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您的有可能不是同行,而是您自己!
2013年5月份,马云卸任阿里CEO。但几年过去了,阿里在离开马云后,正在打败自己。
阿里真的没有未来了吗?
一、老业务遭遇瓶颈
如果用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来形容阿里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年刚刚起步的阿里控诉一些大平台滥用垄断地位,违反商业公平竞争。但如今的阿里也走上这条路。
2021年是国家对于互联网经济强监管的一年,反垄断成为了市场监管的主旋律。
当年4月10号,阿里因滥用市场地位被国家市场总局直接处罚182.28亿元。
此次高达100多亿元的处罚,这也是国内互联网发展二十年以来的最高处罚。
事实上,导致阿里此次被处罚的原因还是和2019年双11前,阿里和拼多多之间的二选一问题。
当时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对平台的卖家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求卖家必须在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和别的平台之间二选一。否则,将直接强制退店。
此前阿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二选一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对于一些大型活动来说,平台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事实上,真的如同这位阿里负责人所说的这样吗?
所谓的二选一实则就是一种不对等的商业契约。
公平下的市场竞争应是那个平台给卖家所带来的收入高,卖家选择进入到那个平台,加大对那个平台的投入力度。
事实上,阿里二选一的背后还是来源于当下阿里业务的焦虑。
腾讯的核心在于社交,字节跳动的核心在于算法,而阿里的优势在于电商。但如今阿里的电商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作为国内电商鼻祖的淘宝和天猫,可以说改变了很多人的购物方式。
当然,电商的发展对于实体行业来说也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线下实体店老板骂马云的原因就在这里。
但我们想说的是,阿里曾经引以为傲的淘宝和天猫正在面临着多方的竞争。
综合电商领域,阿里的市场份额被拼多多和京东所瓜分。拼多多依靠低价抢占下沉市场,京东依靠自营物流走中高端市场。
小件拼多多、大件上京东,已逐渐成为了很多人的购物习惯。处在夹缝之中的淘宝,其身份看起来似乎有些尴尬。
而在直播电商领域,这几年火爆的短视频也正在抢占着阿里的市场份额。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其核心实则是内容电商。
这2家公司依靠强大的算法支撑,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牢牢抢占。而这也正是淘宝直播的劣势所在。
电商领域市场份额的下降,实则只是阿里老业务面临困境的缩影。
阿里旗下的多项业务也均面临着这种情况。以阿里旗下的飞猪为例,严格意义上来说,飞猪就是一个分销平台。
比如,飞猪平台上售卖的机票其实就是各大航司所提供的一个技术接口。
可问题是,这几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的旅游业日子本来就不好过。
据全球航空数据公司 Cirium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较2019年同期暴跌67%。
另外据国际航协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收入仅有1910亿美元。这一收入还不到2019年的1/3。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虽然中国在疫情防控上完成得非常出色,去年国内的航空业虽有所复苏。
但由于很多国家对本国的疫情完全放任,这也导致多条国际航空线路不得不停飞。
除航空业受到影响外,国内持续反复的疫情也让多地的旅游业被强制按下暂停键。
考虑到当前疫情形势,国内的旅游业何时复苏,恐怕要打上一个打打的问号了。
而以飞猪为代表的线上OTA行业,其生存环境可想而知。亏损、裁员成为了整个OTA行业面对当下困境的解决方式。
因此,飞猪也难以拉动阿里业绩的增长。
除飞猪外,菜鸟物流、优酷、哈啰单车等业务目前也无法带动阿里业绩的增长。
以哈啰单车为例,哈啰单车目前是在当年的单车大战中存活不多的企业之一。
哈啰单车虽熬过了行业的阵痛期,但仍无法解决自身盈利难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哈啰单车在2018年到2020年这三年的时间里足足亏损60亿元。
哈啰单车整整烧掉了90多亿元,可还是无法找到盈利的方向。问题的本质在于,哈啰单车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其前期的投入很大。
单车购入、车辆损耗、人员成本、日常运营管理等各种成本开支都很大。
仅仅靠骑行一次几块钱的收入,短期之内很难达到盈亏平衡。
同时,哈啰单车也无法大规模提价,也会面临着用户严重流失的问题。
这种尴尬的处境也决定了哈啰单车短时间也无法带动阿里业绩的增长。若老业务带不动的话,那么阿里的新业务是否可以带动呢?
