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僵持不下,全球粮食价格高涨,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乌克兰和俄罗斯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是全球重要“粮仓”。俄罗斯是全球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乌克兰是欧盟的第二大谷物供应国,非洲和亚洲市场也依靠乌克兰的粮食。世界银行在其《全球贸易观察》报告中指出,黎巴嫩、埃及等国严重依赖乌克兰小麦进口,黎巴嫩进口小麦的一半以上由乌克兰供应,俄乌两国的粮食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粮食出口国,俄乌战争导致全球粮食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造成全球多个国家食品价格上涨。
根据乌克兰海事局的消息,乌克兰在爆发冲突后关闭了国内的重要港口。据《华尔街日报》消息,春季也是乌克兰的播种季节,在俄乌两国的持续冲突下,乌克兰的玉米种植也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国内粮食能够正常供应,乌克兰政府3月9日宣布禁止出口小麦、燕麦等主要农产品以及粟米、荞麦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在这种复杂紧张的局势下,主张优先保证国民的粮食需求。这番举动也给世界其他依赖乌克兰粮食进口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为了避免“粮食危机”,全球多个国家正在打响“粮食保卫战”,想要确保国内农产品的正常供应。埃及政府提出禁止小麦、面粉、扁豆和豆类的出口。印度尼西亚作为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也加大了对棕榈油的出口限制。保加利亚、阿根廷、土耳其等多个国家也发布禁止粮油出口。乌克兰实施的禁止小麦等粮食出口的措施,使冈比亚、黎巴嫩、摩尔多瓦、吉布提、利比亚、突尼斯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些国家主要从乌克兰进口小麦。
随后,黎巴嫩政府11日发布禁令,禁止本地食品出口。面对小麦供应短缺的威胁,作为小麦出口国的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摩尔多瓦等国,也先后宣布停止小麦出口,摩尔多瓦还宣布停止了玉米以及糖的出口。在黑海地区,保加利亚正在迅速增加当地粮食库存,以防周边国家实施出口禁令后影响国内粮食供应。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粮食生产国也随之采取了一系列粮食出口贸易的政策,从而保证国内粮食的正常供应。对于日本等严重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也在积极向其他粮食出口国购买粮食。
尽管全球多个国家正在积极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但是很多国家的食品价格仍然一路飙升。据北非媒体报道,在埃及,没有获得政府补贴的面包售价上涨50%;在突尼斯,食用油、糖、粗面粉价格上涨,突尼斯央行已警告俄乌冲突将加大该国通胀压力。澳大利亚的的食品价格上涨20%。俄乌冲突如果持续僵持不下,势必会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安全,对亚、欧、非等国家的食品进口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俄罗斯而言,西方制裁导致许多国家不敢购买俄罗斯商品,银行不愿意为俄商品贸易提供融资,这让俄罗斯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变得更加困难。在这场粮食危机中,尽管多个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但部分国家的人民还是感受到了食品涨价带来的压力。
俄乌爆发冲突以来,对全球多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果俄乌冲突持续胶着,食品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上涨,尤其是非洲和中东这些从乌克兰大量进口粮食的国家,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威胁下,美国和欧盟持续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导致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引发农机用油价格的上涨,从而加大农作物的生产成本,造成全球粮食危机。总而言之,粮食是国之根本,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充足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应让粮食成为战争的武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