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发布了《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报告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睡眠问题突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有: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
图片来源:微博
马上到来的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设立也是为了让大家关注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充足的睡眠和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一样重要,它们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晚上不睡,白天崩溃”,但熬夜却已经变成当下成年人习惯的作息,在一个关于平时是否熬夜的投票中,约70%的网友表示经常熬夜。缺觉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让我们一块来聊聊关于睡眠的问题:
1、什么是睡眠不足?
睡眠让人不能维持足够的清醒、正常的行为和健康,就是睡眠不足。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有:
- 睡眠量下降:睡的时间不够,高强度熬夜或者长期睡眠时长不够。
- 睡眠质下降:不能维持深度睡眠,常处于时睡时醒的状态。
“量够质不够”,这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明明睡眠时间很长,但白天却困乏、想睡的原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2、人一天睡多长时间才够?—在不同年龄段需要的睡眠时长也不同
美国睡眠基金会推荐[1,2]:18-64岁的成人每天建议7-9小时睡眠,65岁及以上的则建议7-8小时睡眠。但是,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所以,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安排过多的兴趣班,以免影响了孩子休息。
自己翻译
注意:当然睡眠也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成年人来说,每晚睡超过9-10小时可能反而导致睡眠质量差,引起入睡困难或睡不安稳[3]。
3、睡眠不足可能有哪些影响?[3, 4]
生活表现差:可能导致白天困倦,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降低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免疫力降低:在接触病毒后更容易生病和生病后的恢复速度延缓。
健康问题: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增加我们患肥胖症、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的风险[5]。
4、我们如何来建立好的睡眠习惯呢?建议[6]:
1、坚持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
2、建立睡前仪式,如:睡前半小时在柔和的光线下阅读。
3、如果存在夜间睡眠问题,白天不要睡太多(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
4、坚持规律锻炼,但是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5、建立舒适的睡眠的环境,比如:温度适宜、远离噪音、床品舒适等。
6、晚上避免过饱或者饥饿,避免吸烟或摄入咖啡因。
7、睡觉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可以抑制褪黑素的产生,引起入睡困难。
8、在睡前解决会让自己焦虑的事,学会调节情绪,放空自我。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自由式滑雪冠军谷爱凌17岁时公开过自己学习的秘诀:“每天会保持10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大脑和身体成长,有助于复习。”建议晚上10点~11点睡觉,不要超过12点。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儿童来说,充足的睡眠都是有益的。注意!!!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但是长期因疾病或者入睡困难导致不能好好休息的情况,建议就医治疗。
“晚上好好睡,白天不崩溃”,晚安!愿您好眠!
#睡眠才是最好的养生##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专家建议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
参考资料:
1. Consensus Conference Panel, Watson NF, Badr MS, et al.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ciety. J Clin Sleep Med 2015; 11:591.
2. Hirshkowitz M, Whiton K, Albert SM, et al.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 updated sleep duration recommendations: final report. Sleep Health 2015; 1:233.
3. 梅奥诊所:缺乏睡眠
4. 美国疾控中心:睡眠
5. Uptodate:睡眠不足的定义、流行病学和不良结局
6. Uptodate:睡眠不足的评估和治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