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发布一下 0 0

2022年3月21日下午4点44分,中国民航局确认了东航MU5735客机的坠毁事件,失事客机共搭载132人,其中123人为旅客,9人为机组乘务人员。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事故发生后,广西梧州市随即调派117名消防人员前往坠机核心区。此次搜救任务难度较大,因为坠机地点植被茂密,进山道路不畅,搜救人员的视线容易受阻,这给寻找黑匣子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东航波音737客机坠毁,机头垂直下落

数据显示,执飞航班MU5735的客机型号为波音737-800NG,长39.5米,翼展35.8米,机龄6年。该客机的注册号为B-1791,机上配置有148个经济舱和12个商务舱,荷载人数162人。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FlightRadar记录的数据显示,失事航班于3月21日13:15从昆明长水起飞,预计在当天14:54降落广州白云。14:15,客机突然失联,此时空速为457海里/小时,数据显示正常。到了14:19:59,客机突然从29100英尺的高空急剧下降,2分35秒后,客机海拔降至3325英尺,速度为376海里/小时。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在短短3分钟内,客机骤降了20000多英尺!根据FlightRadar24发布的数据,客机高度在跌破1万英尺后有过一次明显的抬升,这说明飞行员曾极力扭转局势。但爬升状态只持续了约10秒钟,此后客机再次急剧下跌,最终以近乎垂直的姿态撞向地面。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用ADS-B数据还原的飞机轨迹

当天下午,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多位村民都目击了坠机过程,“当时就预感到要出事了”。广西移动的网络技术员李晨宾是距离坠机现场最近的人之一,直线距离只有200米左右,据他回忆:“(当时)突然听到巨大的爆炸声,随后看到附近山头冒出了滚滚黑烟”。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该技术员描述:“飞机是掉到山里面的,它离村道边大概距离有100米左右,看飞机的痕迹,应该是俯冲下来,俯冲到山坡,应该撞到一排竹林,顺着竹林又滑到了山上面,大概应该滑了一个山头左右,但是目前没有看到飞机的主体,全是那些碎片。”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此次坠机事故极为罕见,事故原因也成了待解之谜。1,坠机当天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没有出现雷暴等恶劣天气;2,客机全程未向外界发出任何求救信号;3,客机以垂直姿态俯冲坠落。这三点因素体现了客机失事的突发性、罕见性、特殊性,也给事故原因增加了不确定性。

事故机型安全性如何?坠机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波音737-800GN客机的安全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机型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第三代737系列机型,属于中短型窄体客机,续航距离为5665公里。截至2022年2月,波音737-800GN客机在全球共交付了7088架,此前共发生过21起机体全损事件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其中,有16起事故发生在进近降落阶段,4起发生在起飞阶段,只有1起发生在巡航阶段。唯一的“巡航阶段事故”发生在2006年9月29日,当天戈尔航空1907航班正常起飞,但在高空巡航时和ERJ-145 Legacy 600型号的飞机相撞,机翼左侧受到严重破坏,机身失控并向左倾斜,在空中连续转体11次,最终机体在高压下被撕成碎片。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由于事发太过突然,1907航班的机组人员也没有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此次执飞MU5735航班的客机,也是在高空巡航阶段出现了故障,事故原因会不会也是高空撞机呢?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考虑到当天的航线安排,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民航客机的航线受到空管部门的严格把控,方向、飞行高度、两架客机的间距都有严格规定。即便两机航线交叉,发生撞机的可能性也极低。从视频监控中也可以看出,失事客机在下坠时并没有冒出浓烟,机体外观完好,并无撞机迹象。

也有专家和网友指出,飞机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机械故障或许是客机失事的潜在原因。

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存在。就在2021年7月2日,一架拥有46年机龄的波音737货机在瓦胡岛附近海域迫降,事故原因就是1号发动机出现了故障。万幸的是,两名飞行员并无大碍。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在国内,波音737机型的客机也曾被两次提示存在安全隐患。

  • 2010年3月,有媒体指出737系列客机机翼的升降舵控制装置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波音737-800NG也涉及其中。
  • 2020年7月,中国民航曾发布一条紧急指令,要求各大航空公司对波音737NG(含737-800机型)和737CL系列客机的发动机进行检查,重点排查引气5级单向活门。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所以,东航MU5735客机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目前,事故的真实原因还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调查,尤其需要参考黑匣子所记录的信息,最终结果以官方的调查公告为准。

黑匣子是什么?它有多重要?

