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发布啦 0 0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主席带头签名要求中央领导去世之后一律火葬。当倡议书发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中央委员都签字同意了中央的决定,唯独许世友将军不肯签字,他对毛主席说:

“报告主席,我从小离家,一直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我死后要和她老人家作伴,跟她一块葬在土里。”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将军说完这些话之后,毛主席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久久笑而不语。就在许世友因自己“搞特殊”忐忑不安之时,毛主席又忽然点了下头,叹道:“你是和尚嘛......”,就算默许了。

1985年10月22日,“和尚将军”许世友在南京病逝,他的遗愿再次申报到中央军委处,得到了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批复的八个字:“照此办理,下不为例。”当许世友将军的遗体按照生前遗愿运回故乡之后,他的夫人为表哀思,在他的灵柩之中放入了三件随葬品,寓意许世友将军到了哪里都能畅通无阻......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退居在南京的许世友


中央规定:领导干部一律火葬

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为何带头签名要求中央领导干部去世之后一律火葬呢?这一切都源于1956年4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中共中央表示,为避免浪费土地资源,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的尴尬局面,以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家的发展建设,便由毛主席带头起草了一份《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倡议书表示,土葬不仅会占用耕地,还十分浪费木材。再加之我国自封建时期以来就流传着“死者为大、厚葬久丧”的做法,这导致安葬死者往往会耗费很多的钱财。所以,倡议书提倡实施火葬,以节省出更多的木材土地和费用钱财。总之,从实用价值考量,火葬相比土葬实在是利大于弊

当时在场一百五十一名中央领导人都纷纷对火葬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十分爽快地在倡议书上签了字,就连一些当时不在场没有赶上签字的同志,都在事后补签了火葬倡议书。当然,但凡是在这封倡议书上签了字的中央领导,死后都会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火葬。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将军


不过,唯独许世友上将一人,坚持不同意在倡议书上签字,并表示自己死后坚决不火化:“活着尽忠死了守坟,死了也要葬在母亲身边,给母亲尽孝。”

孝子许世友

许世友作为军中出了名的“悍将”,叱咤战场令敌人闻风丧胆。但同时,他又是军中有名的大孝子。许世友年幼丧父,被母亲一人拉扯到大,与母亲相依为命。所以,许世友一直十分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对母亲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出身贫苦。为学一技之长傍身,减轻家里的负担,年仅八岁就进入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高超的功夫,飞檐走壁都不在话下。正是凭借着这一身少林功夫,许世友不仅在战场上敢杀敢打、浴血冲锋,还谋了个“和尚将军”的名号。

许世友参加红军投身革命之后,常常因睡梦中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随着他在战场上愈发杀伐果断,百战不殆,敌人对他皆恨之入骨之际,还伺机报复、将许世友的老家烧了个精光,导致许世友的母亲无家可归、被迫流浪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故乡


这使得许世友对自己的母亲感到深深的愧疚,自那以后,许世友的部队但凡来到老家附近,他必定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家探望母亲。每一次看到母亲日渐衰老的容颜和白发,许世友就会与母亲抱头痛哭,泣不成声。

解放前许世友与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32年。彼时正是红军最艰难的时候,许世友在部队开拨之前特地抽出时间回家探母,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自己与母亲的见面,是见一面少一面,再加之红军之路路途凶险,不知道下一次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又是否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而母亲作为红军的家属,常常又因为自己而受累,遭到反动派的报复,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一想到此处,一向倔强刚强的许世友双眼就不禁泛起泪花。但是许母对于常年在外漂泊闯荡、不能尽孝的许世友却从未有过怨言,反倒是深明大义地安慰他道:“友德娃啊,自古忠孝两难全,你尽孝只是尽一个人的孝,但是尽忠却是为了全天下的穷苦人啊......”

母亲的一番话,让许世友深受感动,于是,他强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与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道了一声:“娘,你保重啊。”随后,他便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家门,奔赴战场。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向士兵展示功夫


未曾想到,此次一别就足足二十余载,此间许世友跟随中共的队伍浴血奋战、一刻也不敢耽误,终于等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后,终于从一众繁忙事务之中抽身的许世友,第一时间请假回家探望母亲。时隔二十余年,眼见家门口那位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的老人,许世友有些不敢置信,一时间竟没有认出来。然而,许母却第一时间认出了他,问他道:“你是友德娃吧?”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将军


“娘,我是友德啊。”许世友一声哭腔,随即跪倒在老母跟前,母子再一次抱头痛哭。他一想到母亲年迈却还过着这样艰苦的日子,心中实在有愧,便让母亲跟随自己一起去城里生活。然而,一辈子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许母却摇了摇头,坚持待在农村。

后来,始终惦记着母亲的许世友,因日常公务脱不开身,便将自己的儿子送回老家替自己尽孝。直到母亲逝世后,许世友跪在母亲的坟前呢喃,心中倏然坚定了一个想法。于是,他对着母亲坟头说道:“娘,你说得对,自古忠孝两难全。您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天天来为你守坟。”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与士兵在一起的许世友将军


邓小平特批土葬

1985年,深感自己时日不多的许世友将军,特地交代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再三交代自己希望组织能够批准自己进行土葬随着时日一天天地过去,许世友的病情也逐渐恶化,他时常在意识朦胧之中,询问自己坚持土葬的报告是否有了回音,显然,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他弥留之际的一个心患。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但是由于许世友将军的要求太过特殊,自倡导书设立以来,一直从未有过先例,所以谁都作不了这个主。直到许世友将军去世之后,他的这封报告才只好交给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定夺。

邓小平思前想后,最终批下一句;照此办理,下不为例。对此,中顾委主任王震特地郑重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

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邓小平与许世友


一连七个特殊下来,再加之王震还传达了中央对许世友将军葬礼的五点要求一是不准开追悼会,二是不准登报告知,三是不准传播丧事,四是家人不能外传,五是不准设立墓碑。这样,大家也就都没什么意见了。

神秘的陪葬品

1985年11月9日,战士们带着邓小平签发的特殊通行证,低调地载着许世友的灵柩前往他的故乡,将他埋在自己的母亲身旁。入殓时,许世友的夫人田普,曾将三件物品小心翼翼地放在许世友的灵柩之中:一瓶茅台酒、许世友心爱的一把猎枪一百元人民币

许世友去世后,邓小平特批土葬,墓中还有3件随葬品

许世友之墓


据田普介绍,许世友生前嗜酒如命,不喝酒打仗都不痛快,所以将茅台酒作为随葬品,可以给许世友壮胆。而许世友最爱的那把猎枪,则可以当作防身之用。至于那一百元,就是所谓的“买路钱”了。有了这三件“法宝”,许世友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畅通无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