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远县的宋良友老人自2014年被诊断为脑萎缩后,整个人都恍若痴呆,生活也难以自理,为此,老人膝下的儿女只好轮流将其接到身边照顾。
随着时间的流逝,宋良友的记忆也出现了大问题,有时甚至连儿女都认不出来。
但是,令儿女们不解的是,老人即使再痴呆的时候,嘴里经常会嘟囔着“27、81、241”这一串奇怪的数字。
这串数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又为何会令父亲即使忘记一切也死死铭记呢?
恰巧,在2018年,负责当地退役军人事务的马华伦因需核查县内抗美援朝老兵而来到了宋家,老人的儿女们便趁机将这串神秘数字告诉这位政府人员,希望了解其中的奥秘,查一下父亲的真实身份。
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的马华伦,很快判断出这三个数字代表着老人当年部队的番号,也因此揭晓了老人家当年的传奇故事。
一、仓促入朝
宋良友,1928年出生的他在农村从小饱受世间疾苦。更艰难的是,他还在45年的逃荒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幸好,他所在的部队在淮海战役中向解放军起义投诚,他也转而成为了解放军第27军的一员。
身为三野中最精锐的第九兵团的一员,宋良友和其他战友们在南方进行了整训。不出意外,他们将是台湾的主攻部队。
但是,抗美援朝让九兵团的登陆梦毁于一旦,宋良友不得不随军北上,做好赴朝作战的准备。
由于朝鲜战况紧急,九兵团还没有在东北备齐御寒的冬装就仓促入朝。
在这一特殊情况下,27军高层索性决定把刚补充的冬装留在临江,多带干粮和弹药,然后火速轻装入朝。这已经不只是时间紧促的问题了,而是我军对极寒地区缺乏作战经验,轻视了朝鲜环境的恶劣。
27军很快就尝到了恶果,包括宋良友在内的绝大部分战士都是南方人出身,在气温骤降的朝鲜山区自然无法适应。加之缺乏保暖衣物,受到了当地气候的巨大打击。
在连日高强度作战后,冻伤冻病在27军内部大面积爆发,严重的连脚趾头和耳朵都被冻掉了。
总之,27军的冻伤减员已经大大超过了战斗减员。
尽管条件恶劣至此,宋良友等27军志愿军战士心里的斗志却越燃越旺,他们定要将美帝野心狼赶出朝鲜半岛!
不久,宋良友便迎来了艰苦卓绝的长津湖之战。他们九兵团将奉命在东线歼灭北上途径长津湖的美第10军。
这是九兵团最惨烈的战斗,宋良友身边鲜活的战友在此牺牲无数,自己也差点在这场战役中见了阎王。
二、长津湖血战
1950年11月27日,已经在冰天雪地里隐蔽潜伏了6天的27军联合20军向敌人发起了猛攻。
这一天,长津湖地区气温骤降,低于零下40℃。因此当冲锋号吹响时,很多人已经因为长时间在雪中潜伏而再也没能爬起来。而更多的是像宋良友一样,拖着已经冻得快要神志不清的身躯从雪地里爬起来,然后向美军发起了冲锋。
此次交锋,美军第十军所辖的陆战一师和第七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随后,被志愿军分割包围。
要知道,这两支部队都是战场经验老道的劲旅,他们在短暂的慌乱后立即就地构建环形防御圈,而后朝冲锋的志愿军集中火力扫射,进行了顽强地抵抗。
与此同时,美空军也在第一时间赶来,对地火力支援的同时也对陷入包围中的美军空投物资支援。
志愿军哪见过这样立体化的作战体系?再加上缺乏重武器,一时间,反而被这块硬骨头崩了牙。美军见状向志愿军发起反扑,试图将之前被截断的各部队阵地连接起来。
一时间,志愿军在美军地空交叉火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宋良友亲眼看到美军投掷的汽油弹将自己的一个战友点燃成了一个火球,回忆起当时的一幕,他悲痛不已:“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烧成焦炭,他身上的火无论怎么做都熄不灭……我一辈子也忘不掉当时的惨状啊!”
