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发布啦 0 0

张学良膝下共有4子1女,除了幼子,其他4个子女的生母都是于凤至。

张闾瑛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唯一的女儿,自幼备受长辈的喜爱。

显赫的家世配上出众的才情,让前来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

然而,面对那些前来提亲的世家豪门,张闾瑛却说出了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要嫁就嫁布衣”。

有着父亲张学良的遮护,张闾瑛得以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后,张闾瑛失去了人生中最大的依靠,无奈之下,只能和母亲一起去美国生活。

这一去,就是几十载光阴。

几十年来,她始终陪伴在母亲身旁。

关于她的故事,有着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而这一切都要从她出生的那一天开始说起。

张家有女初长成

张作霖在发迹之前,曾受过于家的照顾。

有一天,张作霖带着儿子张学良拜访于家,无意间看到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的于凤至。

双方话题不由转到了儿女婚姻之上,遂定下亲事。

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了近五岁,气质婉雅,秀外慧中。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两人结婚后不久,诞下了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女儿。

张学良依舜帝之妻“女英”的名讳为女儿取名,简单的名字,蕴含了他对女儿殷切的期待。

往后几年,于夫人又相继为他生下了3个儿子,依次起名闾珣、闾玗、闾琪。

《尔雅》有云:“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珣玗琪,意为美玉。

医无闾是闾山,也是张作霖发家之地,故而几个孩子的名字中都带有“闾”字。

由于3个儿子的名字中都有“王”字旁,所以后来张学良便干脆把女儿的名字也改了,由“英”改为“瑛”,全名张闾瑛。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张作霖对于这个孙女也非常喜爱,在张闾瑛满月时,大摆筵席,宴请八方来客。

15岁便当上父亲的张学良,更是对这个突然闯进生活的人间精灵,疼爱得无以复加

每天都会亲自哄女儿入睡,一得空闲,便第一时间来照看女儿。

和丈夫一样,于凤至也把女儿当作捧在手心里的宝,哪怕后来又生下了几个儿子,女儿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却至始至终都没有动摇过。

随着女儿开口说话,于凤至便开始了对女儿的启蒙教育。

于凤至是有名的才女,张闾瑛也继承了母亲的天赋才情,张家院落里,经常传来她清脆稚嫩的读书声。

15岁时,张闾瑛的名声传遍东北,《大亚画报》的头版页面,刊登了她的靓照,专门介绍了这位少帅之女,东北千金。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也是在这一年,张闾瑛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她的父亲担心她的安全,没有同意,不过也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1933年,张学良下野,有了大量的时间可以陪伴妻女。他想起了前两年女儿想出国求学的事,便借着这个机会,带上一家人出国考察。

他们先后去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是张闾瑛第一次走出国门。

沿途所见的异域风情,大大开阔了她的视野,这一切都让她坚定了在国外留学的想法。

张学良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虽然这几年国内形势严峻,肩上压力如山,但只要一看到女儿开心的笑脸,心头的阴霾都随风散去。

他决定把妻儿都留在国外,为此,他特意委托齐亚诺代为照拂一二。

张闾瑛得偿所愿,开始了留学生活,然而平静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持续多少年,随之而来的战火,便打破了这份宁静的时光。

“要嫁就嫁布衣”

张闾瑛是一个勇于追求自身幸福的女子,在那个婚姻包办盛行的年代,她都能顶住压力去践行自己的爱情观。

早在张闾瑛去往国外之前,张家的门楣就差点被汹涌而来的媒婆踏平了。

前来提亲的,无不是富贵之家的嫡子嫡孙,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孔家。

孔家的来头非常之大乃圣贤孔子之后,孔祥熙是孔子第七十五世孙,是当时著名的大商人,其妻宋霭龄还是孙中山夫人的亲姐姐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所有人都非常看好张、孔两家的联姻。

然而面对这样的豪门,张闾瑛却不为所动,还说出了“要嫁就嫁布衣”的言论。

张学良非常尊重女儿的意愿,既然女儿不愿意,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张闾瑛和每一个花季少女一样,向往的只是一份纯粹的恋情,一个平凡的生活,和一生的长相厮守。

只是很多人或屈服于现实,或无力抗争自己的命运。

从这一点看,张闾瑛是幸运的,她有着一个真心疼爱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也有足够的能力为她挡下外界的风风雨雨。

然而,大树终有倒下之时。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1936年,意大利选择支持日本,支持伪满洲国。同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事后,两位爱国将领双双被囚。

意大利的立场,宣告了张学良与齐亚诺的私交破裂,父亲被囚,也意味着身后的大树再也无法为自己遮挡风雨了。

张闾瑛收到消息后,只能跟着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离开意大利,出发前往英国,就此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命运

张闾瑛来到英国后,继续着她的学业,仿佛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一切未变,然而心中的阴霾却越积越深,一方面是担心远在国内的父亲,一方面则是弥漫在上空的战争阴云压得人喘不过起来。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可战争终究还是来了,当纳粹德国的轰炸机从头顶划过,投下一枚枚充满恶意的炸弹,天地间响起了恶魔的笑声。

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弟弟,躲在防空洞里,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在此期间,她的大弟张闾珣甚至在德军长期的轰炸中,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支撑她在乱世中坚强求生的动力,除了亲情,还有突然闯进来的爱情。

