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发布啦 0 0

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如火如荼,也让无数人看清了西方无所不用其极的手腕。

一轮轮经济制裁后,大国如同俄罗斯一样吃不消,但这一次或许会对经济有重大影响,却影响不到生存危机,因为今日的俄罗斯,早已是一个粮食出口大国。

在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粮食,也会遭遇困境,这是比经济战争更惨烈的粮食战争。

而曾经粮食战争的受害者,就有苏联!

境况也跟今日多有相似之处。那么苏联到底经历了什么?

1972年对苏联而言,是一个糟糕的年份!

在那一年,苏联遭遇灾荒,粮食出现严重歉收,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粮食危机!

面对危机如何做咧?

苏联的选择是,从当时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进口。

可作为冷战时代的对手,苏联要从美国进口粮食,一般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代价不止金钱还有政治诉求。

诸如比如降低石油价格啊,退出各种势力范围啊之类的,都是美国要价的筹码。

一番寻思之后,苏联人认为,干这样的事有点亏,就想了一出妙招,指望用最小代价获得美国的粮食。

这妙招就是空城计。

苏联要闹灾荒情况,美国人早就找到了蛛丝马迹。按理说,只要他们坚持这样想,就不会出问题,可但苏联也不是吃素的。

为了计划顺利执行,他们不断放风,对外宣传说,这一年将是苏联20年来最大的丰收年,这就让美国人有点摸不准了!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粮食出口大国)

不相信苏联所谓宣传的美国。

就派出卫星不间断侦查苏联领土,指望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情报。

最后卫星传来的照片,让他们有点纳闷。因为照片上,是一片片金灿灿的麦田。

这不就是丰收的样子吗?

同样,奉命在苏联探听情报的间谍,传回的消息也是,苏联整个产粮区都是金灿灿的麦田,苏联这一年是大丰年。

这消息,让美国人郁闷射担心了。

因为粮食出口是美国创收项目啊,如果不能借机会狠狠敲苏联一把,这亏吃大了!

为了能进一步证实消息,美国还派了官员去苏联实地考察!

一看美国人如此上套,苏联人大方地带领考察人员去了苏联主要粮产区黑海沿岸!

看着那一片片金黄色麦浪,考察人员立马发电农业部,苏联粮食丰收,建议尽快抛售库存粮食。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俄罗斯麦田)

卫星照片,间谍情报,考察。

美国接连三次确认了苏联的粮食丰收,他们终于心急了。

随后,在面对苏联代表团购买美国粮食的诉求时,美国人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苏联的要求,进而引发了一场灾难。

因为苏联人确实在遭遇粮食危机。

那么,苏联粮食危机为何能瞒过美国咧?

其实原因很简单,跟苏联独有的气候条件和小麦品种有关!

这气候和小麦品种,让苏联农田上的麦穗看上去一个个都颗粒饱满,就有了金色麦田,但实际上都是些中空稻穗,看上去大,其实产粮很低。

可这情况美国人不知道啊!

不明真相的美国人,迫不及待地宣布,低价抛售所有粮食库存。一看美国上当,苏联就从官方和私下渠道,纷纷派遣采购人员,排着队跟美国粮商交易。

他们用或公开,或秘密两种交易方式,抢购所有需要的粮食品种。

不仅采购成功了,美国为了能促进粮食销售,居然在1972年7月宣布,跟苏联政府达成了一笔7.5亿美元的信贷协议,同意了苏联在后续三年采购美国7.5亿美元谷物粮食不说,还送上了一笔5亿美元的粮食贷款,专款专用。

这言外之意就是,美国人给苏联人钱,让他们买美国的粮食。

这骚操作,弄得苏联欣喜若狂。

立马通过秘密渠道,又跟美国公司“大陆谷物公司”达成了采购1800万吨小麦和其他杂粮的交易合同,随后又继续采购了400万吨小麦和450万吨饲料谷物。

完成协议后,为了保证美国政府通过,售卖粮食的“大陆谷物公司”还游说美国政府和农业部,通过补贴方式,给粮食出口优惠价。

“大陆谷物公司”这做派,属于里应外合资敌啊?不过这样“资敌”的事情,在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不是问题,因为有利可图,自由贸易吗!

