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321空难已过去4天,在此,首先向逝者默哀。
东航MU5735的坠毁令人十分心痛,近日在以带流量为目的的“一家之言”和似是而非的消息满天乱飞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别信息的判断力。
东航321坠机事件令人心痛,坠毁的飞机是由波音公司生产的737-800型客机。事发之后,东航已宣布将所有由波音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
据统计,全世界与波音737相关的事故,已累计达到51起,其中31起为坠毁事故,共造成超过2500人死亡。波音公司的飞机,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这些问题跟波音公司的决策转变又有什么关系?
本文讨论波音,不仅仅是基于2018年和2019年737Max的事故(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悲剧),也不仅是由于本次的321空难,而是通过了解波音公司来解读当今世界企业运营上的一个趋势,一个可能不太乐观的趋势。
2021 年 10 月,联邦大陪审团起诉了一位名叫马克·福克纳的前波音公司飞机试飞员,指控他在 737 Max 机型的开发过程中欺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并密谋诈骗航空公司。虽然福克纳似乎确实蒙蔽了监管机构并误导了客户,但他并不是 2018 年和 2019 年发生的两起 737 Max 坠机事故的罪魁祸首。
坠机事故终应归咎于那些高薪管理层,他们通过长达几十年的运作,将波音从一家“曾经由对华尔街嗤之以鼻的工程师主导”的公司,转变为“市场上对股东最友好的公司之一”。
波音曾是美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度对民用航空、航天设备和军用设备三管齐下。如美国最著名的B52同温层轰炸机和B2隐形轰炸机都是波音的得意之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波音不仅有航空航天的高科技,更是拥有这个领域的黑科技。
在民航领域波音更是与空客(Air Bus)一起成为行业唯二的巨头企业。
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有深厚而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传统基因,然而这种文化基因居然真的被扭转了,使得波音的气质巨变,这种变化对波音的影响无疑也是极为深远的。
波音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能力生产性能稳定的飞机。卓越的企业文化是这家公司在 20 世纪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当时,在波音公司内部掌权的,是航空工程师,而非财务主管。
后来,就在世纪之交,波音迷失了方向。公司决定改良 737 机型,而不是设计新机型,这迫使该公司对一款上世纪 60 年代推出的飞机进行升级。
一款设计糟糕的新软件 MCAS 的引入,最终从飞行员手中夺走了飞机的控制权。
在当今企业运营管理,工匠精神、创造精神、革新精神等又该如何立足于群狼之中?值得思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