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发布啦 0 0

1951年10月25日,板门店谈判开始,代表们落座后,朝鲜人民军代表首先发言。为了监督谈判会场中立化协定的实施,他建议设立一个参谋军官一级的监督小组。联合国军代表乔埃没加思考,举手同意。

会议很快进入实质性问题,争论随之而来。李奇微在夏季、秋季的攻势中,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尝到了中朝联军的铁拳头的厉害,所以头脑清醒。他虽然放弃了要求中朝方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方案,但又提出了从现有接触线出发,把开城等1500平方公里划归南朝鲜的方案。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联合国军代表在会上提出将开城划给南朝鲜的要求。美方代表克雷奇喋喋不休地说:“开城是朝鲜的古都,城市十分美丽,是三八线上的经济中心,又是三八线的象征。而且开城地处汉城以北,是防范汉城的屏障,从军事上考虑,我们非要争夺开城,请贵方尊重我们的意见。”

克雷奇一语道破天机,他们坚持索要开城归南朝鲜是为了军事目的。克雷奇的直言不讳引起了中朝方的不满,解方驳斥道:“你们在所谓防御的幌子下,不仅侵占着我国的领土台湾岛,还占领了日本的许多小岛,现在又在这个名义下想索回开城。请问,如果有人以同样的借口侵占你们美国的某个地方,你们会同意吗?”

霍迪斯满面通红,无言以对。这时,南朝鲜代表李亨根眼珠一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说:“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我们以岛屿或金城、高城地区两个突出地方的200多平方公里同你们交换开城,不知贵方愿不愿意考虑一下。”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不行!”朝鲜立即反对,他斩钉截铁地说,“贵方在金城、高城两个突出部分的撤退,已由我方在这两个突出部分之间,即由姑妹城至广石洞一线上的撤退予以相应的补偿。因此,所谓你方多撤的200多平方公里,那是把你方撤出地区多算了100平方公里,把我方撤退地区少算了100平方公里的结果,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方以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同我方开城地区相交换,这是绝对不行的!”

人民军代表李相朝讥讽说:“其实,这种逻辑等于说,把瑞士搬进花园里,花园变得更美丽了。或者说,把我们的金刚山撤到华盛顿就可以作一个美丽的公园了。”

联合国军代表面面相觑,表情十分尴尬。乔埃一会儿低头吸烟,一会儿抬头望着屋顶,就是不说话。联合国军的其他代表们以他为榜样,一个个吞云吐雾不吭声。

坐在参谋席上的柴成文乘机出了门,他是去向李克农报告情况的。李克农是中朝代表团的指导,却又不能以公开身份参加会谈。中朝方代表事先约定,双方谈判出现僵局难以决断时,由柴成文寻机向他报告,请示方针。

李克农虽然不在谈判会场,但他却心系谈判现场的情况。这时,他正坐在另一个帐篷里,一双眼睛紧盯着会场门口。

突然,柴成文的身影在会场的门口出现了,并迅速地朝他这边走来。他立即迎了上去,两人进了帐篷。柴成文向他简要地汇报谈判情况时,乔冠华来了。了解了谈判的情况后,乔冠华沉思片刻,果断地说:“以毒攻毒!”

李克农笑着说:“说得对,乔老爷的办法好,我们不要理睬他们。”说罢取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撕下后要柴成文交给解方。

柴成文接过纸条,迅速返回会场。双方代表仍在静坐对峙,他悄悄地走到解方面前,乘机将纸条交给了解方。

解方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解方看罢,又将纸条悄悄传给了朝鲜代表。这张纸条,为我方这次谈判中的策略定下了基调。让我方代表有了底气和主心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朝鲜代表看后,朝解方点点头,两人会意一笑,准备沉着应战,誓与对方静坐到底。

会场寂静得让人窒息,满屋子烟雾缭绕。双方僵持了大约一个小时,美方代表霍治少将终于忍不住了,开口打破沉寂,他说:“我记得谈判之前,开城是在联合国军手中的。”

他扫一眼中朝方的代表,又朝自己一方的代表们看了看,示意说:“你们说说,我的记忆力到底有没有问题?当时开城是不是在我们手中?”

联合国军众代表从霍治的眼神中明白了他的意思,突然脑子开了窍似的,异口同声地说:“将军说得对,当时开城是在我们手中!”

