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8日,爱国商人、传奇富豪霍英东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遵循老人遗愿,家人将其遗体运回香港安葬,让其死后落叶归根。
11月7日,香港殡仪馆的灵堂内,大家为霍英东先生举行了庄严隆重的丧礼。
到场来宾数以百计,各界政要名流位列其中,港澳长官许仕仁、何厚铧为死者追思悼念;商界巨贾李嘉诚、何鸿燊为好友扶灵送行……
灵柩覆盖五星红旗,丧礼待遇有如国葬。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做过什么事,才得以在生前受人尊敬,死后获此殊遇?
冲破“禁运”,抗美援朝
1952年11月20日凌晨,天黑沉沉的。一艘载满钢管、橡胶等物资的货船悄悄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同往常一样,这艘货船正执行着从香港往内地运输“禁运”物资的特殊任务。
海面风平浪静,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可船上的船员们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最近他们的活动太过活跃频繁,已经引起港英政府的注意。
忽然,一阵突兀的枪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只见三艘一直蛰伏在暗处的快艇朝货船方向快速逼近,形成围堵之势,意欲对货船进行全面拦截。
眼尖的船员一下便认出这是港英当局的水警轮和缉私轮。这显然不是常规的海上巡逻,而是一场针对他们精心策划的武力追捕行动。
这时货船即将落入对方的包围,无路可退的船员立即加快船速,试图突出重围、摆脱追捕。逃离过程中货船与横加截击的其中一艘快艇发生相撞事故。船身严重被毁,最终沉入大海。
这艘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冲破美国“禁运”限制,为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期间曾出海数百次、运输物资数万吨的宝贵货船“黑猫号”,最终还是不幸陨灭了。
说到“黑猫号”,就不得不提起它背后的主人——霍英东。
被称为“红色商人”的他,曾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带领包括“黑猫号”在内的众多船队,冲破美国的封锁禁运,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大陆运输军用物资设备。
20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面临的第一场最艰难、最残酷的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线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以锐不可当之势引起美方的忌惮。为将中方军队力量扼杀在摇篮里,以美国为首、联合港英政府等多方资本势力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粮食、药品、衣服等必需品赫然在禁运物资之列。
由于当时新中国处于刚成立之初,国内仍百业待兴,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物资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靠一定的外援。美国企图通过阻止一切对中战略物资的运输,截断中方军队的外援补给和后勤保障,借此达到削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力量的目的。
在美国有意的干预和阻挠下,中国军队险些陷入后备无援的困境。幸得此时,爱国商人霍英东挺身而出。
面对美国势力的威胁、港英政府的打压,霍英东力排万难,带着自己的船队没日没夜地航行赶路,将一船又一船的“禁运”物资从港口运往中国内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军作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补给和后勤保障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战争而言,除军队和士兵外,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也是军事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因素。
举个经典的例子:1812年的俄法战争,拿破仑军队就曾因未做好面对严冬的后勤准备,导致几十万大军在极度缺乏粮草、保暖衣物等物资补给的绝境下,纷纷冻死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这是何等惨烈的教训!
而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也险些因棉衣、粮食等物资严重短缺而陷入濒危的绝境。
由于长津湖地区地处朝鲜北部最苦寒的地区,当时又恰逢50年不遇的严冬天气,人民志愿军的作战环境极度恶劣。加之保暖衣物与棉被等御寒物资发放不到位,志愿军在第一天行军的时候,就冻伤了近700人,战况一度陷入劣势。
这时,多亏霍英东及其船队的物资补给及时,才稍微解决了中国军队的燃眉之急,让志愿军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继续前进作战。
可以说,长津湖战役等抗美援朝的重要战争中,中国取得关键性胜利的背后,除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外,也少不了霍英东一行人在后方默默付出的努力。因此,霍英东后来也被中央称为“党最亲密的朋友”。
传奇商人,爱国志士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霍英东不过是一届商人,何来这么大的本事和底气,不惜与美国及港英政府作对,也要支援中国军队呢?不外乎以下四大原因:有背景、有财力、有魄力以及有情怀。
首先是有背景。这里的“背景”并不是指霍英东的家庭势力或者人脉靠山十分强大,而是指他的家族有过航海和从事货运生意的背景历史。
早在祖上时期,霍英东的祖父霍达潮靠航运起家,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族船只。时常开船出海,往返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可惜后来家道中落,家里的船只也都变卖抵押出去,下落不明。
父辈时期,虽然家境贫穷,但家庭依然以航运为生。霍英东的父亲靠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后来不幸在一场台风中船覆人亡。
而霍英东出生于香港一户水上人家,小时候就在船上长大。一家人白天在船上作业,晚上在船上休息,过着以船为生的生活。