二、新业务举步维艰
我们以阿里去年布局的淘菜菜为例,说下阿里当下新业务的问题。
淘菜菜作为阿里布局社区团购的重要板块,它融入了此前的十荟团。
但短期来看,阿里的淘菜菜还是以亏损为主。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社区团购是属于一个非常重资产的项目。
以美团优选为例,从2020年第四季度美团优选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到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优选足足烧掉了150亿元。
要知道,当年美团外卖玩了整整7年,才烧掉130亿元。
简单对比后我们就能发现,社区团购绝对是一个烧钱的项目。美团优选烧了这么多钱,订单量是上来了。可美团优选依旧处在亏损的阶段。
为何社区团购这么烧钱?
各大城市前置仓的建立、人员的投入、生鲜的高损耗和低毛利之间的矛盾、冷链问题的解决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社区团购绝对是属于互联网最难做的项目之一。
若淘菜菜想从美团优选以及多多买菜手中抢走更多的市场份额的话,供应商、团长、用户这些问题都必须要解决。
2021年在大量社区团购暴雷后,供应商对团购的信任程度已经降得非常低了。
一位从事农产品供应商的张总和笔者透露,去年同行被供应商彻底坑惨了。
很多同行在给社区团购供货后,少则几万多则百万的货款迟迟没有追回。
现在同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和团购平台供货可以,但必须要是现款现货。
否则一律不发货。显然,对阿里旗下的淘菜菜来说,若想解决供应商的问题,则必须要有很强的现金流。
美团优选亏损、多多买菜亏损、纵观整个的社区团购平台,真正盈利的企业没有几家。
另外,社区团购由于此前的低价倾销行为遭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罚,后续淘菜菜想要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来拉动用户增长,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以淘宝为代表的阿里新业务布局,短时间不但不会给阿里带来可观的营收,还会严重拖累阿里的业绩增长。
比如说,阿里布局线下的盒马生鲜、永辉超市、银泰百货等等。线下实体的生意如今到底有多惨淡,想必不用我们多说了。
多地疫情的爆发、大量线下门店的关闭、人流量的暴跌、货物的严重挤压等等,都让如今的线下实体行业的发展遭遇到了严重的瓶颈。
而线下实体行业,何时迎来复苏,没有人知道。
离开了马云的阿里,看似是在业务上找不到方向。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绝对不是十年前的互联网行业,流量红利也逐渐消失。拉新成本持续升高,存量用户难以释放。
当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后,也让阿里看起来没有此前那么风光无限。
而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阿里后续所要面对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三、政策监管
2020年10月,阿里旗下支付宝准备上市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临时约谈。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支付宝更是被频频约谈。今年网商银行更是遭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罚。
我们说,国家约谈支付宝的背后,正在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去平台化和反垄断。
尤其是支付宝的借呗和花呗更牵扯到贷款问题,这已经对国内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发展构成了负面影响。
而从今年来看,国家对于头部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之会有增无减。如何应对政策监管的不断变化,也是摆在阿里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
股价回到原点、业绩无法达到市场预期,企业价值观缺失、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新业务无法带动业绩增长。
曾经的巨头阿里,其背后所面临的问题正在不断爆发。
阿里是否有未来,我们暂时不给答案。
但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重塑企业的价值观,真正保障员工的权益,这是阿里内部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否则,当阿里大量的员工离职后,它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失去了凝聚力的阿里,注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盘散沙的阿里,它又如何重塑往日的精彩呢?
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觉得阿里有未来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