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患癌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谈「癌」色变。
很多癌症的病因至今还是个谜,许多网络文章就是抓住了大家对癌症的敏感神经,为夺人眼球称微波炉致癌,水果的农药残留致癌,蛋糕、炸薯条、烤面包片等经过高温加工的食物也会致癌……
其实,致癌物是有国际标准的,不是一个人说这种东西致癌它就是致癌物。
致癌因素可以分为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几种类型,其中化学物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比如工业的“三废”、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生物的因素也不少,比如霉变食物,大米霉变产生的黄曲霉菌是强致癌物,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苯并芘等。
面对癌症,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
那么,吃了致癌物就会得癌症吗?
癌症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得的,这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的人不吸烟、不喝酒,注意饮食,也会得癌症;有的人吸了一辈子烟却不得癌症;北京人最爱吃油炸食品,油条、油饼、炸糕、烤鸭,可北京人的癌症发病率并不高……
之所以如此,一是致癌物在人体的含量在健康允许的范围内,二是人的免疫功能在发挥作用。
人体本身对癌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个能力因人而异
人体细胞中有一种谷胱甘肽转移酶,能够把毒物或致癌物分解并排出体外;人体细胞中还有一种DNA修复酶,能够对发生突变的细胞进行修复,使之恢复正常。
据了解,50%以上的癌症与饮食起居有关,但是人体健全的免疫系统具有杀死癌细胞的强大能力——任何药物也不能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相比。
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维护人体自身健康的、健全的免疫系统。
而健全的免疫系统要靠均衡的营养来维持,这就需要平时注意摄取各种营养,不挑食、不偏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心态,这才是防御癌症的最好办法。
吃了某种致癌物就会得癌症——这是一种思维误区
致癌物到处都有。
如果因为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处处有致癌物而整天惶惶然,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甚至产生心理疾患,那就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增加患癌症的概率了。
破解6大致癌说
① 剩菜剩饭、隔夜菜致癌
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硝酸盐便会被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正解:不致癌但没营养。
亚硝酸盐不致癌,分解成亚硝胺才致癌,但亚硝胺一般很容易被分解,所以“隔夜饭菜致癌说”不成立。
但是隔夜菜尤其是隔夜的青菜,不仅营养价值低,还易变质,最好别吃。
② 味精超过100℃会致癌
味精因为“有毒、致癌”而频遭质疑,称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导致癌症。
正解:不会产生危害。至今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吃适量的味精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味精致癌”更是无从谈起。
味精的溶解温度在70℃~90℃左右,不宜在滚沸的锅中加入,在即将出锅时加入适量的味精即可。
在做凉拌菜时,最好先将味精溶解后再加入。
③ 喝豆浆引发乳腺癌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
正解: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多个研究证实,喝豆浆不仅不会导致乳腺癌,还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④ 一次性纸杯致癌
长期使用荧光剂超标的纸杯,其中的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可诱使细胞变异,削弱人身免疫力,甚至可能致癌。
正解:这种致癌需要荧光剂超标与长期使用同时满足,才会有一定的风险。
⑤ 微波食物可能致癌
微波炉加热会让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人体不能识别的新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
正解: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
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反复实验,正常使用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危害。
⑥ 打蜡水果会致癌
正解:给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的保鲜方法。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给新鲜水果表面打蜡,但必须使用规定的添加剂且适量添加。
如果不放心,可以清洗或去皮食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致癌物并不是说你吃一点点或者接触一点点就会得癌,没有必要过于恐慌。
毕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才是最好的防癌方法。
本文合作作者 贾之楠、王晓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