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4日讯(记者陈洁 通讯员徐俊)3月24日,武汉市科技局驻中国地质大学科技联络特派员处传来好消息,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程寒松教授团队创办的氢阳能源公司研发的液态储氢技术,列入了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图片说明:程寒松教授现场介绍液态储氢技术相关产品。
氢在常温常压下的高效储存与运输是制约“氢能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卡脖子”问题,也是决定基础设施方式的关键因素。在氢的储运过程中,有机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始终为液态,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储氢量几乎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350个大气压高压储氢量的3倍,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大规模、长时间储氢、长距离运氢的技术。
2014年底,程寒松教授团队创办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商业化开发。
程寒松教授团队介绍,有机液态储氢技术与现有的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基础设施完全匹配,将现有的炼油厂及加油站稍加改造,即可应用于氢的规模化储存、运输和加注,从而大幅降低氢能规模化利用的成本。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基础设施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将按照《规划》的要求,加强统筹谋划,推进国内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程寒松教授团队创办的有机液态储氢方式的应用、建设加氢站等技术为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提供支撑。
【编辑:肖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