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十八
文丨科技点子王
中国人喜欢野性消费,大多数动力都来自于情怀中的喜欢、鼓励和认可。
比如鸿星尔克从最低调的国产运动鞋服品牌成为河南洪水事件之后被国民野性消费的对象,那时候的鸿星尔克销售量大增,好评度加强。
但转眼不到一年的时间,鸿星尔克的热度似乎已不如河南洪水之后那般。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想起了被土坑酸菜“带火”的白象。
这个品牌在当下的消费者眼中更像是:它自己本身也许并没有多么出众,但完全靠同行衬托。于是更多人认知了白象,才知道它多次拒绝了日资的入驻,而且还坚持广泛的接纳残疾员工,最重要的是品牌时间越久而它的品质绯闻却少之又少。
如此良心的国货,一瞬间又被消费者贴上了国货之光的标签。
这样看来,白象和鸿星尔克是那般相似。他们都是因为刺激了消费者的民族情怀,使得被野性消费。但白象会不会走鸿星尔克的老路呢?
他们在民众野性消费的热潮退却之后,又会走上哪个方向呢?
一:我们先看鸿星尔克。
自2021年7月上旬到2022年年初时,鸿星尔克就因为十分关注国家各地区的灾情情况,而且还因为记者曝光这个品牌破产式捐款,并不以此为噱头来增加自己品牌的曝光量,被人们认为是——算得上是鞋服运动品牌中非常低调,做好人的一个形象了。
而鸿星尔克也因此吸睛不少,迎来了一波被野心消费的热潮。
但是自2022年之后,鸿星尔克似乎已经慢慢退出公众视野。再到3月上旬时,更有各大网站上这样一篇热点文章,引起人们的关注:《每天近万人取关门店,人流量大幅减小》。
也就是说,如今的鸿星尔克它的热度直线下降,正常线上销售点并未增多,线下销售又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但线上的销售点往往还是保持不了超高的人气,无法与河南特大暴雨灾区事件下的热度相媲美。
鸿星尔克这个品牌终究还是它自己,大起大落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有人说这个品牌或许当下已经被市场抛弃了,但热爱它的人其实依然还大有人在。也许是因为热度减退不少,热爱更大牌的消费者开始质疑鸿星尔克,于是就有部分消费者说它利用破产式捐款,实则是为自己成功营销。
二:野性消费没有那么好。
所以从鸿星尔克的故事之后,人们可以得出一个新启示:
作为消费者,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就引发了野性消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野性消费所带来的坏处也有很多,只不过这种坏处并不针对于消费者而是针对于企业。
受众的野性消费是害企业而不是帮助企业,这是为什么呢?
就拿鸿星尔克来讲,当受众对其野心消费的时候,他们的激情会对鸿星尔克占据市场进行一定的干扰。这种干扰因素不仅影响了其他的品牌企业,也会影响到鸿星尔克之后的正常运营。
比如说它的订单量加大了,他们是否要增加新的合作商?是否要扩大生产规模?是否要增加资源量等等。
但当野性消费的热度退却之后,那些扩大后的生产规模,那些新增加的合作企业,那些新添加的资源链...这些又没办法继续维持下去的话企业就是亏本的,受伤的自然还是鸿星尔克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在河南洪水事件之后,一再地亲自到网络销售直播间再三告诫给受众说一定要理性消费,千万不要野性消费。
因为这种现象对于企业来讲,一定会造成对自身的和对同行的各种困扰。
三:再看白象,一个很低调的品牌。
首先,白象的品质并没有康师傅和统一那么令人担忧。毕竟它被曝光的负面品质新闻,在对比之下是少之又少的。
白象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打入了中国各大农村市场,在2007年时它的销售量已经突破了70多亿袋。
而当白象看到康师傅和统一在不断的创新运营理念的时候,白象自己也很着急。
他们经过市场调查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养生。于是白象利用骨汤养生的理念,开始创造自己品牌历史中的里程碑。
白象认为中国人喜欢养生,但养生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就是煲汤喝汤。
因为大多数中国家庭会认为精华都在汤里面,白象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后就推出了骨汤方便面。
这也是在中国品牌方便面当中第1款骨汤方便面,这也很快就吸引了各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对比康师傅和统一,更多人可能会觉得白象没有那么赚钱,毕竟它拒绝了日资的入驻,没办法那么快上市。但是白象这个企业好像对赚大钱、玩转资本没有那颗迫切的心。
在2013年前后,白象也陆续推出了线下面点店铺,并且想要做大做强做到全国连锁的规模,只可惜当时他们每天一个单间的面点店铺只需要盈利300块钱的单项目标都未达成,于是他们火速撤销计划。
四:白象如今也在被野性消费。
