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东航MU5735的救援工作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感慨生命的脆弱,也唯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平安地顺利到家。
在我们为失联航班日夜祈祷之际,一名女留学生也在经历着命悬一线的危机,还被不少网友网暴。
然而就在3天前,她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她想活下来,她需要我们的帮助。
2021年11月18日,是女孩布布留学英国7年来,最脆弱的时刻。
突然咳嗽了三个月之后,她呼吸起来肺部都疼,腿也莫名其妙的瘸了。
那时候未满22岁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肉瘤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到了胯骨、卵巢。
11月25日-11月30日,布布停更了5天。那个期间她经历了第一次化疗。
12月10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布布瘦了十斤。头发随便拽一拽就会掉下来。
但那还不是她停更最久的一次。
12月23日,结束了第二次化疗的她,发布了新的视频。
第二次化疗已经让她头发掉的差不多了,布布干脆把自己剪成了一个“小毛蛋”。
化疗的副作用,让布布迅速消瘦
她在镜头前,乐观开朗的边笑边说,在化疗后正常的注射药物时,她突发高烧,五分钟之内身体温度迅速上升,烧到意识模糊。
为了排除感染风险,布布被留院观察。这样反反复复发烧,直到第三次化疗的前几天才停止。
这时候的她,手脚已经开始破裂,手臂上的针眼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青紫色。
生病前的布布
每天数不清的针要扎,每个早晨都有人来抽血。针管刺破皮肤进入身体,成了布布每天最害怕的事,她以前本来不害怕打针的。
“时间长了,感觉自己就是个任人宰割的东西。”
“到了很难受的时候你就真的觉得,来吧,无所谓了,我就躺在这,你想怎么弄我就怎么弄我,只要让我不难受就行。”
生病前的布布,非常漂亮、活泼
化疗让她极度虚弱。
经历了三次化疗后,从卧室到厕所短短几米的距离都让她走得疲惫不堪,拿东西也拿不起来,哪怕是站一小会她都需要立马躺下休息。
“以前很容易做到的事,现在都是一种奢望。”
“每天真的好虚弱,好累好累好累。”
第四次化疗后,布布发来喜报:她的肿瘤变小了。
虽然化疗前发生了点小意外,被扎最多针的一天晚上,她甚至挨了八针,但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抗癌的过程,就像是在坐一辆崎岖颠簸的过山车,虽然又有平缓的路段,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向下俯冲。
很快,布布又开始了反反复复的高烧,一直烧到40度,不管吃什么药,温度都降不下来。
咳嗽,止不住的咳嗽,咳到肺要出来心脏都要爆掉。
布布肺部严重感染,这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她需要靠机器辅助呼吸,连站都站不起来。
被病魔反复折磨的布布,生性乐观坚强的布布,渐渐丧失了信心。
生病前的布布
好不容易控制了感染,布布又被英国的医院告知:现有的医疗手段对布布病情已不奏效。
布布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生命,她的家人更不可能放弃。
为了更好更快的接受治疗,布布和家人决定回国。
疫情之下,谁都知道回国意味着什么。
头发掉光后戴上假发的布布
在折腾了差不多小一个月之后,布布和家人终于于3月19日抵达上海。
在飞机上的十几个小时,对于布布来说是非常煎熬和折磨的。几度呼吸困难,靠着吸氧才得以度过。
为了配合国内的防疫政策,布布一下飞机就直接闭环住进了隔离病房,也就是在这里,她回国的喜悦被一次检查彻底击碎——医院给布布下了病危通知书。
家人为布布奔走,拼命找专家尽力救治布布。
可按照规定,布布落地后需要隔离14+7天,而隔离病房的设备和人员都有限,只能对布布进行基本的抢救。
就在3月20日晚上,布布的病情继续恶化,肿瘤在不受控制地变大,已经压迫到了她的心脏和呼吸道。
那晚,布布被上了呼吸机抢救,还咳出了鲜血。
上海目前的疫情,仍处于刻不容缓的阶段,布布虚弱的呼救,淹没在了人潮中。
如果还是要等隔离期之后才能展开治疗,专家说,布布很可能坚持不到隔离结束。
她的生命,在一点点的消逝。
布布和妈妈及姐姐
布布患癌回国治病,在隔离病房求助无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内很多网友的耳朵里。
可大家知道最令人心碎的声音是什么吗?