朝鲜代表问道:“请问贵方,既然开城在你们手中,那么我们原来在开城谈判,你们为何提出要将会址从开城迁到板门店的?”

“这……”美方代表张口结舌。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朝鲜代表道:“当时你们提出的理由是,开城掌握在中朝人民军队手中,对你们谈判不方便。担任警卫会场的部队就是志愿军。那时你们还向开城发动过夜袭,枪杀了我志愿军排长姚庆祥,这个恶性事件你们难道忘了吗?”

“你们百般抵赖,拒不认罪,我方不得不在8月23日宣布休会,谈判宣告中断。此后,你们又派飞机到开城上空投照明弹,轰炸扫射中朝军民,其中有一颗炸弹就丢在我们中朝代表居住的地方,我方多次提出警告,刚刚发生的事,你们怎么会忘得一干二净呢?”

解方严肃地说:“不会是健忘,而是有意抹杀事实吧?”

霍治撩撩眼皮,解释说:“很抱歉,我刚才说话说得急了一点,而且话还没说完,贵方抓住不放,借题发挥辩论起来。我的意思是开城是双方谈判的会址,贵方是借着非军事行动进入会场的,是不算数的。”

霍治说罢,以为他这颗炮弹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得意地挺了挺腰板,朝四下观望,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

这时,中朝方的代表不知谁说了一句:“你们说我方借非军事行动进入开城,因而要我们拱手让给你们,你们是不是太天真了?其实不管是不是用武力,开城都属于朝鲜人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霍治以为抓住了救命草,兴奋地手舞足蹈,拍着手说:“说得对,开城应属于朝鲜人民,我完全支持这个说法!”霍治说罢,朝南朝鲜代表示意。

南朝鲜代表很快领悟了霍治的意思,大声地说:“是啊,大韩民国人民也有一份啊!”

机灵的郑斗焕知道对方抓住了小辫子,立即转移了话题说:“你方承认我方在会议开始前占有凤山吗?”

霍治不知凤山的位置,但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无知,便佯装知道的样子说:“哎,凤山我知道,它位于开城的北边嘛!”

“哈哈哈!”中朝代表爆发出一阵大笑。对于霍治的回答,连南朝鲜代表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位于开城东南面的凤山在霍治口中移到了开城的北面。

霍治尴尬万分,满面通红。但他不甘心,提出了一个更可笑的建议,他用手做着动作说:“我看大家也不要费口舌了,我提议双方代表来扳手劲,谁赢谁就得占领开城,这个提议如何?”

如此严肃的大事,霍治竟建议用这种荒唐的办法来处理,不得不让人啼笑皆非。中朝方代表瞠目相望,联合国军方表情复杂,不知如何应付霍治的幼稚提议。

乔埃生气了,他朝霍治狠狠地瞪了一眼,显然对霍治的不严肃而不快。

朝鲜代表见谈判再次出现僵局,便按照李克农的意思提出了新的方案。这新的方案就是不提三八线,除少数地区进行若干必要的与合理的调整外,双方严格地遵照现有的接触线各自后撤两公里,以双方撤出地区建立非军事区。

这个方案可以看出中朝方已放弃三八线的要求,是一种很大的让步,按理说联合国军应该满足了。不料乔埃摇摇头说:“这个方案不好,我方根本不能接受!”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这个方案有什么不好?请你们提出具体的理由。”解方声音不高,但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威严。

“这不用解释,”乔埃耸耸肩说,“你们这个方案回避了实质,请问,问题怎么解决?你们说的这个方案那个方案,为何不把开城划给我方?”

虽经解方一再解释,乔埃等仍抓住开城不放。当日休会后的第二天,世界各国的报纸上纷纷刊登了中朝代表渴望和平,再不提恪守三八线的消息,引起举世轰动。

许多国家外交部长支持中朝代表发表的讲话,赞扬中朝代表的真诚,同时也谴责联合国军代表想停战又想乘机捞便宜的行径。

在世界舆论的谴责下,联合国军代表无言以对。李奇微得知后,为了给乔埃撑腰打气,又搬出了武力威胁的法宝,命令联合国军以武力占领开城。

10月29日早上,彭德怀接到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的报告,说大批联合国军抵达砂川河东岸,有进攻开城的意图。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中午,守卫开城的第六十五军阵地上飞来几十发炮弹:杨得志向彭德怀报告说,敌人开炮了!彭德怀立即命令杨得志组织部队反击。杨得志命令第六十五军反击,对开城以南、砂川河以西、汉江以北地区的联合国军进行了扫荡作战。另外还命令第六十三军进至开城东北的长和洞、华藏洞地区,准备协同第六十五军作战。