黑匣子(Black box)是飞行记录仪的俗称,它被称为现代飞行事故的“第一见证者”,类似于汽车的行车记录仪。

现代客机的黑匣子由两个设备组成,一是客机飞行数据记录仪,简称FDR;二是客机驾驶舱的语音记录器,简称CVR。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飞行数据记录仪可储存25小时内的飞行数据,包括客机失事坠毁前两小时内航向、速度、加速度、油耗、格林威治时间、发动机工作数据、客机系统运行数据等等。这些信息是解读空难事故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科学、最直接的证据。

语音记录器则主要记录驾驶舱内的语音信息,包括驾驶员等人的通话情况。语音记录器有四条音轨,可对正、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机长、空姐对乘客的讲话,飞行员和地面指挥中心的通话,以及爆炸、恐吓威胁等各类异常声音予以记录。如果机舱内确实出现了突发状况,那么相关信息很有可能就储存在语音记录器内。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语音记录器内部的磁带具有防水、防火、防震的特点,记录时长超过30分钟就会自动更新。因此,黑匣子中保存有客机坠毁前半小时内的音频信息,涵盖了客机失事前的关键证据。

为确保数据详细可靠,黑匣子在设计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黑匣子的工作不受驾驶员及乘客的控制,只要客机处于通电状态就能自主工作。

黑匣子的金属外壳采用特殊材质,耐高温、高压,防水、防腐蚀。飞行数据记录仪安装在机尾处,在客机坠毁时不易被损坏。另有数据显示,737-800NG客机的黑匣子可承受3400G力的冲击,可见其牢固程度。

黑匣子和应急供电电源相连,即便飞机发生机械故障,黑匣子依然能正常工作,直至坠毁的最后一刻。

那么,搜救人员又该如何寻找黑匣子呢?现阶段,搜救人员主要依靠目力寻找黑匣子,以空难事故的核心区域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为便于找寻,黑匣子的外表面被统一涂成了鲜亮的橘红色,视觉上更加醒目。

东航737-800NG客机坠毁,“黑匣子”存有关键证据?

黑匣子的外壳上还标注有“FLIGHT RECORDER,DO NOT OPEN”的英文标识,意为“飞行记录器,不要打开”。每一个字母上都粘贴有特殊的反光材料,经手电筒直射后会反射光线,从而增加了在夜间被寻获的几率。

机舱为何不配备降落伞?

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在发生空难时乘客可以尝试跳伞逃生,但客机上为什么却不配备降落伞呢?这种想法看似可行,实则隐患更大!

1,绝大多数乘客没有跳伞经验。跳伞是一项高难度的极限运动,乘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要领。普通人未经培训就盲目跳伞,伤亡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2,不具备开舱门的条件。航空公司有严格的规定:客机起飞后应急舱门处于锁死状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打开。另一方面,在7000~10000米的高空,飞机内外压力差大,此时的舱门紧靠人力是很难打开的。

3,乘客受伤率高。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约为800~900km/h,波音747-800客机巡航速度可达917km/h。一旦打开舱门,机舱内的气压就会在0.5秒内迅速降低,进入释压状态,乘客和行李可能被直接“吸出”。如果在此时跳伞,很有可能被卷入引擎内或者撞到飞机上,伤亡率很高。

4,高空氧气稀薄,气温很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约6℃,万米高空的气温和地面温度相差几十度,空气稀薄,跳伞者在降落途中很容易因缺氧而陷入昏迷,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高空跳伞以躲避空难并不是明智之举。当危机发生时,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熟练系解安全带,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做好防撞击准备(身体弯曲,头部贴近膝盖,双手放在后脑勺上,双脚放到座位下面),必要时带上防烟头罩。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