布布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里,被质疑声所淹没——
“原来医闹闹到互联网上就会有很多人同情啊。”
一些人不仅不同情不帮助,还在用自己最阴暗的刻薄,讥弄着一个癌症晚期患者。
人本能的求生欲,在一些冷漠无情的网友面前,就是造势、博眼球、耍特权、令人作呕。
有人专门为布布创了个新词:隔离媛...
还有些人最擅长干的事,就是在互联网上开除留学生的国籍。
一个中国人,回到她的祖国治病,做错了吗?她只是想活命啊!
人心究竟能有多冷漠?
听不到远方的呼救,漠视着与自己同等的生命也就罢了。
在一个病重患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冷嘲热讽地施以网暴,这种人或许都不配称之为人。
仅仅在去年年底, 布布还和我们每一个留学生一样,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十四岁就来到英国读书的她,曾经最骄傲的事情之一,就是——身体健康。
在国内时,布布就一直是个免疫力很强的小孩。
出国读书的这些年,她也一直很少生病,即使是去医院,也基本没怎么吃过药。
所以,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每呼吸一次肺部都止不住的疼……
刚到英国时,布布也有着所有小留学生们都有的,仿佛用不完的活力和热情。
因为开朗外向的性格,除了中国同学之外,她还交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
她和新朋友们在看不到边的field上疯跑,随时随地的搞怪,在snapchat上一起聊废话,一起对抗寝室大妈……
这样的生活,每天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唯一的遗憾,就是那时很少拍照和录视频,即使有很少的一些,也因为换手机而消失不见。
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布布也紧跟潮流,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当起了一名博主。
从异国恋分享,到沉浸式化妆,从英文名字推荐,到搭配、饰品分享,从租房血泪史到fine dining探店……
而她最擅长的,还是留学干货、英国文化分享方向的内容。
《“白人至上主义”亚洲没吸引力的书呆子》《低龄留学分享 | 英国初中GCSE课程和生活介绍》《在英国tesco被歧视,我太爽了》……每一则内容,都蕴含了她多年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生活的真实体验。
随便刷刷她的小红书,就能看到她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被确诊癌症之前,趁着英国本岛疫情稍微缓解,布布还忙里偷闲地去直布罗陀来了一场度假。
逃离了伦敦的阴雨绵绵,她在这个地中海沿岸的小岛上好好地享受了一番阳光明媚。
一边享受美景,另一边自然是吃吃喝喝。
她和同行的小伙伴,几乎吃遍了小岛上的亚洲菜,吃到一家叫做Japanese Cuisine的餐厅时,她默默地在心里做出了评价:难吃的要死,还巨贵!
最终,经过了正宗亚洲人味蕾的测评,布布给粉丝们推荐了一家印度菜和一家还算凑合的越南pho.
这份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一直延续到布布被确诊癌症之后。
即使是已经得知了自己罹患癌症,布布仍心心念念着伦敦kings的滑冰场开了,winterwonderland也开了。
她想着等到自己痊愈,一定要和朋友们好好地玩一场!
然而,如今被困在隔离病房的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疫情当前,作为承接境外航班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面临着难以想象的防疫压力。
一方面,每天连续不断降落在浦东机场的入境航班。
因为海外一轮又一轮的新冠疫情,上海的境外输入病例始终就从未有过真正的清零。大量医护人员守在海关,守在入境隔离点,守在新冠病房……
正是他们的付出,才为我们建立起了阻隔输入性疫情的一道长城。
而另一方面,则是突然爆发的本土疫情。
从三月初开始,上海普陀区出现了第一例本土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病例,如今,上海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百例。
新增数量更触目惊心的,还有无症状感染者,光是最近3天,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就已超2000例,“无症状感染者多”也成为了上海疫情的一大特征。
在这样被疫情“内外夹击”的情况下,身在上海的每一个人都做了无数次核酸,许多小区也不得不实行封控管理。
无论是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还是坚持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抑或是每个遵守防疫政策的普通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保证更多人的健康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
正如布布在更新《庆幸自己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中所说:
“近距离接触到了祖国的防疫一户工作,亲眼见证到大家的辛苦,才知道电视剧里展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然而,主页君依旧希望严格的政策可以再灵活一点,再完善一点,让那些突发急症继续治疗的病人们,也能在疫情期间,得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即使已经无弱无力到没办法向隔离医护人员表达任何谢意,已经联系了市长热点的布布,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回家的感觉是真的好!我相信我可以等到那一刻!”
主页君希望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关注布布并为她发声,如果了解其他救治渠道,也欢迎评论告知!
祝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康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