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同源的俄乌,突然间就打了起来,紧随其后的,就是外国雇佣兵参战、美欧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以及乌克兰难民数量的持续增加。
战争仍在继续,一眨眼,时间已经来到了俄乌冲突的第20天。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在15日的表态,俄军已经完全控制了赫尔松。
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在14日表示,俄军已经攻入了马里乌波尔,占领了亚速营的一个冶金厂,很快就会解决驻守在马里乌波尔的极端武装。
乌克兰则表示,乌军仍然控制着马里乌波尔,战斗仍在进行。
在乌克兰,当下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军事重镇马里乌波尔、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CNN则认为,俄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克里米亚、赫尔松、马里乌波尔与顿巴斯连成一片,然后迅速控制附近地区。
俄军方在14日发出警告称,俄罗斯知道“所有雇佣兵的具体位置”,无论处于乌克兰的哪个位置,俄军都不会对雇佣兵手软。
13日,俄军使用精准制导武器,打击了乌克兰的军事训练场,距离波兰边境不远。俄军方称,此战歼灭了180多名雇佣兵,摧毁了大量武器装备。乌克兰表示,训练场里有来自别国的军事教官,五角大楼强调,美国人员早已离开当地。
具体的战斗细节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战况仍然胶着,俄乌都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西方国家讽刺俄军“令普京感到失望”的同时,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这是谎言,普京明确要求,俄军不得对基辅等主要城市的市中心发起进攻,目的是为了避免伤及无辜民众。
西方认为俄军“陷入苦战,久拖不决”,普京认为战局都在掌控之中,只是俄军有所顾虑,还未发起猛攻罢了。
战场之外的较量同样值得注意,比如日本对俄实施新制裁,韩国不顾俄罗斯警告、在15日宣布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等。
对于俄乌冲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如履薄冰的俄罗斯邻国,将俄罗斯当成“心腹大患”的老对手们。
14日,斯洛伐克宣布,驱逐3名俄罗斯外交官。拉脱维亚副总理帕布利克斯表示,拉脱维亚做好了保卫本国边界的准备。拉脱维亚强调,欢迎美国在波罗的海国家驻军,接下来会进口土耳其无人机。
爱沙尼亚在14日表示,呼吁联合国成员国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
波兰决定,将军费支出从占GDP的2%提升至3%,波兰军队人数会从不到15万增至30万。
波兰、斯洛文尼亚与捷克总理同时决定,去基辅会见泽连斯基。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后,这些国家都有类似的感受,那就是“必须力挺乌克兰”、“必须借美国和北约之力重创俄罗斯”。
第二类,拒绝选边站、试图调停冲突、同时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合作的国家,比如土耳其印度。
因为全球能源价格飙升的原因,印度打算从俄罗斯进口更多石油,而且是直接用卢比和卢布结算。土耳其国防部在14日表示,接下来不打算采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在防空领域,S-400可以为土耳其提供巨大的优势。
美欧企业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之后,土耳其企业有意“取而代之”,埃尔多安告诉普京,除了欧元和美元之外,土耳其与俄罗斯还可以使用卢布、黄金进行贸易往来。
巴基斯坦决定采购200万吨俄罗斯小麦,并表示不会与俄罗斯停止经济合作。
这意味着,在美国呼吁各大势力选边站、用制裁大棒敲打印度的情况下,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仍然选择了为俄罗斯雪中送炭。
对美国来说,“去美元化”是最不可接受的事情之一,拜登绝不会就此罢休。
第三类,乌克兰的“亲俄派”。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基瓦曾表示,泽连斯基正在把乌克兰民众当成“人盾”,他正在摧毁乌克兰,无论如何,泽连斯基都会离开,前往美国或英国。
一开始,西方认为普京的目的是推翻泽连斯基,扶持亲俄派控制基辅,然后与基辅签署城下之盟。随着战况不断反转,俄军遇到巨大阻力,美欧逐渐发现,亲俄势力不太可能在乌克兰卷土重来。
因此,虽然乌克兰本土仍有“呼吁全面倒向俄罗斯”的呼声,但与“和俄罗斯战斗到底”的呼声相比,前者显得无关痛痒。
第四类,强调要与俄罗斯战斗到底的乌克兰主战派,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泽连斯基在14日签署了新的总统令,主要内容是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延长30天。此外,泽连斯基还会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佩洛西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此前,泽连斯基已经在英国议会发表了视频演讲,泽连斯基表示,“我们会在森林里、田野里、街道上战斗到底……乌克兰不会屈服,不会失败,不会输给俄罗斯”。
14日,俄乌举行了第四轮谈判,但没有产生结果,双方约定15日接着谈判。普京告诉埃尔多安,他不反对与泽连斯基会晤。
泽连斯基的选择,是一边呼吁普京举行面对面的谈判,一边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西方国家有意将泽连斯基塑造成“反俄英雄”。俄乌开战之后,泽连斯基的支持率迅速飙升。
德国副总理哈贝尔表示,德国会在2022年逐渐摆脱对于俄罗斯石油、煤炭的依赖,但暂时不包括天然气。
德国的表态意味着,德国与欧盟会继续强硬对俄施压,更不用说火上浇油的白宫了。
第五类,力挺俄罗斯的国家。就现在来看,公开表态支持俄罗斯,且愿意为俄罗斯提供实际帮助的国家,的确屈指可数,白俄罗斯算一个,叙利亚则是另一个。
14日,白俄罗斯表示,与俄罗斯进行贸易时会放弃使用美元,在对白俄罗斯出口石油时,俄罗斯会提供更为优惠的价格。
叙利亚则表示,会继续支持普京与俄罗斯。
有消息称,叙利亚雇佣兵已经进入乌克兰作战,目的是为了帮助俄军。俄罗斯谴责美国在乌克兰研制生物武器之后,叙利亚专家达努拉表示,美国进行的生物军事活动,已经威胁到了全球的安全,其行为违反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当下,美国正在与伊朗和委内瑞拉谈判,拜登想与伊朗早日签署协议、与委内瑞拉达成协议,然后让伊朗对欧盟出口油气、让委内瑞拉对美国出口石油。
由此一来,欧盟就可以放开手脚与俄罗斯翻脸了。
世界局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俄乌之战仍在继续,虽然乌克兰已经表示,俄乌有望在一两周之内签署停火协议,但就现在来看,局势比想象中更加复杂。不到达成协议的那一刻,谁都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变数。
3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感慨道,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战争都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战争带来的只有苦难、伤亡和浩劫,继续打下去,世界局势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无论如何,还是希望俄乌能早日达成协议,战争能早日结束吧,毕竟战争是无情的,炮弹是不长眼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