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反恐部门称,从伊拉克境外特别是东边发射的“12枚弹道导弹”瞄准了库区首府埃尔比勒和美国驻当地领事馆。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导弹从“伊朗”发射,落在美驻埃尔比勒领事馆附近,但埃尔比勒官员称,多枚导弹落入该地区,尚不清楚目标是美国领事馆还是当地机场。伊拉克总理和美国国务院方面都对此次袭击表示谴责,美方称没有任何美国政府设施受损,也没有美方人员受伤。目前,尚无任何方面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社交账号上看,伊朗的目标是“隐藏在伊拉克的以色列摩萨德人员”,不过很显然,伊朗的目标应该不止于以色列。俄罗斯在叙利亚往往与以色列达成默契,以色列空袭会事先通知俄罗斯,而俄罗斯会转达给伊朗。但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似乎就没有转达这一信息,导致伊朗再度有人员伤亡。伊朗此次确实有复仇动机。
然而更广泛地看,伊朗目前最大的议题在于重启伊核协议,以换取西方制裁解除。特朗普停止了伊核协议,而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伊朗经济也是雪上加霜,伊朗如果能换取制裁解除,那么确实可以缓解现在的经济压力。
而此时,伊朗的国内政治情况反而有利于妥协出现。去年新当选总统莱希是保守派,他当选有哈梅内伊培养接班人的考虑,个人政治立场也比较强硬。不过强硬派往往妥协更为容易,而改革派妥协则更容易被质疑立场。因此,某种程度上,尽管伊朗总统是保守派,但如果达成妥协也并不难想象。
美国的战略焦点聚焦于中国,这自然而然给了伊朗减轻战略压力的机会。美国现在有动机去缓和与伊朗的关系,以便从中东这边抽出更多战略资源用于中国。很显然,这种模式之下美国拜登政府更愿意在伊朗核问题上做出妥协,回到伊核协议的轨道是可以看到的最为理想的路径。而欧洲也一直希望能回到伊核协议上,这样欧洲资本和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伊核协议可以重启谈判的大背景。
但是伊朗的妥协也是有限度的,伊朗很清楚与美国的关系绝不止于核问题,事实上核问题反倒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地缘、意识形态上,美国的角色无论如何都不是伊朗的可靠伙伴。很显然,伊朗与俄罗斯有着更可靠的关系,这点没有疑问。何况,在俄乌战争后,美国希望控制油价就需要伊朗提高产量予以配合,伊朗目前只是表明了意向,但还没有完全落实。
伊朗方面声称美国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这构成了部分伊朗停止维也纳谈判的原因。而很显然,美国现在有求于伊朗的态度让伊朗也有底气对美国在伊朗周边目标进行示威,这或许是伊朗此次发射弹道导弹的原因。伊朗用强硬的方式进行要价,这是俄乌战争带来的政治空间。
而基本上,伊朗的小动作其实页仅仅是俄乌战争的第一波回响,背后则是美国整体控制能力的降低释放了地区国家重塑地区秩序的空间。而俄乌战争是一次大的震荡,震荡波可以触及很远的地方。全球秩序开始趋于失序和动荡,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变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