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发布啦 0 0

1949年12月,蒋介石和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到台湾,他在大陆几十年的独裁统治,走到了终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儿女历经艰辛,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民群众的心里洋溢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但让所有中华女儿遗憾的是,台湾这个“游子”,在蒋政权的独裁统治下,被迫与祖国母亲骨肉分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却只能隔江相望。

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所有中国人朝思暮想的愿望,也是党中央不懈努力的目标。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政府便一直向台湾释放善意,希望两岸实现和平统一。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1956年,毛主席更是亲手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邀请蒋介石回归大陆,信中内容可谓给足了面子。蒋介石收到信后,表情严肃,他对着信足足看了半个小时,其间一言不发。

毛主席在信中说了什么,这封信是如何到达蒋介石手中的,而蒋介石面对毛主席的诚挚邀请,又是如何回复的呢?

本文将通过讲述这封信的来龙去脉,揭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一、

众所周知,蒋介石的背后靠山是美国人,从扶持蒋介石建立独裁政权,到解放战争结束,这期间美国向蒋政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老蒋和国民党的表现让美国人十分失望。

蒋介石的独裁政权不得民心,看上去乌泱泱几百万大军,嫡系部队全部装备美械,战力哄人,打起来却一触即溃。仅仅三年的解放战争,蒋介石的几百万大军就化为泡影,他不甘心就此放弃,逃窜到台湾。

蒋介石的失败让他在美国人那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但即便是如此腐朽无能的国民党,依旧是美国除了韩日以外,针对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张底牌了。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为了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扩大,绞杀新中国,美国人还是捏着鼻子,源源不断地向台湾的蒋介石势力提供军事支持。

蒋介石利用从大陆带去的黄金储备,购买了大量的飞机和舰艇,这成为他狂妄的底气,尽管他的势力范围只剩下台湾岛,但他还是每天叫嚣着“反攻大陆”。

朝鲜战争爆发时,蒋介石还跃跃欲试,向美国总统提出自己可以派遣一支军队,加入“联合国军”,与志愿军作战。

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的兵力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而还会引起新一轮争端,权衡再三,还是拒绝了蒋介石。

事后为了“弥补”蒋介石,稳住国民党残余势力,让他们能够有胆量继续和大陆作对,美国人与蒋介石政权签订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表示会在军事上继续提供帮助。

有了美国人兜底,蒋介石更有底气,他不断出动空军,派遣飞机从金门出发,袭扰轰炸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给当地的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

面对着蒋介石咄咄逼人的姿态和反攻大陆的叫嚣,毛主席的态度很坚决:武力解放台湾,实现新中国的统一。

早在1950年,毛主席就定下了“先打定海,再打金门”的战略计划。在解放军的攻势下,国民党军一败再败,放弃了近岸基地,退守到金门一带。

就在这个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解放台湾的战略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志愿军战士赶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国内百废待兴,所有领域都需要发展环境。除此以外,与美国签订停火协议以后,中美双方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

在这个背景下,中共中央调整了台湾政策,从以武力解决,转变为立足武力,但力争和平解放。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1955年举行的万隆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向国际社会宣告,新中国愿意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毛主席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和“来去自由”的政策,鼓励台湾人士来访大陆,促进两岸的交流。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有一位老人异常兴奋

二、

他就是章士钊。

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他先后在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政府任职,但他却不愿成为这些军阀头子的御用文人,反而成为共产党人的好朋友。

章士钊是一位无党派人士,他的政治主张与共产党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为劳苦大众争取权利的共产党产生好感。

李大钊被捕后,章士钊奔走呼告,积极营救;国民政府要给陈独秀定罪,章士钊冒着得罪国民党的风险,自愿出庭为陈独秀辩护,辩得国民党方哑口无言。

后来毛主席到重庆签订“双十协定”,期间拜访章士钊,向他询问意见,章士钊手写“走”字,提醒蒋介石想动手,劝毛主席赶快离去。

蒋介石对章士钊很不满,但章士钊是元老级人物,资历很老,蒋介石也不敢随意动他,便只让他做参政会的参政员,把他架空。章士钊却没有怨言,依旧为两党和平、国共合作努力着。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装模作样,宣称自己“引咎辞职”,李宗仁上台执政。李宗仁看中章士钊与中共的良好关系,便以章士钊为代表,与中共中央谈判。