而白象又回到了河南大本营,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在了食品本身就应该重视起来的品质上面。于是白象的食品安全经受住了各界的考核,当他们空闲出其余的时间之后,白象又研发出了各种新的口味方便面。
比如说2012年时,白象就推出了金炖大骨汤,更在2017年时还拿下了营养促进贡献奖,这无疑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大多数消费者之前会认为方便面肯定是垃圾食品,但后来消费者又慢慢认知到方便面是工厂加工出来的食品,谈不上有多么健康但一定不会是垃圾食品,最起码比“足”下发酵的老“痰”酸菜安全的多。
但在2017年之后,白象推出的精炖大骨汤因为拿下营养促进贡献奖,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白象食品不仅注重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还意外的满足了消费者想要养生和获取营养的愿望。
但白象却又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品牌,他们即便是拿了大奖也不会因此而进行自我消费,他只是默默地在专注于做自己,同时他们还广泛的去接纳残疾员工。
经过数据调查发现,截止2022年1月白象企业名下的员工,残疾人数达到了30%以上,这种景象也是各大公司很少见到的。
拒绝日资入股、在国家和人民有困难时白象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关注食品安全和品质、注重消费者追求的养生理念...白象身上的这些标签刺激了消费者的激情。
大家一致认为曾经嫌弃的白象,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消费者考虑的好品牌。还觉得这个企业给中国人争脸,那中国的消费者必然也要为它野心消费。
这种由民族情怀所激发起来的野心消费行为,在当下看来的确是帮助白象成为了中国四大方便面品牌中的第一。
但是人们又不禁在看完了鸿星尔克的故事之后,开始担心起白象来。它会不会也因为民众的野性消费而受到影响,之后会不会再度被人们遗忘?这就必须得打上个问号了。
五:白象的实力不需要受众担心。
其实有一点大家不需要额外担心,白象它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国货品牌,虽然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低调一些,但是白象早就已经出口20多个国家。
在315晚会之后,通过天眼查APP食品安全信息人们发现白象食品公司虽然被各界抽检了他们的产品60多次,但是他们的结果是清一色的让人满意,全部都是合格的。
就在康师傅和统一都在抢着站出来发声明:和插旗菜业的老坛酸菜不会再合作、早就不合作了时。白象就被突出来带火了:他们与插旗菜业不存在合作。
而且白象背后的投资公司和其他的分公司,也被陆续抽检了超过300次,其结果也是合格。
当食品品牌敢在品质方面猛下功夫,那么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大底气的呢?
截止2022年,白象在天猫旗舰店的月销售量能够达到汤好喝方便面突破40万袋的成绩,还有受人欢迎的干拌面和火鸡面,月销售量也能够轻松突破10万单。
也就是说在被其他食品品牌突出之后,白象再次刷爆好感,那只是在好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个新高度。在被大家野性消费之前,它的销售量也不需要人们特别担心,这就足以证明白象经得起风雨经得起彩虹。
六:野性消费的劣势可以转换成优势。
除了猛抓品质、注重养生之外,白象还紧随时事。
比如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餐桌上出现了自热火锅,自热面,还有螺蛳粉和酸辣粉这些新品种的网红同款。如果白象这时候只是做最传统的方便面面食,可能无法快速地进行品牌和产品的升级。
就像当初的海底捞,可谓是口碑界的火锅一哥。但是后来不少的消费者开始抱怨海底捞,说在海底捞吃来吃去也就那么几个菜,也就那么几种菜式,菜品无法创新容易让消费者购物疲劳...白象吸取了海底捞的教训之后,它也在开始反省。
以消费者为第一的白象,也必然会抓住这种热点进行自我品牌和产品的升级。所以白象在当下不仅有方便面,更有自热面,螺蛳粉,还有自热火锅等等。他们除了品类在变多之外,他们也在优化团队和营销资源...
不过综合来讲,白象如果需要有一个更长远的发展优势,他们大可以通过这次被民众野性消费的现象,来让受众们知道自己的品牌是值得大家信赖的。
例如品牌的产品安全,渠道团队,营销资源,生产检测机制...让顾客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买卖才能同心。
那么,关于白象食品相关的话题,您还有哪些可以补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白象食品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白象会成为下一个鸿星尔克吗##白象方便面订单量暴增##土坑酸菜传统工艺该彻底取缔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