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内的社会氛围已经被民进党牢牢控制,从舆论到司法,从政治到经济都被民进党所渗透。特别是台湾的年轻人更是成为了民进党的拥趸,疯狂地支持民进党。2016年蔡英文能够高票当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青年族群对于她的追捧。大多数刚刚年满20岁,初次参与选举投票的年轻人都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了蔡英文。年轻人越多,民进党的支持率就会越高。而如今民进党更是直接修改了台湾的投票准则,让18岁的年轻人也能够拥有投票权,更加扩大了绿营的民意基础,一下子多了数十万生力军。可以说从今以后民进党将越来越强,国民党将再无翻身之日。这一情势的改变将严重影响到日后的选举战况,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国民党百年老店就快关门了
国民党昔日如何走出困境
台湾内部的民意倾向有着很明显的年龄分野,国民党的支持者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群体,很多都已是垂垂老矣。而民进党则坐拥年轻人的支持,人数越来越多。根据岛内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岛内的年轻人之中支持国民党的人数微乎其微,在一些特定的年龄段中人数几乎趋近于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年来国民党内陈腐的政治氛围所造成的。事实上,在国民党的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失意和挫折,但是他们最终都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成功逆转。
李登辉
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这是台湾首次经历政党轮替,也是国民党首次丢失政权。根据2000年5月台湾山水民意研究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国民党的社会支持度已经跌到了12%,整个国民党上下一片慌乱。宋楚瑜当时刚刚组建的亲民党支持度都已经超过了国民党,达到了19%。这对于国民党来说是极大的讽刺,也是空前的危机。2000年国民党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李登辉的暗中破坏,他把大量的国民党资源拿去喂养民进党,使民进党在国民党的羽翼之下得以日益壮大。民意向来都是摇摆不定,此消彼长,民进党的士气长虹,国民党自然就是黯淡无光。
连战
好在2000年取代李登辉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及时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民意的衰落和李登辉有直接关系。2001年,李登辉公然为台独政党台湾团结联盟的成员站台助威,连战抓住时机顺势就开除了李登辉。从此之后,国民党和李登辉之间再无瓜葛,分道扬镳。2000年国民党大选战术层面失败的原因是宋楚瑜的出走瓜分了大量的选票,造成蓝营的政治分裂。宋楚瑜本来是国民党内的明日之星,却被李登辉步步紧逼,最终在2000年被迫脱党参选。结果是2000年的台湾大选中,无党籍的宋楚瑜所获得的选票竟然比国民党的候选人连战的得票数还多。连战也深知宋楚瑜当时的无奈与苦涩,所以他接管了国民党之后,一方面是通过清理国民党扫除李登辉的残渣余孽,另一方面就是开始和宋楚瑜寻求合作。
宋楚瑜
国民党内向来有论资排辈的传统,连战于1990年担任台湾省省长,宋楚瑜是他的继任者。连战算起来也是宋楚瑜的前辈,所以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合作的可能。2003年2月,国民党和亲民党之间正式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决定共同推出连战、宋楚瑜这对竞选搭档,彼此组建政党联盟参与2004年的台湾大选。未来如果真的卷土重来,国民党和亲民党更会组建执政联盟,共同享有权力。连战此举可以说是找准了当时国民党的问题所在,果不其然,国民党的支持率很快就开始飙升。
连战宋楚瑜搭档参选
连战和宋楚瑜的竞选组合赢得了不少的人气,一扫2000年的颓势。他们的人气声望更是大幅度超越了竞争对手陈水扁和吕秀莲,这也让很多国民党人看到了希望。国民党再度拧成了一股绳,各方势力都开始团结起来。然而2004年陈水扁炮制了“两颗子弹”的意外事件,通过谎称遇刺成功调动了民众的同情心。在投票日当天,陈水扁组合仅仅赢过了连战组合2万8千余票。2004年的国民党虽然没有获胜,但是他们却看到了击败民进党的希望。在双方实力不分伯仲的情况下,只要找到一块新的筹码,就足以扭转局面。
陈水扁
2005年,连战前往大陆成功化解了两岸数十年的矛盾和分歧,这场旅程也被称为“融冰之旅”。国民党成功把两岸关系的改善当成了逆转台湾政治天平的最后一张筹码,顺利掌握了主动权。加上当时的马英九凝聚了超高的人气,成功在2008年夺回了执政权,国民党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从这次的经验看来,国民党只要发现了问题的症结点,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就能够取得胜利。2000年的失败是因为李登辉的暗中破坏。那么只要国民党重新凝聚力量,人气就自然回来了。可是时隔多年,如今的国民党再度遇到了危机,但是现在的国民党高层却看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总是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关键点所在。