由于国民政府拒绝签署谈判协定,这次谈判以失败告终,章士钊的努力再次付之东流。

章士钊对国民党失望透顶,他脱离国民政府,还写信劝说陈明仁起义投诚,为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章士钊

1949年章士钊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中国的成立让章士钊很高兴,他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这也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他的心里还有一大遗憾,那就是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章士钊半辈子都在为国共合作奔走努力,但数次谈判,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走到了两岸对立的局面,这让章士钊既愧疚,又难过。

所以,在得知中共中央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后,章士钊激动万分,他主动请缨,找到周总理,表示自己愿意利用在国民党那里的旧关系,去做蒋介石的工作,争取再一次实现国共合作。

听完章士钊的话,周总理只是笑了笑,没有顺着往下说,章士钊很沮丧,以为中央不同意他的想法。

但是不久以后,章士钊接到邀请,毛主席和周总理要与他面谈。

章士钊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盛情接待了他,并交给他一封信。这封信是主席亲笔所写,要转交给蒋介石。

章士钊接过信来,从毛主席的口中,他已经得知这封信里的内容是邀请蒋介石回归大陆,这是中共中央对台湾当局表达的善意和诚意,也是一次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积极努力,意义非凡。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章士钊与毛主席

章士钊不敢怠慢,接过信件以后,他便在秘书的陪同下,以高龄的身体坐船渡海,前往香港。

在香港,章士钊找到了一位蒋介石极为信任之人。

三、

此人便是许孝炎,是蒋介石的“笔杆子”之一,他1923年就加入国民党,办过刊物《实践旬刊》,随后长期在国民党宣传部门工作,抗战胜利后就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

蒋介石是比较信任许孝炎的,所以他败退台湾以后,让许孝炎前往香港,创办《香港时报》,给国民党做舆论宣传。彼时,许孝炎是蒋介石在香港安置的“文化头子”。

章士钊之所以找到许孝炎,让他帮忙送信,就有他颇得蒋介石信任,可以接触到蒋介石的缘故。除此以外,许孝炎还是章士钊的同乡,两个人长期在一起共事,关系密切。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许孝炎

一听说章士钊要来香港,许孝炎十分高兴,亲自前去迎接。章士钊先是向许孝炎转达了中共中央希望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设想,在发现许孝炎有赞同的心思以后,他从怀中掏出了那封重要的信件,让许孝炎转交给蒋介石。

许孝炎在得知这是毛泽东亲笔写给蒋介石的信后,十分惊讶,他立即认识到了这封信的重要性,于次日乘飞机抵达台北,亲自把信交给蒋介石。

蒋介石拿到信以后,顾不得和许孝炎说话,便打开信封聚精会神的阅读起来。信中,毛主席向蒋介石表示了慰问,并提出了和平统一的设想,允诺他4个条件,给足了面子:

一、保留蒋介石对台湾军政、人事、经济领域的管理权,但外交大权交由中央管辖;

二、中央政府鼓励台湾的经济建设,如果发展资金不足,可向中央政府求援;

三、不立即要求台湾进行社会改革,后续的改革计划由蒋介石政府和台湾各界共同商议;

四、国共双方和平相处,争取合作,不再做攻击破坏对方之事。

此四项设想,可谓是极大的诚意,蒋介石政权除了要交出外交权,承认北京政府是中央政府,台湾是新中国的一部分以外,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中央政府不仅承认蒋介石对于台湾的管理权,还尊重台湾现有的政治社会制度。在大陆自己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还提出愿意支援台湾的经济发展,这是多么大的诚意。

而在这封信的结尾,毛主席还说了一句话:“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所谓奉化之墓庐,溪口之花草,指的是蒋介石在奉化溪口老家的祖坟和故居。之所以专门提到它们,是因为当时香港和台湾谣传,说蒋介石的祖坟和故居被革命群众铲平了,蒋介石得知后寝食难安。

其实,蒋介石根本就没有加以求证便选择相信了,因为他自己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在红军革命时期,蒋介石的爪牙们阴狠毒辣,他们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何等丧尽天良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何键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是蒋介石的“剿共”干将,反共急先锋,手上沾染的革命群众的鲜血不计其数,杨开慧就是被他下令杀害的。阴险毒辣的何键为了立功,不择手段,他不仅大肆捕杀红军领导人的家属,还带人破坏红军领导人的祖坟。