家族的传承加上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使得霍英东一直对大海和船舶并不陌生,甚至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可以说,霍英东在海上是从容的、自如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船队一次次顺利地向内地运输“禁运”物资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有财力。霍英东出身贫苦,长大后的他铲过煤、打过铁、挖过矿,后来凭借自己的经商天赋,经营了一家杂货店。虽然收入不是特别多,但足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可他时刻未忘记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重拾家族的航运事业,将其发扬光大。20世纪四十年代初,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霍英东变卖掉手下经营的杂货店,将筹得的7000元全部投入到父亲的驳船旧业中。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军留下大批剩余物资,被香港当局拍卖行以低价出售。当霍英东从一个经营轮船厂的朋友那儿得知对方愿意支付4万元购买一台机器后,极具商业头脑的他想到利用信息差来赚取差价——通过倒买倒卖的方式,以1.8万元低价从拍卖行拍下一台轮船机器后,再以4万元的高价卖给轮船厂的朋友。
就这样,霍英东空手套白狼,凭空赚取2.2万元,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并利用这笔资金开办了梦寐以求的船厂。
在这以后,霍英东充分调动手头上的资金财力,不断收购船只、招揽船员。船队规模日益壮大,船厂经营得风生水起。
正是这些船只船队,让霍英东拥有了充足的运输设备和强大的航运实力,得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源源不断地向内地输送“禁运”物资。
再者是有魄力。冲破“禁运”意味着站在美英势力的对立方,需要承受多大的风险可想而知。因此光有财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有足够的魄力。
当时,香港不乏有财力物力的资本家。但由于害怕遭到美国和港英政府的威胁与打压,哪怕有利可图,他们依旧望而生畏,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为内地提供航运支持。
但霍英东不同,在大家都选择独善其身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和大陆建立贸易关系,揽下往内地运输“禁运”物资的艰巨任务。
在此期间,他带领船队躲过港英警方大大小小数百次的海上侦查,顶住港英政府各种明目由头的经济打压,避开美国势力居心叵测的枪击暗杀。
“黑猫号”货船“人赃并获”后,霍英东面对港英政府的拷问控诉,险些被冠以“走私”罪名、判处终身监禁的情况下,依旧镇定从容、不卑不亢。他在法庭上和港英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对方从轻改判“罪名”。
虽然本次的事故让霍英东损失惨重,也令他愈发成为美英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但他并未因此有半点怯步,反而更加果敢大胆地往内地运输“禁运”物资。不仅物资的数量规模有所扩大,运输的频率也相应提高。他更是敢在光天化日的白天就发船运货,没有丝毫顾忌。
对此,霍英东曾说:“我一向喜欢接受挑战,愈是艰苦的事情,我愈要做好”。此等胆识魄力实属令人敬佩。
最后是有情怀。毫无疑问,霍英东是一名心系祖国的爱国志士。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带领船队冲破“禁运”的勇气、信念和魄力,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而他的爱国情怀,不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所体现,更彰显在他日后扶持和投资祖国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
霍英东白手起家,通过倒卖物资、驳运货物、出海打捞、首创“卖楼花”制度等举措积累一笔又一笔的财富。
凭借自己准确的前瞻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惊人的商业头脑,一点点建立庞大的霍氏商业帝国,家族产业遍布房地产、建筑、航运等各行各业。
经商成功之后,霍英东仍时刻心系祖国大陆的发展。1978年起,他更是放下香港的业务,全心投入到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建设当中。
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沙岛的滨海新村,都是他投资修建的重点项目。可以说,霍英东是改革开放最早的支持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此外,霍英东还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他认为强国必须强身,把体育事业看作是振兴中华、国之根本的大事。
为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的合法席位,他四处奔走呼吁;为北京申奥成功,他出钱出力、在所不惜;为提升国民体育水平,他投资建设大大小小的体育馆、体育设施。
面对大家的赞美与夸耀,霍英东却诚恳地说道:“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办些实事”。就连他生前立下的遗嘱当中,也不忘考虑祖国未来的建设事业。
霍英东希望子女们遵循自己的遗愿:长房的三个儿子中,大儿子霍震霆继续发展体育事业,二儿子霍震寰负责接管家族生意,三儿子霍震宇继续南沙开发计划。其余子女一律不得经商,最好从事医生、律师等普通职业,回馈报答社会。
与其说霍英东是一名商人,倒不如说他是一名企业家更为确切。
商人往往只看重个人利益,为达目的甚至有可能不择手段;而企业家眼中不仅有个人利益,更多的还有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正是霍英东与众不同的可贵之处,
几十年来,他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他本人所说:“回首往事,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通过回顾霍英东先生的人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传奇商人的发家致富之路、更是一名爱国企业家的支援、扶持与建设祖国之路。
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香港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当之无愧的“党最亲密的朋友”。
虽然如今霍英东先生已经逝世,但他的爱国之心值得所有人学习,他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