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系列机体高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皮炎等。中医认为,当六气自然更替或者发生异常变化之时,人体由于禀赋异常或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不能顺应六气更替或者环境变化,导致人体产生迅速、剧烈的反应而发生过敏性疾病。
【病因病机】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以外感病邪为主因,同时也和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外感风邪
中医认为风邪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起着关键作用。《诸病源候论》说:“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瘙痒也”。“体虚受风”即卫气亏虚,卫表不固,机体腠理疏松,风邪可乘人体虚弱从肌表、口鼻而入,亦可夹热、夹寒、夹湿、夹燥,使鼻、肺分别或同时受邪,引起咳喘、瘙痒等过敏症状。
- 先天遗传
产生过敏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过敏体质,而过敏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体质的遗传。一般情况下,没有致敏原的作用,体虚患者维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易感性而不致引起疾病。一旦致敏原的作用达到或超过了易感性的阈值,就会发生过敏性疾病。
【治疗常用中成药】
- 玉屏风颗粒
主要成分:黄芪、防风、白术(炒)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怕冷,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3次。
- 桂枝颗粒
主要成分: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怕冷。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克,每日3次。
- 湿毒清胶囊
主要成分: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藓皮、甘草、黄芩、土茯苓。
功效主治: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症,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4粒,每日3次。
【膏方调理】
银翘解毒膏
组成:金银花、苦桔梗、炒牛蒡子、薄荷、竹叶、判芥穗、甘草、豆豉、连翘。
功用:散风清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腮腺炎初起等外感传染病,症状见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