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时隔11年,成都七中学生再次拼进亚洲物理奥赛国家队

发布一下 0 0

近日,由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承办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培训选拔工作结束,成都七中高2019级9班学生陈浩楠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选手入选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国家队,将代表中国参加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据悉,这也是成都七中物竞学子时隔11年再次入选亚洲物理竞赛国家队。


3月25日,记者走进成都七中,对话陈浩楠及他的教练、班主任,还原了这场赛事的选拔。


一通来自天津的电话


时隔多日,陈浩楠仍记得那天骑行三环路的惬意和松弛,“选拔比赛结束有一段时间,差不多就快出成绩了,我有些期待也有点紧张,一大早我就出门去骑行,想放松一下心情。”


一路骑行,享受着春意盎然。直到耳机中的音乐突然被中断,电话屏幕上来电地址显示着天津。他下意识地将自行车停靠在一旁,稍作调整后,迅速接起了电话。“恭喜你入选亚洲赛中国代表队……”电话那头,一名工作人员在核对完陈浩楠个人信息后,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了他选拔结果。“其实在选拔结束后,我还是有些忐忑。我自己有一定的把握,但我的表现还算不上完美……但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没那么多惊喜了,更多的是‘尘埃落定’的坦然。”


陈浩楠将喜讯第一个分享给了他的物理竞赛主教练黄魏,然后告知了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除了说恭喜,似乎他们在我能够成功入选这事上,显得更有信心”。说起当时的那份喜悦,这个1米8个头的大男孩,言语平静。


专访 | 时隔11年,成都七中学生再次拼进亚洲物理奥赛国家队

陈浩楠


回忆起国家队选拔赛,除了南开大学物理学院长达一个月的精彩课程之外,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四天的考试。考试由理论题和实验题组成,每一堂考试长达5到6个小时,考察的内容有四大力学和量子力学等,有些知识点是集训期间现学的,而有的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得靠细读题干,套用题干中的公式来推演。


时隔11年的重返


五大学科竞赛作为国内众多高中角逐的新赛场,其考察的不仅是学生能力,更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呈现。


黄魏是高三年级物理竞赛主教练,他清楚地记得:在历届赛事中,数学、信息学、生物、化学学科类竞赛,截至目前,成都七中已经在国际赛中拿到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物理学科总是略有遗憾。


专访 | 时隔11年,成都七中学生再次拼进亚洲物理奥赛国家队

从左至右,班主任邹旭、陈浩楠、主教练黄魏


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APhO)源于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入选物理国家集训队是参加APhO和IPhO选拔的入场券。后续物理国家集训队成员通过理论和实验的考察后,成绩排在前5名的学生,入选IPhO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全球。成绩排在6-13名学生入选APhO国家队,代表中国队出征亚洲赛。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入选物理国家集训队成员已是全国范围内选拔出的精英学生,而他们在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同时,均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保送资格,比如陈浩楠,已被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在陈浩楠入选亚洲物理奥赛中国国家队之前,七中物竞学子曾在2011年入选APhO国家队,但这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竞赛难度较大,大多数学生止步于国家集训队,对于西南地区的学校来说,能够入选国家队的学生较少,国家队选手的构成,主要还是沿海省份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黄魏看来,陈浩楠此次能够入选亚洲物理奥赛中国国家队,这于成都七中而言,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从近几年来看,物理国家队已陆续有了西南地区学子的身影,事实证明,我们西南地区的学子还可以在物理等学科上有更大的突破。”



两趟被取消的航班


今年3月初,陈浩楠前往天津参加封闭式训练。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集训队成员,孤独感和荣誉感交织。陈浩楠闲暇之余,黄魏会及时与他联系,了解他在封闭式训练中的状态和动态,以确保陈浩楠在选拔中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因为这边就他一个人参赛,所以他自己住一间宿舍,白天忙完集训,回到房间后也没人聊聊天,虽说我还是和他保持着联系,电话中他也没有表现出异常,整个人感觉上是很平静,但直觉告诉我,这小孩心态可能有点紧张”。安顿好手里的事情后,黄魏立刻买了飞往天津的机票,但彼时,由于国内疫情反弹,天津处在疫情阴影中。


原本计划好的出行,遭遇航班两次被取消。无奈之下,黄魏辗转飞往石家庄,再搭乘动车抵达天津,终于见到了陈浩楠。“平时话不算多的一个人,见到我立马变成了‘话痨’,”至今,黄魏仍记得在天津与陈浩楠刚相见的情形,“他跟我分享着集训的感受,跟我说一同集训的选手在哪些方面很有优势,总之,他恨不得一口气跟我说完所有的经历和想法。”


陈浩楠突然的兴奋和放松,让黄魏更是坚定,这一趟必须来,也来值了。“能够走到集训队的学生专业实力都是很强的,此刻,他们更需要的是保持好心态,才能做好最终的突围。”


在黄魏的陪伴下,陈浩楠不负众望,成功入选亚洲物理竞赛国家队。据介绍,该赛事将于2022年5月在印度举行,本轮参赛的包括日本、韩国、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不论后续是现场还是线上,我会一如既往地陪伴着他,也期待中国队能在亚洲物理赛中取得好成绩。”


多次无效的“投诉”


陈浩楠说,自己一路的成长中,除了有教练陪伴,还离不开他的班主任邹旭。


在邹旭眼中,陈浩楠是“文理兼修”,对于这样的学生,他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难能可贵”。


据了解,陈浩楠不仅是物理竞赛的“大神”,还十分热爱文学,是学校文学杂志《朝花》的文编部部长,负责该杂志的编辑工作,平时他既要改稿、校稿、排版,还要挤时间出来写自己的小说,哪怕是在竞赛备战最忙碌的时候,这一爱好都没有放弃过。“他喜欢乡土文学,莫言和路遥的作品都爱不释手。”


不过,陈浩楠对于文学的执念,一度遭到了母亲的“投诉”,邹旭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浩楠妈妈向自己“告状”称,浩楠经常忙碌到晚上12点多也不肯休息,总是一头扎进文学社工作,“他妈妈考虑到备赛时间紧,想让孩子退出文学社,但无论怎么劝,浩楠就是坚决不退,无奈之下,找我帮忙劝劝孩子。”


邹旭是班主任,也是语文教师,同时也是浩楠小说的忠实粉丝,这样一来,浩楠妈妈的“投诉”似乎走偏了方向。邹旭的态度和孩子母亲不太一样,他很支持陈浩楠这一爱好,在他看来,对文学的热爱,使得陈浩楠拥有比同龄人更为深厚的人文素养,“整个人的气质都是不一样的。”


同时,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只盯着竞赛,只陷在题里,往往不一定走得出来,人文素养的底子,文史哲的修养,更能帮助人打开眼界,从而在任何一条道路上都走得更长远。“从学校培养理念的角度,也是希望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突破,更希望他们是人格健全的人”。


在邹旭眼中,陈浩楠还是一个方向明确、自律性强的学生。“当周围一片喧嚣的时候,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他回忆,比如考完试后、放假前等,不少同学都松懈下来了,但他却完全不受他人的影响,仍自“岿然不动”。“坐在教室里,他就基本上没有闲散的状态,哪怕周末放假,学校里也时常有他的身影,即便整栋楼就他一个人……这就是定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