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待的患者,十个有八个都是来看高血压病的,今天我就再给大家说一说中医调理高血压的那些事。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症,在治疗上也有不同的思路。
今天主要说一说哪些由于情绪激动引起高血压、容易眩晕、失眠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肝主情志,肝肾阴血亏虚,则肝阳相对偏亢,肝阳躁动得厉害,就会生风生火。
肝阳上亢的主要表现就是遇事易怒,性情急躁,经常忍不住脾气想发火,平时说话高腔大声,面色红润,平时走路做事雷厉风行。
肝木主升发,肝风就会顺着肝脉上升到头目,从而导致头晕、头痛,失眠等高血压的典型症状。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我们都知道,肝和肾分别属于木和水,当肝肾阴亏的时候,水无法灌溉树木,导致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阴弱阳盛,就会化热生风。
风阳此时非常亢奋,就好像是一只冲出铁笼的猛兽,到处乱窜,窜到心脏里面导致心悸心慌,再向上窜到头部,这就导致了头晕、头痛。
肝阳上亢就是导致头晕、头痛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而肝肾阴亏则是根本原因。
中医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应对?
著名老中医胡光慈所著的《杂病证治新义》里有一个调理高血压的经典名方:天麻钩藤饮。
胡老继承了张锡纯的制方思路,也是从上实下虚入手,既考虑了中药补虚平肝的作用,又选用了一些兼具降压效果明显的药物,创造出了一个较缓和而又疗效突出的方剂。
用药: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益母草、桑寄生、山栀子、黄芩、杜仲、川牛膝、朱茯神、夜交藤
先说一下此方中最关键的两味药:天麻和钩藤
天麻在很早以前就被称为“定风草”,熟悉它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无根无绿色叶子,与蜜环菌共生,依靠蜜环菌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营养。
天麻为肝家气分药,肝虚不足,风从内升的人,都可用天麻补之。
钩藤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样似弯钩的一种藤蔓,也叫钩丁、吊藤、倒挂刺等。它的作用主要是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经常和天麻一起配伍运用。
石决明,就是鲍鱼的外壳,咸寒清热,质重潜阳,入肝经,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效,是平肝潜阳重镇之要药。石决明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是治疗目疾的常用药。
山栀和黄芩,都能清热泻火,专门负责清肝火。
上述五味药,有的能息肝风,有的能潜肝阳,有的能清肝火。我们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象,应该得到很好扭转了。
接着就是桑寄生和杜仲。这两味药,都是补肝肾的。上面我们说过,肝风为什么能吹起来?和肝肾亏虚有直接关系。所以,这桑寄生和杜仲补益肝肾,能够扶正固本,断绝肝风内起的根源。
下面还有精彩的两味药,这就是朱茯神和夜交藤。这两味药能养心安神,帮助我们改善因为肝阳上亢、扰动心神而出现的失眠问题。
最后再加上两味锦上添花的药——益母草和川牛膝。
这两味药一个是活血利水的,一个是化瘀而引血下行的。它们首先都有行血的作用。
为什么要行血?
中医有句话,叫做“血行风自灭”。如果我们的血畅行无阻,就不会有风刮起来。其次,就要说到牛膝。
牛膝能干什么?引血下行。引血下行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有什么意义?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和肝气横逆,血逆上行于脑有关系。所以,我们用牛膝,把壅滞在上面的血导引下来。
由此可见,这天麻钩藤饮的确是一张治疗高血压的好方。它能活血行病,能安神助眠,能请肝火平肝阳除开热,十分周全。
肝阳上充,肝站拔者用之,最效。它体现了当代中医临床家们的杰出智慧,难怪60多年来经久不衰。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