在“大陆谷物公司”带头下,美国粮商纷纷有样学样,跟苏联达成了不少协议。

这一来二去,苏联人几乎搬空了美国人的粮食库存,用极低的价格,买走了美国30%的粮食,还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补贴。

这一来二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亿美元。

等到收获季节,苏联真实粮食产量数据出炉时,美国人疯了!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勃列日涅夫)

得,被忽悠,上当了啊!

可这并非最致命的打击。

因为苏联的大肆收购,让美国粮食库存严重下降,同年美国小麦价格翻翻,连带大豆和玉米价格也不断上涨。

一时间美国物价涨声一片,也让当年的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了50%左右。

这场粮食战争,以苏联空城计大获全胜告终!

大获全胜后的苏联,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但危机依旧在继续!

这不,五年后的1977年,苏联又是一个年景不太好的年份。

一看事情要遭,苏联人早早做准备,安排农业专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发表粮食丰收消息。

弄得美国人又惊又惧。

惊的是,苏联难道要又来一次?

惧的是,丰收要是真的自己粮食出口创汇不就落空了!

眼见美国犹豫,苏联热情地邀请美国农业部去苏联考察,用一番实地考察,还有摆事实讲道理告诉美国人,我们真丰收了!

美国人在接到考察人员汇报后有点麻爪,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看情况要遭,拿不定主意的他们,就开始寻思,是不是联手盟友搞反制,跟苏联要价,就算不是真的,苏联真要买,也买不到,还是要找自己。

就在美国人寻思犹豫时,苏联人动作非常迅速,先是通过正式渠道,从美国采购了不少粮食,随后又派出一大批代理商,跟美国粮商私下交易,进口了大量的粮食。

随后,苏联又从印度和美国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哪里抢购粮食,就这样用打时间差的方式,在暗地里完成了当年的粮食进口目标。

做完这一切后,美国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貌似又被套路了。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套路)

然后,又是惯常的套路。

1977年底,苏联宣布粮食歉收,产量是最近几年的新低,但不用担心,我们从国外进口了足够的粮食。

接连两次上当,弄得美国人尴尬了,因为他们失去了控制粮食出口,以求卖高价的机会,又吃了瘪。

苏联就这样,在70年代接连两次粮食危机中,用空城计和暗度陈仓方式,获得了所需的粮食。

但,危机之所以会存在,从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经济问题,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肯定会继续出现,还会变得越来越危险。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道理。

在这方面看,美国无疑是硬气的一方,不仅硬气,还明白自己优势和对方的需要。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二战和崛起)

这一切起点,要从二战后说起。

二战结束后的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状态,凭借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充足的黄金储备,还有二战中获得的政治威望,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美国是西方世界当之无愧的龙头。因为百业凋敝的西欧,需要美国的粮食,需要美国的工业品,也需要美国的资金。

粮食生产上,美国也是无可争议的天选之子,全国20%领土适合种植外,还有28亿多亩已开发耕地,占世界耕地总量13%,除了耕地多,美国农田还有个优势就是土质好,有机含量高,适合农业生产。

这就是美国农业底气,只要他愿意,就能养活整个西欧的人。

凭借这优势,在二战后,整个欧洲的经济恢复期,美国人都用海量的粮食,挽救了西欧,进而影响了西欧的经济命脉,试问,谁又会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随后美国恰如其实推出“马歇尔计划”,也让西欧被绑在了美国的世界体系中!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马歇尔计划)

1946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率先提出了用援助,恢复欧洲经济的方案。

按马歇尔说法,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工业品还有燃料都极度匮乏,这些物资的进口,是西欧国家经济实力难以承担的,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将引发一系列欧洲危机,让苏联有机可乘。

为此,他呼吁欧洲国家先联合起来制定经济复兴计划,然后美国再按照欧洲需要,将其过剩的产能,用作援助欧洲的物资。

美国人的要求,西欧人收到了!

1947年7到9月,西欧主要16个国家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表达了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意愿!

