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药材“把脉开方”科技服务团深入宣恩田间地头

发布一下 0 0
为中药材“把脉开方”科技服务团深入宣恩田间地头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郑家云、余家超)3月24日,恩施州科技局联合宣恩县科经局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深入宣恩县椿木营乡村庄社区,为药材种植大户进行了名贵药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及病虫防控指导,以实际行动开展“科技服务·为民办实事”活动及志愿服务。

当天,科技服务团首先来到椿木营乡白果坪村的宣恩县恒一药材专业合作社竹节人参小苗种植基地,为基地小苗进行栽培技术服务。该基地于今年初将19.5亩蔬菜地改建为药材种植大棚。州县科技部门积极对接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专家跟进,在育苗的关键时期开展现场指导。该基地大胆尝试了竹节人参直播育苗,新优品种试种。旱苗栽培的竹节人参不仅成活率高、病害少、还适合管护,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常规栽培。新优品种已经进入管护期,生长良好,深受药商喜爱。

为中药材“把脉开方”科技服务团深入宣恩田间地头

在长槽村3组的祥春家庭农场,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中药材病虫害防控专家唐涛率团队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该农场有100余亩华重楼、白三七、毛慈菇等名贵药材,今年春因遭遇连续雨水天气,药苗发育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唐涛建议:小苗在发育期间遇不良天气,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温防病措施;现在虽然部分小苗还未出土,但必须保护好嫩苗,均匀撒水,培养长势,每月开展1次病虫防治。全园病虫害情况即将发生,务必在3月底前彻底再清1次园,降低病虫基数。

在椿木营乡长槽村酉水源家庭家场的海螺山竹节人参产业示范园,州科技局特派员、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晓亮现场分析如何利用园区现有土地栽培药材,针对土地地块的条件,推荐了合理易种同时适宜观光的竹节人参新品种与栽培方法。基地负责人胡筠表示收获满满。

据了解,今年开年以来,州科技部门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为民办实事”等相关活动数十次,服务区域覆盖恩施州所有药材生产县(市),同时,还对恩施州“四县五乡”高山片区的30个村开展药材产业规划座谈并提出合理建议。服务类别涵盖紫油厚朴、白三七、贝母、重楼、白芨、毛慈菇、黄连等数十种名贵药材和道地中药材。服务形式有产业规划建议,品种选择建议,栽培技术专题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微信电话答疑等。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