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也不能少!这里守护着淄博血透患者防控“生命线”

发布一下 0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荐博 通讯员 赵丽娅

对很多尿毒症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很关键,有时甚至一周2到3次,一次也不能少。

疫情期间,医院实施闭环管理会不会影响血透者们的治疗,他们的诉求该如何保证?

种种问题,摆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面前。

作为鲁中地区规模较大的血透中心以及全市“爱心血透•真情100”贫困家庭尿毒症患者慈善救助项目的发起者和践行者,这里的压力与挑战,可想而知。

于是,面对暂时安静的城市,一场关于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保卫战悄然展开。

守住“净土”

城市“安静”,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中心的医护工作者却更忙了。

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小组,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预检分诊、透析诊疗、隔离消毒、医护人员管理……随着一项项措施的实施,变化已然发生。

一次也不能少!这里守护着淄博血透患者防控“生命线”

每天为近百名患者进行血透治疗,一天下来需要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10多天一千多次的工作量……这是该院血液透析中心在淄博本轮疫情期间的工作“账单”。

为应对特殊时期的需求,该院血液透析中心科主任李菲菲、护士长马秀红迅速与各科室积极协调,为所有透析患者顺利进院透析做好保障,为外区县前来透析的病人及时借调病区并安排住院治疗。

其间,身为该院血液透析中心副主任的马学涛与院感科不断沟通,重新梳理疫情闭环管理流程,划分三区两通道,保障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其副护士长毕林芝调整班次,为患者安全透析做好人力保障。

小到病号餐发放,大到透析治疗安排……医护人员都会事无巨细地安排,并提前将疫情期间的血透注意事项一再告知所有患者。

“对出行确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及时进行安抚,对封控区的透析患者则安排专人专区夜间透析……”“多晚我们都在,不管几点到都能做上治疗”。这是近日来,该院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说的最多的话语。

“我们血透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会紧守战疫防线,守好血透这片‘净土’。”李菲菲表示。

撑起保护伞

为确保病人按时做上透析,这里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六点左右完成穿戴防护服、设备自检、处理各项报警及急性并发症等各项工作,一天两个班次循环往复,连轴转成为血透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

为最大程度减少流动,该院决定,所有医护人员吃住都在医院,其中不乏多位年轻的妈妈们。

一次也不能少!这里守护着淄博血透患者防控“生命线”

护士小董刚刚怀孕两个多月,孕反严重,护士长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没有给她安排临床工作,可是她却主动包揽了所有跑腿的工作,她说:“我哪怕能出一份力,就能帮同事们分担点。”

疫情初始,血透中心唯一的“男”丁格尔就参加了核酸采样先锋队。发放透析液、接收物资的工作就落到了工程师董兵辉的肩上,每天120多桶20公斤的透析液分别摆放于60多台机器前面,让原本就腰椎间盘突出的董兵辉每晚必须贴着膏药才能入睡。

每逢其他护士上前帮忙,他总会说:“你们顾好病人就行,这些我来。”

除繁重的体力工作,各台机器的维护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只有看到所有机器自检通过,所有患者顺利上机,他才能松一口气。

如今,疫情尚未消弭,血透患者的治疗也在持续。

对于这里的血透医护人员来说,其战斗也将一直持续。

李菲菲表示,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血透患者的方方面面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血液透析中心的医护人员一定会竭力守护百名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