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发布一下 0 0

自2020年的边境冲突后,印度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陷入停滞状态已近两年时间。对印度而言,这种停滞似乎是其“大国面子”的证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人不得不承认,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实利益才更加实际:

当地时间3月21日,《印度论坛报》刊载文章称,是时候修复印中关系了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中印关系

《印度论坛报》的这篇文章认为,就在本月,中国外长王毅即将访问印度,而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将在随后进行回访。虽然两国的这种外交互动明面上是为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做铺垫——届时印度总理莫迪也将出席该峰会——但也确实是2020年的边境流血冲突后,两国首次进行中央部长级的高级官员互访。

该文章认为,这说明在冰冻近两年后,两国关系终于出现期待已久的解冻迹象。哪怕要恢复原状还需不少时间,但至少兵戎相向的敌对关系已经停止。

那么中印两国关系为何会在停滞许久之后迎来缓和的转机?或者说,为何是现在开始出现解冻的迹象?

首先,印中互相“消耗”不可持续。

该文章认为,抛去涉事伤亡军人家庭的苦痛不谈,仅就相关冲突本身而言,其对印中两国各自造成的实际损失其实并不算大。但在冲突前后,两国为此进行的一系列调兵遣将与外交、内政活动才是对峙成本的大头所在。

中国外长谈及中印关系时曾说:“彼此作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在双方在实控线两侧部署军队和重型武器之后,彼此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印度而言,其在流血冲突后进行的近20万兵力调动是近20年来印度军队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不仅劳民伤财,令印度因新冠疫情而颇为紧张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更令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军事部署都因此受到不少影响。

在印度政府已经明显无意“主动出击”的前提下,这种消耗状态是否还要持续,已经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了。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中印边境冲突

其次,印中关系不能被边境问题绑架。

其实在流血冲突一开始,中国方面就已经明确告诉印方,两国关系不能被简化为单一的实控线事件,或受实控线事件的绑架。中印彼此间虽有冲突,但从经贸、投资到新能源、数字技术和气候问题,两国间存在更多的还是互利合作机会。

而在地区问题上,同为地区大国,中印两国更应负起责任,为在多边主义时代塑造一个新的、更好的世界秩序而努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带头破坏地区稳定与和平。两国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和利益存在交集与分歧,但若没有最高级别政治对话,就无法收获这种交集的成果,也无法有效管控利益分歧。

在经过近2年的内部争吵与思考后,印度人如今终于意识到了这点。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中印关系

再次,印度需要与中国合作应对当地愈发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在印度眼中,自己在印度次大陆所面临的头号威胁就是中国,久而久之甚至在印度社会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根深蒂固的对华心理焦虑。明白印度的这种底层心理后,我们才能明白,为何这场发生在2020年的边境流血冲突会令印度人如此反应激烈——这就是这种“中国威胁论”最典型的具象化表现。

但在巨大的对华恐惧笼罩下,印度人似乎忘记了,当地频发的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势力才是印度人真正的麻烦:引发2019年印巴流血冲突的正是克什米尔当地的极端分裂主义势力。印度这2年都把注意力放到中国身上,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这些“地头蛇”们因此迎来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就在去年8月,美国人以颇为不雅的姿态匆忙撤离了阿富汗,令阿富汗再次被塔利班掌控。虽然阿富汗塔利班宣称不会再回到以前的白色恐怖时代,但鉴于塔利班本身的原教旨主义色彩,失去美国高压的阿富汗再度成为全球极端穆斯林们的“圣地”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考虑到这些极端穆斯林们与巴基斯坦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对阿富汗的巨大影响力,印度这时候还继续与中国就一些边境领土划线问题进行对峙,就显得有点不顾事态的轻重缓急了。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

最后,俄乌战争无疑是逼迫印度必须尽快修复对华关系的最现实因素。

印度之所以敢于在2020年挑起中印边境流血冲突,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支持印度公开对华挑衅:彼时的美国还是特朗普掌权,在这位民粹主义总统的支持下,再加上新冠疫情爆发,2020年的国际社会正掀起一股反华狂潮。

所以当时的印度敢于第一个站出来对华引爆流血冲突,这本身就足以成为美国和国际反华阵营全力支持印度的借口。于是我们才会看到,在流血冲突后,印度开始频频出现在美国主导的各种国际反华场合,甚至主动加入“四方会谈”机制,成为美国鼓捣的印太反华军事包围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时之间,印度在国际社会可谓是风头无两。

但时隔2年之后,这一切仿佛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俄乌战争的爆发完全就是美国拜登政府最惨痛的战略失败。这场战争不仅证明美国的软弱无力,更证明美国的虚伪与毫无信用可言。所以在目睹乌克兰被美国出卖的全过程后,印度还真的要一心一意充当美国的反华马前卒,而不是在中美之间“长袖善舞”吗?印度人显然也不至于笨到这种地步。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美国与印度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但印度人愿意做出反思与改变,这显然是值得我们的关注、重视并予以相当程度的诚恳对待的。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印度莫迪政府要做出这种改变,本身也承担着相当的风险:

首先,印度莫迪政府主动放低身段,与中国恢复双边关系,这种行为本身正是印度极端印度教民族主义阵营最不能容忍的。而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们恰恰是莫迪最大的票仓所在;

其次,即使是对华最为友好的印度人,也不可能认为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从此就可以当做是不存在,更不可能认为印度可以在这种问题上向中国做出任何重大让步,相关边境问题依然是两国关系的火药桶;

最后,印度在美国正在乌克兰问题上焦头烂额的当下公然修复对华关系,与此同时还打算购买俄国的石油和军火,这必然会引发美国的极大不满。就在3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就公开批评印度,称无论是日本还是澳大利亚,“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下的各参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都十分强硬,唯有印度是那个“例外”,他们对俄罗斯“挑衅”的反应根本“不坚定”。

冰冻2年后,中印关系出现解冻迹象,印媒:是时候修复对华关系了

美国与印度

那么印度会在今后为自己“背叛”美国的行为付出代价吗?而届时的印度又是否会因此再度改变对华态度?所以对于印度打算与中国修复关系这件事,在态度上我们当然会抱以最大程度的欢迎,但这显然并不妨碍我们在实际处理上付以最大程度的谨慎。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