彭德怀为了加强开城方向作战兵力,要丁甘如打电话命令第四十军一一九师调往开城,随时参加战斗;要副参谋长王政柱命令所有第一线志愿军进行小规模的歼灭战,以军事打击支持我方谈判代表。

志愿军各部队从10月29日至11月底,对正面敌人的营以下单位阵地发起连续攻击,不仅牢牢地巩固了战略要地开城,还取得了歼敌1.5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李奇微在武力攻取开城无望的情况下,头脑清醒了一些,不得不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同意我方提出的以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11月23日是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争论不休的分界线问题经双方协商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如果30天内在军事停战协议书上签字,已经确定的军事分界线不再予以变更。否则,将根据停战协议书签字时的实际接触线进行修改。

30天为期限是美方提出的,中朝方代表很爽快地同意了。但是美方提出这个方案是心怀鬼胎的。他们企图在30天内,利用军事优势把军事分界线再向北推移。

事实也是如此,双方参谋人员在校定具体接触线工作时,为争论一个山头,一条小溪,一块森林而纠缠不休,经过三天三夜的协议和图上作业,双方好不容易谈成一个共同认可的实际接触线,但体现在地图上时,美方代表又做手脚,耍阴谋。

第一天,校定1090高地已确定划给中朝方,但是第二天美方代表穆莱捣鬼,他画的地图又变成划给了美方。

中朝方代表张春山揭露其阴谋后,美方代表穆莱耍赖说:“我记得1090高地昨天就是划给我方的,地图上标在我方,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是不是你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健忘的药片了?”

张春山气愤地指着地图说:“阁下是否得了健忘症?我这张图1090高地就是属于我方的,而且还是阁下你昨天亲笔标的,怎么一夜之间老母鸡就变成了鸭呢?”

穆莱眼盯着张春山手中的地图,佯装不知地瞪眼说:“这是我标的吗?不会吧?如果是我标的,那一定是昨天我的雪茄抽多了,在头昏脑涨的情况下标上的。假如这是真的,只能算是个小小的笔误。假如是小小的笔误,就不能算数,应该以今天我手中的地图为准。”

志愿军代表柴成文愤慨地说:“划定分界线是一项极其认真严肃的工作,怎么能今天推翻昨天的,明天再推翻今天的结论?这样无原则地推翻下去,我们这项工作何时才能完成?”

美方代表哑口无言。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划分中部战线的一无名山头时,双方又发生了争论。

第二天下午,双方代表在校定无名山的归属时,志愿军代表柴成文指着美方划定的地图说:“这座无名山头,昨天明明是划给我方的,你们今天怎么又划过去了呢?”

穆莱抽着雪茄,吞云吐雾,晃着二郎腿,一脸傲慢地说:“现在轮到贵方得健忘症了吧?记得11月23日那天达成的协议上,是说以实际接触线为界线,并没有附加什么词说是昨天的接触线还是今天的接触线吧?我郑重其事通报你们,无名山昨天是你们的,但今天早上我们占领了,所以应该以今天最新战报为准。”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解方的一张小纸条,起了关键作用

说着从皮包里拿出一份战报,向中朝代表们的面前一甩,得意地说:“请你们瞪大眼睛仔细地看一看,无名山究竟在谁手中?”

中朝方代表要求休会,张春山立即跑步赶到住处,向解方做了报告。解方压低嗓门说:“你别急,他们以为我们都是呆子,他们高兴过早了,我马上向总部报告此事,最迟明天拂晓拿下无名山。”

果然,第二天拂晓,志愿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夺回了无名山。由于整个战争未停,前线接触线成了不定线,今天是这边的,明天也许就成了对方的,谁的战斗力强,校定接触线时谁的嗓门就大。

双方虽然在11月27日共同认定的接触线地图上签了字,但战争仍旧未能停止,真正的军事分界线依旧未定。直到1953年7月24日,真正的军事分界线才铁板钉钉,定在了三八线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