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崇祯面临的烂摊子难度更大。
康熙幼年即位,虽然面临复杂的政治军事格局,但是执政的核心班底是稳定的。上有孝庄太后支撑,下有各辅政大臣维护,即使出了鳌拜这样的权臣,他也只是权臣,而不是佞臣。而且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争和王朝初创后的治理经验,整个八期保持了旺盛的活力,这符合王朝初级欣欣向荣的局面。
经济上来讲,王朝初期小农经济的格局通常还没被破坏,天灾较少,国家的税收是有充分保障的。所以基本不用担心没钱。
从内外部威胁来看,三藩只想自治,无意取代。台湾郑氏孤悬海外,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国内的反清势力早已被迫进入地下,沦为民间宗教一般的存在,没有实际的威胁。康熙时期,真正的威胁是准噶尔。
返观崇祯。小冰川气候反反复复折磨着帝国内几千万的人口,成为巨大隐患。国家处置不当,就会形成大规模农民起义。
崇祯是寡人,朝廷里却没有孤臣。崇祯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执政经验。士大夫们在明朝上百年的党争后,个个练成了人精。十来岁的崇祯根本不是对手。
外部环境环境上,满清已经成为17世纪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而且学会了汉民族的耕战体系,动员能力早就不是蒙古的散兵游勇。
面对农民军和满清的双重夹击,崇祯没钱,没人,没粮,没军,守着一个表面和气、其实各怀心事的落没朝廷。个人再努力,也抗不过大局日坏。
康熙有钱,有粮,有人,八期军队的战斗力还在,朝堂也基本稳定,不乏能吏、干吏。其面对的准噶尔,算是军事上同级别的对手。但是康熙能动员的后勤能力显然更强。崇祯时期的明军已经彻底没了战斗力,而他面对的是17世纪最强大的军队。
有的时候真的形势比人强。康熙和崇祯对调位置,崇祯就不是大帝吗?康熙就能不亡国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