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开始,我国日增接连突破500例,3月12日,我国确诊本土病例1807例,无症状感染者1455例,合计3200多例,达到武汉疫情以来的最高峰,事实证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远强于其他变种,对我国的动态清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除了我国,其他的抗疫优等生也先后遭遇了疫情爆发的情况,韩国与越南目前日增都多达20万例,由于被病毒完全突破,他们纷纷放弃了此前的防疫策略,不再强力执行社交管控。韩国、越南的遭遇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教训。
在疫情之初,韩国越南通过社交管制,一度像中国一样成为远离病毒的“净土”,但最终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突破了严密的防守,造成了大批人群的集中感染。
3月4日至8日,韩国每天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均超过20万例,其中4日超过26万例;越南3月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4.7万例,创下该国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但由于韩国85%的人接种了两剂疫苗,65%的人接种了加强针,韩国的死亡病例不多,平均日增死亡病例在200左右,死亡率约为0.1%。
越南从2021年8月开始,先是遭遇了德尔塔毒株带来的疫情,从2月11日开始又经历了奥密克戎毒株带来的新一波疫情,到3月12日,越南确诊病例45万例,七日平均23万例,越南疫情彻底失控,同时由于接种疫苗的速度落后于欧美国家,越南在德尔塔毒株爆发时死亡病例激增,8月一度创下日增死亡765例的记录,在8-9月,越南平均日增死亡200-300例,死亡率接近2%。
越南因为初期的严密防控一度成为“净土”,因为初期的成功,越南接种疫苗十分迟缓,在2021年8月德尔塔疫情暴发时,越南仅有20%的人口接种了一剂疫苗,这是越南遭遇死亡潮的根本原因。
德尔塔毒株让越南吸取了教训,之后越南政府一直推动疫苗接种,到3月8日,越南已经有接近80%的人完全接种疫苗,42%的人接种加强针,因此当奥密克戎带来后,越南保持了较低的死亡率,目前越南7天平均死亡病例仅为87人,死亡率约为0.05%。(年轻人多加上疫苗接种率高)
目前面临奥密克戎来袭,韩国和越南纷纷放弃了封锁政策,转而放宽防疫措施,一方面是经济无法承受新一轮的封锁,另一方面奥密克戎的传播性让封锁越来越难,封锁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奥密克戎的突破也间接证明之前的封锁只是推迟了群体免疫的时间,最终还是要像英国一样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控制重症人数,慢慢扛过疫情。
英国和美国的案例表明,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之后迅速回落。
比如美国,2022年1月奥密克戎肆虐时,美国的日增病例曾经达到90万例,最多的一周平均日增病例超过60万例,但在短暂的高峰后,美国日增病例迅速回落,到2022年3月10日,一周平均日增病例仅为3万5000多例,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美国的住院人数、重症人数、死亡病例都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美国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管制,2月初,纽约州等民主党州开始不再强制居民戴口罩,3月1日,拜登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两党官员都未佩戴口罩,拜登在演讲中表示将放松社交管制,更多采取疫苗和药物对抗疫情。
社会层面,538的民调显示美国公众不再将抗疫当作主要任务,而是将通胀和经济放在第一位,美国如今的橄榄球赛和电影院场场爆满,人们已经走出疫情恢复正常生活。
拜登之所以敢放松社交管制就是因为美国从上到下已经走出了疫情,不愿意再因抗疫影响生活。
如果说美国因为较低的疫苗接种率,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偏高,那英国的疫情更为稳定,英国是最早实行群体免疫的国家,也是最早普及疫苗的西方国家,英国的死亡病例和住院人数十分稳定,目前英国新冠确诊的病死率约为0.1%,比流感略高,英国基本走出了疫情。
越南、韩国的案例证明,封锁和管控只能推迟群体免疫的到来,并不能改变群体免疫的结果,动态清零的目的应该是为最终回归常态赢得时间,而不是真的要“灭绝”病毒。
正如流行病专家曾光指出的,中国依靠动态清零赢得了抗疫的先机,得以有充分的时间研究病毒,观察各国疫情的情况,中国不应该浪费这一窗口期,应该早做准备,科学的应对疫情。目前中国药监局已经批准辉瑞新冠抗病毒药物Paxlovid注册。中国医药获得辉瑞新冠药的在华代理权。同时中国的自研药物也有了初步成果,随着新冠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新冠流感化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目前中国要做的,除了坚持动态清零外,更要普及加强针,并大规模的购置和生产新冠抗病毒药物,毕竟,清零只能是暂时的状态,清零要付出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中国最终还是要回归常态。
希望中国能早日战胜疫情,也希望所有人积极接种第三剂疫苗并购买相关药物。相信我国一定能走出疫情,回归生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