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北京,1月25日(中青日报中青。记者邱)记者今天从以姜华良院士、饶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了解到,有20多个研究组参加。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联合攻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利用以往抗非典药物研究积累的经验开展抗2019-nCoV药物研究
拉奥何姿/杨海涛团队很快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综合运用虚拟筛选与酶法检测相结合的策略,以上市药物为重点,自建“高效药用化合物数据库”和“药用植物来源化合物数据库”。迅速发现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疗效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中药(详见附表),在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予以考虑和重视。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小组将进行有针对性的抗2019-nCoV活性测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直接的指导。
候选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indinavir(),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卡非佐米(),利托那韦等12种抗HIV药物,2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1种抗人巨噬细胞病毒药物,1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1种免疫抑制剂,2种其他药物。发现含有“芪”结构的孟鲁司特、虎杖苷和脱氧大黄酸(植物药的活性成分)与Mpro结合良好,可能抑制病毒。在前人抗SARS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发现肉桂硫胺素和环孢素A可能对2019-nCoV有效,其中肉桂硫胺素在20世纪70年代用于抗精神分裂症,对冠状病毒的3CL水解酶有抑制作用,而环孢素A这种免疫抑制剂可以防止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与人环孢素A的结合,研究表明,干扰素和环孢素A的结合可以显著抑制冠状病毒在人支气管和肺的复制和组织损伤。还发现虎杖、山豆根等中药材可能含有抗2019-nCoV活性成分。
今天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消息也提到,应急研究小组已经完成了肉桂硫胺素等公斤级合成工艺,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环孢素A胶囊制剂的制备工艺也已完成。其他药物的合成工艺探索也已完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青白**新型肺炎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