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到底要什么时候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预言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是一件很容易被“打脸”的事情。
2020年8月,前世界首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表示,困扰人类的疫情,会在2021年底前结束。盖茨给的理由是,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人类很快就能研制出强大的疫苗,阻止病毒的传播。
现实情况是,2021年底,人类还在忙着抗击奥密克戎。我们确实研制出了疫苗,虽然它能降低重症或死亡病例,但并不能保护人们免受感染。刚刚感染新冠的奥巴马,就接种了3剂疫苗。
2021年11月,没有吸取教训的《经济学人》,再次给出预测:疫情会在2022年结束。
我们希望《经济学人》这次能预测成功,但现实是,很多亚洲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正迎来新一波疫情。3月14日,日本新增超过3万新冠确诊病例,而在人口5200万的韩国,当日新增超36万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293例。
过去一个星期,世界新增1000万新冠确诊病例,死亡人数5.2万。
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它直接导致了超过600万人死亡,而且看起来还有继续折腾下去的风险。
2022年2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当地民众佩戴口罩出行。(@视觉中国 图)
新冠疫情,到底要什么时候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呢?
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的“大流行”是怎么结束的。
近代以来的“大流行”,有三种结束方式,分“温和派”“激进派”和“折中派”。
最温和的一种,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比如,流感。历史学家们估计,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世界5000万人死亡,是近代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流感。而造成这次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并没有就此消失。
一方面,随着病毒不断变异,致死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在和病毒较量中,人类免疫力也得到提高。于是,大流行逐渐变成季节性流感,不再成为历史这出戏的主角。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美国堪萨斯州的陆军营地急诊病房,第一个记录在案的西班牙流感病例出现在这。(IC photo 图)
之后两次大流感也一样。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以及1968年的大流感,都各自造成100-400万人死亡。但随着人体免疫力提高,以及病毒不断变异,它们也逐渐退化成季节性流感。
“激进派”的代表,是天花。天花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我们没办法和它共存,只能选择消灭它。在天花疫苗帮助下,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正式被“消灭”,最后一株天花病毒,被严密保存在实验室里。它也成了首个被人类灭绝的传染病。
还有一类流行病,我们既不能消灭它,又不能任其传播,只能想办法控制它。这类代表,是艾滋病。1981年美国确认首个艾滋病病例,在全世界引起了恐慌,艾滋病被视为“不治之症”。
联合国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现存3770万艾滋病患者,68万人因此丧命,而四十年来,艾滋病的累计死亡病例高达3630万。
但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来传播,人类可以通过切断其传播途径来控制它。此外,通过妥善的药物治疗,现在20岁感染艾滋病的人,可以活到70多岁。
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艾滋病在很大程度上被控制住了。现在它主要在非洲地区肆虐,2020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共有2060万人被艾滋病折磨。
新冠疫情和此前的大流感最为相似。我们既不能像对待HIV一样,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渠道,也很难发明出特效疫苗,能彻底消灭病毒。只能期待它像之前的大流感一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新冠病毒有可能会乖乖退出历史舞台吗?
2022年2月5日,印尼全力准备迎接第三波新冠肺炎感染。(@视觉中国 图)
现实中,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已经很低了。一方面,虽然奥密克戎变体的传染性远比此前的德尔塔变体强,但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率很低。另一方面,接种疫苗或者感染新冠,都或多或少会让人产生抗体。
在日本,卫生部科学家称,基于1月以来的累计死亡人数和感染数量,奥密克戎在日本的个案死亡率约为0.13%,比疫情早期的4.25%大幅下降,和季节性流感比,只高了40%。
而在千里之外的英国,新冠的致死率只有0.03%,比流感还要低。
研究者估计,英国98%的居民或多或少有新冠抗体,这也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放开所有防疫限制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很多疫苗接种率低、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亚非拉国家,贸然放开防疫管制,很可能导致医疗资源挤兑,很多人可能因此死去。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有超过2.48亿人尚未接种第一剂疫苗。而截至2月3日,非洲只有11%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缩小世界范围内的疫苗接种差距,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当务之急。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防疫限制的英国,以及逐渐向英国看齐的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就可以高枕无忧。
狡猾的新冠病毒,也在一次次进化。奥密克戎的亚变体BA.2,传染性比此前流行的BA.1高30%。而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出现“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结合体“德尔塔克戎”,好消息是,因为目前的病例很少,还不确定新变体的致命性和传染性。
像它的大流感前辈们一样,新冠疫情也很可能会逐渐退化为流感,只是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有反复。一天中最冷的时间,是黑夜将逝的黎明。只是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