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消费者游女士向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投诉,称其在新房装修时“全屋定制”的木制品家具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在多次与经销商沟通维权无果后,装修工程全面停顿,希望监管部门介入解决这起消费纠纷。
游女士于2021年8月29日在富阳某家居专卖店签订了定制家具合同(价值6.1万左右),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榻榻米、衣柜等和自己的设想存在较大差异,柜门、床板等尺寸有诸多错误,之后在商家上门整改时,双方对榻榻米面积的计算方式又起了争议,商家表示由于榻榻米内部有很多隔板,因此按照行规,榻榻米面积一般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按展开面积计算,二是按照实际表面面积乘以1.3的系数,但消费者认为商家之前没有告知,合同也没有体现,所以坚持要求按照实际面积计算。在赠品上,据消费者反映,当时的销售员承诺下单后可以赠送全屋窗帘、自动晾衣架以及一张床垫,但商家表示是消费者理解错误,实际应该是三选一,而且也不是全屋窗帘,而是20米窗帘,由于同样没有在合同体现,因此双方对此也是各执一词。
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受理该投诉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协商,调解人员明确向商家指出,向消费者详细介绍自身经营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构成等并将有关事项通过合同进行约定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必须具备的经营素质,本次消费纠纷,不管是工艺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店方均需承担责任。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商家同意按照消费者要求进行整改,榻榻米面积按照实际面积进行计算,同时赠送消费者44米窗帘外加自动晾衣架。对此消费者也表示满意。
目前定制家具行业还没有相关标准,在用材、价格等各方面还是以商家与消费者的约定为主,特别是在接受定制家具服务时,经营者一般要求消费者先付全款或按一定比例支付定金,然后开始制作家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对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一旦出现争议,消费者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定制家具时切勿盲目,要仔细询问并审看合同约定,对于一些谈价过程中口头的约定,在最后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尽量一一列明列细,以避免与商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来源: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