国民党日后恐再无翻身之日
民进党之所以在2016年能够卷土重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媒体舆论和年轻人。在岛内台独阵营的电视媒体中,我们可以看到统统都是抹黑攻击大陆,抨击国民党的新闻内容。这些绿色媒体的“台独”立场非常明确,甚至不惜抛弃媒体人应有的伦理操守,公然制造假新闻,在岛内社会中开展“认知作战”。在台湾绿色的新闻媒体中,国民党从来都是被讽刺嘲笑羞辱的靶子,一些政论节目虽然也会邀请一些蓝营的政治人物参加,但是大部分都是作为被诘难的对象,很少出现倾向国民党的声音。
台湾绿色媒体大本营——三立电视台
反观蓝营的媒体则显得“大度”很多,曾经的中天新闻台因为支持韩国瑜而被清算,在去年被迫结束了运营。如今只剩下了赵少康的平台还挂着蓝营的招牌,然而赵少康的媒体节目中不仅经常邀请绿营的政治人物,整个节目的立场也是常常摇摆不定。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会形容是“客观理性”,只看问题不看立场。但是在岛内的选举氛围中,这就是敌我不分,立场不明,人家想要把你赶尽杀绝,你却总想和人家谈人情世故。民进党收编的绿色媒体犹如是一支作战部队。每一次的报道都有很清楚的指向性,作战目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在去年国民党的颜宽恒和民进党的林静仪争夺台中第二选区的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席次时,民进党的媒体铺天盖地全方位地打击颜宽恒。反观蓝营的媒体,不是作壁上观,就是秉持着“理性”的大旗暗中落井下石。这样的国民党又怎么可能会占到便宜?
赵少康的平台摇摆不定
民进党的支持者中很多都是年轻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首投族”也就是刚刚满20岁首次拥有投票权的族群。随着台湾老人的凋零,这些年轻人将逐渐占据台湾岛的重要位置。这也确保了民进党的支持者可以生生不息,代代不绝,每一年都会有新鲜的血液加入。而民进党心心念念的就是把台湾岛内民众投票的资格从20岁下调到18岁,让十八岁的学生也能拥有投票权。这部分的学生几乎清一色地支持民进党,一旦这项政策得以施行,民进党凭空就多出了几十万的生力军,足以改变很多选举战场的格局。长期以来,国民党都在尽力阻止这项议案的成行。可是民进党祭出了一顶大帽子叫做“支持提升年轻人政治参与度”,国民党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这句话,所以国民党也在今天宣布支持这项政策。
蒋万安选情生变
国民党此举无异于举手投降,向台独的民进党认输。这项政策施行后,国民党将再也没有翻身之地,迟早会泡沫化。今天上午,这项议案已经在台湾立法机构内部全票通过。只要公示半年以后,获得台湾925万人的投票同意就能够正式实行。按照如今民进党的声势来看,通过的可能性很高。今年的11月,台湾即将迎来县市长选举,很多地区的选情都已经陷入了胶着的状态。比如台北市长争夺战中,国民党籍的蒋万安和民进党籍的陈时中目前仅仅相差2%左右。蒋万安虽然暂时领先,但是此次修改投票年龄是民进党在背后主导,如今顺利通过肯定会助长民进党的声势。蒋万安的人气大概率会被陈时中超越,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立伦惨了
此次的国民党会选择支持修改投票年龄,完全就是被民进党捏造出来的“伪民意”吓破了胆。他们不敢违逆民进党通过媒体和网军制造出来的政治风向,害怕担上“违反民意”的骂名。这就陷入了民进党的圈套之中,国民党从此便成为了听民进党指挥的木偶。毫无自主性可言,更遑论绝地反击。国民党如今已经走进了自己挖好的坟墓之中,可怜的是他们自己还没有察觉过来。一旦18岁的年轻学生获得了投票权,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国民党内的基层势力看到高层的无能就会选择改换门庭,临阵倒戈。
国民党新北市议员宋雨蓁退出国民党
近一个月内已经有多名国民党的地方议员脱离了国民党,这就是个信号。可是朱立伦等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真的很可悲。国民党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胆量和勇气面对民进党和大陆,他们不敢高喊支持统一,也不敢高呼支持“台独”。他们长期以来秉持的首鼠两端策略又被两岸的民众识破,无法再左右逢源,结果自然会遭到民众的反噬。其实光明的大路早就已经放在了国民党面前,那就是重新开启两岸的关系。大陆至今仍然对于国民党抱有期待,朱立伦就任国民党主席时,大陆发来的贺信就是证明。可惜他们早就已经被民进党打得晕头转向,根本不敢在民进党塑造的“反中氛围”内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宁可被民进党分化瓦解,也不愿意大破大立,置之死地而后生。国民党现在“有党无魂”,百年老店关张之日,当不远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