蒋介石得知以后,不仅不觉得这种勾当下作无良,反而拍手叫好,给何键等人官职赏钱,让他们“再接再厉”。

此一时彼一时,曾经横行霸道的蒋介石逃到了台湾,他开始担心大陆方面报复他,把他的祖坟给刨开。正因为蒋介石心里有鬼,所以谣言一出,他便不假思索地相信,并且一直对大陆怀有怨言。

所以,毛主席在信中专门提到“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蒋先生你放心吧,你的祖坟和故居我们照料得很好。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除了消除蒋介石的疑虑和因误会产生的怨气以外,这句话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激起蒋介石的思乡之情。

四、

蒋介石思乡吗?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蒋介石此人的身上有众多争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蒋介石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

其实,在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以后,美国人一直想让蒋介石承认台湾独立。这样一来,台湾问题就不再是新中国的“家事”了,美国便更容易插手台湾问题。

蒋介石一向把美国人看作靠山,但在这一点上,他不仅拒绝了美国人的提议,还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蒋介石不仅不同意台湾独立,制造所谓的“两个中国”,还坚定地反对和打击台独势力。

在蒋介石当政时期,台湾岛上的人搞台独,相当于叛国罪。

蒋介石这个独裁政权头子,为何会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呢?关于蒋介石的反台独动机,有两种解释:

一是蒋介石虽然独裁,但他还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具有高度的中国人身份认同,他有着最后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做欺师灭祖的事情。

二是蒋介石妄想有一天能够“反攻大陆”,他还在做着他的民国总统梦,而一旦他同意台湾独立,他便失去了反攻的法理基础,失去了做大总统的资格,只能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军阀。这是蒋介石所不能接受的,故而他不同意台湾独立。

不论是哪种动机,蒋介石都至少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也是毛主席会给蒋介石写信,劝说他回大陆的原因。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不过如果细究起来,第一种动机确实值得称道,而第二种动机稍显卑劣。

那么,蒋介石反对台湾独立,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呢?

这个答案,其实可以从蒋介石对毛主席信件的回复就可以看出。

毫无疑问,毛主席的信给蒋介石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他盯着这封信看了足足有半个小时,期间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许孝炎见蒋介石表情严肃,不敢打扰,一直待在旁边,等待蒋介石的回复,他知道,这将影响两岸关系接下来的发展。

在许孝炎心中,未免没有赞同台湾回归大陆的心思。他一样思念故乡,希冀回去看一看,而且促成两岸统一,那是不世之功,是要青史留名的。所以,许孝炎很期待蒋介石能够同意信中的提议。

但是让许孝炎失望的是,蒋介石经过长时间的沉思后,只回了他四个字:“你辛苦了”。

许孝炎知道,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蒋介石对于信中内容一句不提,意思不言自明:他蒋介石不同意。

许孝炎只好退出房间,不敢再提回信的事情,蒋介石的回复确实让人心寒。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封信就像是石沉大海,蒋介石绝口不提,仿佛从未发生过此事。

直到一整年后,1957年的夏天,蒋介石突然把许孝炎召来,和他谈到去年书信的事情。对于这封争取和平统一的信,蒋介石的定义是“中共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

既然是攻势,那就要有来有往,蒋介石也决定派人去北平,他挑来挑去,决定让毛主席的湖南老乡,宋希廉的弟弟宋宜山执行此次任务。

1956年,毛主席给足蒋介石面子,写信邀他回大陆,蒋回复让人心寒

宋宜山

宋宜山以探望关押在功德林的哥哥宋希廉为理由,赶赴北京,实地走访考察。宋宜山是个实诚人,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整理成材料,而不加以“修饰”,直接呈报给蒋介石。

在报告中,宋宜山说大陆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称赞内地是“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并直言不讳的说“反共复国”大概无望,中共的谈判是有诚意的,可以考虑。

蒋介石刚看完报告的开头,就雷霆震怒,把报告扔到一边,原因是宋宜山在报告中称赞中共和新中国太多,让蒋介石感到愤怒。

蒋介石不仅拒绝了宋宜山回到台北亲自报告的请求,还中断了谈判进程,使得统一进程再次陷入停滞。

两岸统一的契机就这样轻易被抛弃,这实在是历史的一大遗憾,其中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蒋介石狭隘、自私的性格和他固执的偏见。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5740.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