按会议精神,西欧人向美国诉求了持续4年,价值224亿美元援助的清单。

拿着欧洲人清单,美国人也不小气,国会在1948年4月3日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

按原定计划,整个马歇尔计划周期,从1948年一直持续到1952年为期5年。

但到了1951年底,美国就宣布提前结束计划,用《共同安全计划》代替了曾经的《马歇尔计划》,至于为什么提前结束,除了西欧经济恢复运转外,代替《马歇尔计划》的《共同安全计划》名字,就是提前结束的关键。

美国已经将西欧,纳入了安全体系,诉求达到了,欧洲经济恢复了,也成了军事盟友了,市场恢复了,也有钱赚了,有人帮忙打架,有人帮忙消费,不就好了吗?

截止结束那一刻,美国共计给予西欧131.5亿美元其中88%为无偿赠款12%为贷款。美国人付出的虽然多,但跟欧洲人指望的4年224亿美元援助依旧差额巨大。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从接受援助那一刻起,美国人就用经济方式,完成了对西欧的经济、政治控制,让他们成了自己的天然助力。

这就是美国硬实力的由来,自身强悍,盟友复兴!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马歇尔计划援助数)

反观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关键节点,实力也很强悍!

持续多年的政局稳定,还有石油价格高涨,让苏联经济在快速发展后,成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苏联,在跟美国的军事争霸中,打得顺风顺水,不落下风,甚至占据少许上风,居民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明显提高。

可看似繁荣的苏联,却有绕不过的弊病,这弊病就跟多次出现的粮食危机有关。

重工业吊炸天,轻工业和农业却问题不断,按理说不应该啊!

因为从20世纪初开始,沙皇俄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粮食出口国,这也和俄国拥有世界最广袤领土还有最多可耕地面积有关。

最巅峰时,沙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45%,但凡出口的粮食,就有一半源自俄国,只要保持这个优势,能将粮食当做武器的应该是是苏联才对。

可这一切,在苏联快速工业化后,反而成了苏联的软肋。

斯大林上台后,为了快速工业化,弄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宣布所有生产工具和牲畜公有化。

这下就让苏联农业受伤深重。

仅仅1928至1933年这段时间内,因为推行集体农庄,不愿意将牲畜上交的农民们,纷纷将牛、羊、马杀了吃肉。

这段时间内,苏联羊存量从一亿左右变成了5000万,马从3350万匹降低到了1660万匹,更致命的是耕牛数,从推行前的3070万头降到了1960万头。

这数年集体农庄时代,大大挫伤了苏联农民种田积极性,也让牲畜数量锐减,农业元气大伤。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集体农庄时代的苏联)

后续苏联政府虽然改变了农业政策,加大了对于农业的投资,却一直没有恢复到原来的农业产量。

时间进入上世纪60到70年代,因为冷战的需要,苏联经济侧重点一直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种典型的要大炮不要黄油政策,让苏联头重脚轻跟底浅,农业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按数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粮食产量甚至赶不上一战时。

这一切,从1960年代起,就一直从加拿大和西方国家进口粮食。苏联的粮食危机,还有不断进口政策,让美国看到了机会。

诸如逼迫苏联低价出口石油啊,用石油换粮食啊,设置各种进口限制啊,就成了美国惯用操作。

为了缓解粮食困局,苏联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在1960年到1970,苏联鼓励开荒,提高农民薪水,鼓励种玉米,购置价格不菲的农用机械,指望实现机械化生产,甚至动了停止对东欧国家援助的心思,这一切都是为了开源节流提高产量。

可这一切政策,在执行层面往往走样,就算有作用,对庞大的需求而言还是不够。

这就是1972年,1977年接连两次,苏联因极端气候,弄出粮食危机时,不得不用空城计忽悠美国的历史背景,

那时的苏联,就连人民需要的白面包都不能按时供应,持续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俄罗斯面包)

粮食对民生重要性,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农业是立国之本。

美国人对此心知肚明,于是才有基辛格的名言出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对于粮食出口的态度,左右了苏联的安全,当美国人将粮食当做武器时,就成了压垮苏联的最大利器。

随着冷战继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被忽悠两次的美国,对于苏联的粮食进攻也越来越猛烈了。