当时,长津湖地区有一个叫新兴里的地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其得失足以影响大局。
而驻防在新兴里的是美军第七师中著名的“北极熊团”,该部队在入朝作战前还未尝一败。
基于如此,27军首长当即决定派遣以宋良友所在的81师协同80师对新兴里展开奔袭。
30日23时,“新兴里”进攻战斗开始,宋良友随241团从西南方向向敌人展开突击。
北极熊团不但拥有密集的机枪火力,还有大量坦克,可谓威胁极大。
但是,志愿军个个也不是好惹的,如潮水般向北极熊团阵地涌来。北极熊团一时感觉招架不住,遂决定向南突围,而突围就要直面宋良友所在的3营12连坚守的高地。
为了逃出生天,北极熊团在空军掩护下发动了疯狂的进攻。虽然缺乏重火力,宋良友所在的连队依然在与3倍于己的美军殊死搏斗,没有一个战士后退一步。
到最后,全连只剩下了宋良友在内的几个人。当宋良友和剩下几个战友一同发起最后的冲锋时,他被敌人的一颗炮弹炸飞到附近悬崖边的一棵树上,当场就昏了过去。
醒来后的宋良友感觉腹部传来巨大的疼痛,低头一看,他的肚子大开,里面的肠子都流了出来。
为了止血,他忍痛用手将肠子塞回肚子里,然后抓了一把雪,将其覆盖在伤口上冻结,最后他又用腰带将伤口牢牢缠住,靠攀着悬崖上的草绳才得以找回部队,只是因伤势过重而再次昏死过去。
宋良友的惨象让战士们大吃一惊,他很快被送到医院治疗。抢救了三天后,昏死过去的宋良友才再次醒来。
由于宋良友在内的12连英勇拖住了北极熊团,为大部队集结然后歼灭该部争取了时间,军委特授予其战斗英雄称号,奖励一等功一次。
三、患病失忆的老人
朝鲜战争结束后,宋良友选择退伍返乡,后在淮南大通煤矿做工谋生。
1958年,宋良友又主动申请北上支援,转到了淮北烈山煤矿工作,并很快成为了一名技术娴熟的师傅。
1961年4月,宋良友正带着三个徒弟在井下煤层试采时遭遇了一场意外,思维细致敏捷的他,立马察觉到了矿中瓦斯泄露了,也就意味着附近将要塌方了。
见状,他马上要求所有成员迅速撤离,然而,由于出口处也已经塌方,几个人竟然被困在了矿洞里。
宋良友在冷静观察了四周后,发现往上运输煤炭的链板机还在运转。于是,依靠机器的动力,将所有人成功营救脱险。
宋良友在听闻还有人被困在井下后,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的他,又随同他人持续奋战10多个小时,救出了很多人。
事后,宋良友因其先进事迹受到了单位的嘉奖。
退休后,宋良友不问世事,在家安心养老。在退伍后的几十年工作生涯里,他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真实身份,没人能想到一个普通的矿工师傅竟然是当年的战斗英雄。
直到有一次宋良友的女儿无意间发现了他珍藏的勋章,他才将自己以前在朝鲜打过仗的经历告诉了家人,除此之外,对于其战斗英雄的身份依然保持隐瞒,家人也只知道他是个老兵。
但是,在2014年,宋良友不幸患上脑萎缩,整个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时甚至连儿女都认不出来。
2019年的一天,负责退役军人事务的马华伦在核查整理退役老兵信息时,意外发现了宋良友的档案。
马华伦这才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退休矿工以前竟然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为了进一步取证,他来到宋良友家中,可惜老人已经因脑子糊涂而无法说话。
于是,他尝试在宋良友老人身旁放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声。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老人竟然有了反应,暗淡的眼睛也绽放了一丝光华。
随着战歌节奏到达高潮,老人也情不自禁地挥舞起了双手,甚至还破天荒地开口说了话。
随马华伦而来的工作人员急忙走过来,希望从老人口中得到他当年参加的部队的番号。
可是,老人的正常也只是暂时化,开口说话依然是个难题。正当工作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老人的女儿提起父亲嘴里经常念叨着“27、81、241”这一串奇怪的数字,不知道会不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马华伦对抗美援朝了解很深,在从老人儿女口中了解到其父曾透露过参加的战役后,他摸索出了规律,最终,他意识到这串数字就是老人的番号!这代表着宋良友老人是27军81师241团的战士!
宋良友老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上报至当地政府。当地政府也很是重视,将其作为典范进行宣传,被宋良友老人隐瞒了几十年的真相才大白于众!值得欣慰的是,老人也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救治,情况也有了好转。
功成名就之后却淡泊名利,回乡甘愿隐瞒一切默默奉献,像宋良友这样的老英雄还有很多,向他们致敬!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