论点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因为在几年前,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发小,才三十岁就被癌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从确诊到病逝不足二个月,他在确诊前和正常人并无异样,面色红润,生龙活虎,能吃能睡,但在一次例行体检被证实得了癌症住院之后,整个人就完全变了样,情绪极度低落,身体异常消瘦,每天不是打针就是吃药,最终在焦虑和痛苦中不舍的走完了他三十年不到的人生。
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探讨研究癌症和心理之间的联系,或者我们可以尝试从心理上对癌症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首先,患者应该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严格遵循五衡的调养方式: 早睡晚起,膳食合理,不为己事焦虑,不为它事烦恼,不为世事忧心;其次,远离医院那种让人心生恐惧的疗养环境;最后,再以合理的中西药物干预,中药调理为主,西药止痛为辅;
当以“医心”为上,医身辅之。
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或许才是治疗癌症最为有效的手段,也可能是目前为止唯一有效的方式。
但愿天堂没有癌症,没有痛苦。
苏日曼,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