这一切,也有佐证。

1980年1月4日,为了抗议苏联进入阿富汗,美国宣布对苏联进行部分粮食禁运,试图让苏联人在饥饿威胁下屈服,并从阿富汗撤军。

不仅美国如此,美国还试图联络盟友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达成攻守同盟,以求掐断苏联粮食进口渠道。

只是这进攻却遭遇了出人意料的抵制。

抵制根源,有来自盟友的不配合,有来自美国国内农场主的不配合。

这一切,甚至弄的卡特总统黯然下台,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卡特总统)

首先,我们看美国盟友的做派。

在美国联络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组建攻守同盟后,遭遇最多的就是阳奉阴违,表面看坚决配合,暗地里都各存心思。

苏联一看有机可乘,也不管价格高低,但凡你要卖粮食,就用高价买,这下弄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眼红了。

有钱不赚不是傻吗?

他们不顾美国倡议,跟苏联达成多笔粮食销售合同,弄的遭遇禁运的美国粮商纷纷不满也开始跟进。通过各自的海外公司用曲线救国方式,将粮食出口苏联。

简言之,在高价面前禁运就是妄言。这个禁运也在一年后,烟熄火熄成了过去式。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都要赚钱)

国外的情况如此,美国国内情况又如何。

答案是也很糟糕!

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一下失去了最大的市场,美国农场主粮食卖给谁?

这群失去了主顾的农场主,还有粮食商人们纷纷抗议,随着抗议而来的还有大量签署了粮食期货合同的交易所,也纷纷遭遇了噩梦。

这下,弄的美国民怨不断。

恰在那个时候,美国总统选举开始了!

里根开始不断攻击卡特政府的粮食禁止政策,让本有可能连任的卡特郁闷了。

按照里根的说法就是:粮食禁运对于苏联这样的大国而言,是不起作用的反而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这就让大量的农民选票,流入了里根的票仓,里根赢得了大选。

1981年4月,里根成了美国新总统,随后不久,就宣布解除粮食禁运,终止了贸易战争,并且寻思出了一个妙招。

那就是用粮食贸易自由的方式,不断提高苏联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让苏联的粮食供应跟西方深度绑定。

这可谓一个阳谋啊!

我知道你需要,我就敞开供应,让你吃个够,这下,你连改弦更张的可能都没了。

然后我在弄星球大战,大量消耗你的力量,随后又弄石油危机,让苏联失去最重要的外汇来源。

这三连招,两个让你出血还要形成依赖,一个让你失去造血功能,就问你怕不怕?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石油危机)

这招数一出顿让苏联雪上加霜!

苏联在里根时代,不断耗费大量资金进口粮食,维持粮食安全, 终于在1989年到1990年,迎来了噩梦。

那一年全球农业歉收,弄的全世界粮食价格高企,可苏联还有钱进口粮食吗?

答案是没有了!

国际粮商拿着苏联670亿美元粮食采购量,纷纷要求交易,苏联却没钱支付了!

无数粮食进口,因为没钱被中断,以至于苏联国内,所有能买到食物的商店门口,纷纷排起了长龙。

弄的苏联人,去全世界哀求援助,丢尽了世界大国的脸面。粮食终于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黄油和武器中间,民众选择了黄油,这是朴素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更是必然的选择。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眼见大哥如此,纷纷闹起了独立,引发了苏东剧变!

在思潮影响下的苏联也人心浮动,不满加剧,开始了瓦解的进程。

随后1991年圣诞节,一个旗帜降下来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苏联时代)

而这,其实不是美国人第一次用粮食战争成功。

美国人早就深谙此道。

1970年时,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一看不对盘的人当选,还是自家后花园出问题,美国立马减少了对于智利的小麦出口。

这让智利国内动荡不安,三年后的1973年,阿连德总统被推翻,美国恢复智利粮食出口,不费一兵一卒,赢得全胜。

1973年,美国用10万吨粮食作为筹码,让遭遇粮食危机的埃及人,无奈接受了基辛格的和平计划。

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世界上发声的10次粮食禁运中,美国主导了其中的八次!

回看今日正在发声的一些,我们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看今日的华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的不仅是饭碗,也是尊严。

基辛格的远见和苏联的误判,让粮食成了压垮超级大国的催命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