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年少时躬耕于南阳,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那个时候没有赏识他,时常叹息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认为自己是有管仲那样的治国之能。我们知道诸葛亮后来追随了刘备成就了蜀国,像诸葛亮这样有才能的人都把管仲作为榜样,那么可想而知在他的眼里管仲是一个比他更有才能的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是齐国的宰相有着出色的治国才能,正是在他的引领下齐国实行了经济和政治的改革而逐渐强大起来。但是管仲这个人是不是一开始就才能非凡,从而走上了宰相的职位呢?事实上,在当时的世俗来看,管仲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他曾经和他的好友鲍叔牙去南阳经商,后来不怎么样又去参军当兵了,可他打仗往往打败仗,他三次作战三次临阵脱逃,很被人看不起。然而又想着去做官,结果每次都被赶跑了,因为他很狂妄经常指责君主。后来随着鲍叔牙去齐国,做了齐国公子的导师,后来由于变故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被杀,而他的同僚也随之自杀了但是管仲没有,这件事情在当时也被世人看作是一件非常不仁义的事,而古时候的人往往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在别人眼里他有很多坏的标签。
齐僖公死后齐襄公继位,但是这个齐襄公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而且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引起人心不满被人刺杀了。后来公子小白继位也就是被称之为的齐恒公,本来齐恒公恰想报他的一箭之仇,那么作为阶下囚的管仲为何逆袭成为了宰相呢?那还得益于他的好友鲍叔牙的大公无私和他识人的慧眼,鲍叔牙不计私利举荐管仲认为自己并无宰相之能,可以说鲍叔牙就是管仲的伯乐,人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生难得一伯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