在伦敦,她认识了一个东北老乡。

这个人叫陶鹏飞,没有显赫的身世,却有着非凡的才情。

陶鹏飞英俊开朗,酷爱运动,张闾琪在伦敦学习期间就对他产生了好感。

同为老乡,尤其女孩还是名将之女,陶鹏飞也对这个女孩非常关注。

随着两人长时间的相处,陶鹏飞也爱上了这个兰芷蕙心的姑娘。

1941年,两人在母亲于凤至的见证下,喜结连理。

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的婚礼办得非常简单,没有高朋满座,也没有山珍海味。

但爱情本就是世间至纯至简的,甜蜜的婚姻也胜过世间一切奇珍

往后余生,也证明了张闾瑛的选择,两人一生恩爱,相伴到老。

亲情,值得用一生去守卫

战争结束后,一家人都去了美国。

丈夫陶鹏飞凭借着出众的才情,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闾瑛也选择在这所学校攻读硕士课程。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虽然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但父亲的影响力依旧庇护着她。

张将军的爱国义举,赢得了海外华人的尊敬,借着这层影响力,夫妻二人创办中华联谊会,在华人圈中享誉盛名。

虽然事业上蒸蒸日上,但张闾瑛的心却沉甸甸的,一方面担忧着父亲的命运,一方面忧心着母亲的身体

自从来到美国后,老人的身体状况就出现了问题。

张闾瑛很清楚,母亲是因为担忧着大洋彼岸的父亲,而思念成疾。

救出张学良是张母唯一的执念,为此她决定打拼出一番事业,期望能用金钱换取张学良的自由。

要想挣钱,就要学好英语,先在异国他乡扎稳脚跟。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张闾瑛也知道了母亲的打算,虽然前途渺茫,但她还是非常支持母亲。

有着女儿的鼓励,老人有了前进的动力,她不仅很快地掌握了一门新的语言,还自学投资,进军华尔街。

她用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病魔,也凭借着几十年日复一日的付出,积累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诚如她所言:“救汉卿(张学良的字),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

命运总会垂青于那些绝境中怀着希望艰难跋涉的人。

1961年,蒋介石举办“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向有一定知名度的海外华人学者发出邀请,张闾瑛夫妇赫然在邀请名单之中。

收到邀请函后,张闾瑛惊喜交加,马上告诉了母亲。

年逾花甲的老人,紧紧攥着邀请函,泪眼婆娑。

她的身体和身份都不允许亲自前往,只能把希望放在了女儿和女婿身上。

张闾瑛夫妇二人来到台湾后,第一时间就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探望张学良的请求。

当局收到这个请求后也非常吃惊,他们完全没想到张学良的后人会来到台湾,更尴尬的是这份邀请函还是自己人发出去的。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当局的工作人员也做不了主,只能层层上报,最终上报到了蒋介石手上。

蒋介石收到报告后,也是大为光火,一方面气愤手下人办事不牢靠,一方面也是勾起了那段让他颜面扫地的日子。

或许是出于对张学良的厌恶,或许是担心他们父女二人见面会陡增风波,蒋介石拒绝了张闾瑛的请求。

张闾瑛没想到过了20多年,蒋介石竟还没有放下当年的事,不仅继续囚禁着自己的父亲,就连与父亲见上一面的机会都不给

虽然请求被蒋介石亲口否决了,但张闾瑛并没有就此放弃,她四处找人,希望父亲当年的好友能帮一帮自己。

这件事也越闹越大,各路媒体听说张学良的女儿来到台湾的消息,更是蜂拥而动。

本来,同情张学良的人就非常多,听到蒋介石拒绝让父女二人相见后,舆论彻底倒向了张闾瑛一边。

然而,蒋介石是出了名的固执,任凭外界怎么说,他都没有开口。

张学良是在一份报纸上看到女儿消息的,这让他非常激动,立马就向监视他的人求情,希望能见见自己的女儿。

可惜,没有得到回复。

张学良自然不会甘心,二十多年没见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了,如今女儿就在外面,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见上一面。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张学良托人找到了张群,希望他能帮自己。

张群与蒋介石情同兄弟,是少数能改变蒋介石想法的人。

收到张学良的请求后,张群和其他人一样,很同情这对父女,于是亲自找到蒋介石说情。

就这样,蒋介石给了父女二人一个小时的见面时间。

二十多年不见,曾经还经常在自己面前撒娇的女儿,如今已长了皱纹,有了自己的家庭。

二十多年不见,曾经为自己遮风挡雨,风度翩翩的父亲,如今已垂垂老矣,不负当年的意气风发。

父女二人,相顾无言,纵有千般思念,万般话语,此时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张学良也见到了女婿,看着女儿幸福美满的生活,他连连说好。

听着自己的爱人,为了他竟积累出亿万身家,他看着妻子的照片,久久未言。

相逢的时间太过短暂,而离别却又过于漫长。

回到美国后,张闾瑛把与父亲相见细节,一一讲给母亲听。

老人听得连连点头,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张闾瑛退休后,除了偶尔抽抽时间帮丈夫打理联谊会的事,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照料母亲上面。

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是人力难以改变的了。

张学良长女,备受父亲宠爱,豪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5岁仍健在

1990年3月,母亲离开了人世,带着半生的遗憾走了。

两个月后,张学良获释,他买上了去往美国的机票,可惜终究是来晚了。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病逝,享年101岁。

张学良父女二人都是长寿之人,张闾瑛老人业已走过了人生中的第105个年头,如今在美国安享晚年。

张闾瑛虽然出身显贵,自幼受万千宠爱于一生,但她却并没有因此染上富家千金的骄横脾气。

她待人谦和,从不因自己的出身,就觉得高人一等。

她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的女子,这一点,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她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平凡一生的生活。

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和一位平凡的母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