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美国和西方的全面制裁把牌基本出尽,如今轮到俄罗斯了。
据观察者网3月2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一天宣布跟“不友好国家”之间的天然气交易,只接受卢布支付。普京的话音刚落,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上涨34%,卢布汇率也迎来不小的涨幅,基本上回到战前水平,此举还引发欧洲证券市场的大幅动荡。
普京突然打出的这张“王炸”,令欧盟各国着实没想到,本以为有美国老大哥的加持,只有他们收拾俄罗斯的份,没想到俄罗斯不但没有被全面制裁击垮,反而对他们频出重拳,双方在经济战线上打得有来有回。如今稳住阵脚的俄罗斯,比想象的要顽强多了。
很多人可能会大吃一惊,俄罗斯在这个时候正需要外汇,怎么会采取自残手段呢?可仔细探究,正如普京的解释所言“对我们来说,继续把商品运送到欧盟和美国,然后收到欧元、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这件事,已不再有意义”,俄罗斯现在拿这些宝贵的资源却只能换一堆无法在国际市场使用的纸面财富,毫无意义。
由于全面制裁,俄罗斯从美欧那拿到的无异于一张“擦屁股纸”。既然你们做初一,也不要怪普京做十五了,因为信誉早就被吃相难看的美国和西方败光了。可很有意思的是,一票欧盟国家跳出来指责俄罗斯人违约,乌克兰政府甚至谴责俄罗斯发动经济战。
为什么欧盟国家反应这么大,因为粮食和能源是战争时期的硬通货,而这两样东西恰恰俄罗斯都有,而欧盟却都缺。用卢布购买俄罗斯油气资源不但将极大地打击欧元,还将导致采购成本飙升。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的卢布止跌回升,形成了极大的支撑。
欧盟名义上是美国的盟友,但实际上只是个“小跟班”而已。去年末,他们跟着美国一起对俄罗斯施压,对普京和俄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造成强烈刺激。冲突爆发后,欧盟又是全面制裁俄罗斯的主力,自然也悉数被俄列入“不友好国家”黑名单里,最终把自己彻底装了进去。
因为能源、粮食、难民等危机涌现,欧洲的日子本来就相当不好过。此次,美国总统拜登前往欧洲,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安抚欧洲,以便让欧洲“在艰难的日子里”齐心对付俄罗斯。在普京此次出手之后,欧盟各国的日子恐怕将变得更不好过了。
普京此举对欧洲造成的最直接的伤害是,天然气价格飙升,同时还引发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势必为欧盟各国带来更大的财政负担。在战争、疫情两大因素的交替威胁之下,各国其实都不容易,哪能再经得起一次经济大战的折腾呢?
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上涨,肯定会加剧欧盟各国的通货膨胀。几天前,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就对欧盟提出过重大警告,称因为俄乌战争而一再推高能源和粮食的价格,欧元区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会在5%以上,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超过7%。现在看来,“最坏的情况”或真要来临了。欧盟的天然气有40%以上依赖俄罗斯,普京的总统令根本绕不开。
随着天然气等商品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继续加剧,只会让欧盟各国的民生状况越发恶劣。如此一来,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会越积越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事实上,欧洲已经埋下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诱因——在俄罗斯的强力反制之下,对俄罗斯制裁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甚至出现缓和俄欧关系的呼声,从而让美欧之间的矛盾凸显,那么美国则会利用其代理人施展手段对欧施压,不排除有很多欧盟政府将因此倒台。
可叹的是,华盛顿利用乌克兰这么一枚棋子,就把欧洲带入地缘政治叙事的传统套路中去,挑动俄欧斗得你死我活,最终让欧盟心甘情愿地为美国摆脱危机作嫁衣裳,并加深对华盛顿的依赖,不得不说“瞌睡乔”的老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