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结尾处我们抛出了三个问题,今天一个一个的来聊,
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肺开窍于鼻,喉为门户,热邪、燥邪最易从鼻喉之处侵犯肺脏,蒸腾肺中津液,久而痰生。
那为何热邪袭肺容易生痰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如果把海水比作肺中的津液,把阳光看作是外来的热邪,海水经过阳光的暴晒后,水中的盐就会析出,这里的盐就是我们所说的痰。
因此,肺有“贮痰之器”之称。
然而,中医常讲,肺为娇脏啊,说的是肺娇滴滴的,喜欢湿润的环境,而厌恶干燥的环境。
娇脏又岂能容忍痰浊于内?
昨天我们就讲了,肺气主肃降,肺气若是不降,就很容易上逆到喉头,所以喉咙口时常会痒痒的,总是想咳嗽;
或者呢,上熏于鼻腔,引发鼻炎。
其实吧,过敏性鼻炎是西医的说法,中医并无过敏性鼻炎的说法,在中医范畴中,鼻炎大都是肺气不降,热熏于鼻所致。
因此,治疗过敏性鼻炎当宣通鼻窍先治其标,再以清泻肺热,疏散外风以治其本,然泻而不补,恐有损伤肺气之虞,因此,末了当益气固表以扶正气。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既善通鼻窍,又可清热祛风,标本兼治的中成药——辛芩颗粒。
辛芩颗粒:细辛、苍耳子、白芷、菖蒲、黄芩、荆芥、防风、白术、黄芪、桂枝。
方中细辛、苍耳子、白芷、菖蒲宣通鼻窍,
细辛
苍耳子
白芷
菖蒲
黄芩清泻肺热,
黄芩
荆芥、防风疏散外风,
荆芥
防风
白术、黄芪、桂枝益气固表,
白术
黄芪
桂枝
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实为治疗鼻炎之良药。
在志为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流露出刘禹锡独钟爱于秋季,但也道明了多数人对秋季的固有思维。
的确,中医认为,肺在秋季,在志为悲,五行主金,具有清肃、敛降之意,进而引申为但凡是具有清洁、肃杀、收敛、下降等作用的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金。
所以,大家去看,古时候要处决犯人,大都是“秋后问斩”,因为春主生发,夏主生长,杀人这种事就显得尤为不合时宜,而秋主悲,主肃杀,五行在金,古人称之为“金曰从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肺在志为悲,为何在液为涕呢?悲伤的时候不是应该嚎啕大哭,所以在液为泪不是更合适吗?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讲过,这里再讲一遍好了。
肺在志为悲,五行主金,肺金本就克肝木,人在悲伤过度的时候,肺金克肝木之势尤甚。
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悲痛欲绝,嚎啕大哭的时候,哪个人不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大哭之后,往往是上气不接下气,讲话也断断续续的,而且,哭完了又觉得很累,昏昏欲睡,那还是因为人之气血津液损耗过度,需要休息了。
有些肺不好,甚至得了肺癌的人压根不抽烟,知道自己生了病,心情就更糟糕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常说,保持一份好的心情也是一剂良药啊!
其实吧,喜怒哀乐均为人之常情,过度抑制不好,过度放纵也不好,还是要讲究个度。
还有啊,我们昨天还留了一个问题,我们说辣入肺经而通窍走散,宣通鼻窍,那为何吃麻辣火锅的时候往往容易满头大汗,而不是鼻涕直流呢?
肺主金,心主火,本是心火刑金,然,辛辣入肺经,金盛而心火泄,心在液为汗,心气泄,汗自出,就是这么个道理。
今天的文章本来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刚刚在看评论区的留言,有人问了非常好的问题,在这里想和大家作一简单分享:
须知,肺主降,而肝主升,
因此,肝气当升不升,只会淤堵胸中,而症见胸闷,气短,人呢也多郁郁寡欢,有个成语叫捶胸顿足,说的正是整个人懊恼不已,想把堵在胸口的那团气给拍散掉,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
若是肺气当降不降,就如同我们上文所提及的上逆至喉头、或是上熏至鼻腔,症见喉咙毛毛的,痒痒的,总是想咳嗽,鼻子也干干的。
好些瘦子暴饮暴食,体重稳稳地保持在两位数,还一心求增肥的方法,
还有一些胖子,喝水都在长肉,谁胖谁苦恼。
其实吧,这大都是脾胃的问题,明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给瘦子增肥,还有给胖子减肥的问题,记得都来看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