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索取的人失去了什么

发布一下 0 0

文|张泠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感到活得很累。的确,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负重前行很容易让人气喘吁吁。其实,并非生活让我们很累,而是我们对生活所求太多。欲壑难填,便只好不断思谋索取,心灵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歇息。不仅如此,喜欢索取的人常常会失去人心,从而失去更多的东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江梦南是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从失聪少女到清华博士,她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然而,从6个月因生病用药不当变成聋儿,到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去普通学校读书,再到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站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成就江梦南高光时刻的关键人物其实是她的父母。

惯于索取的人失去了什么

这对乡村中学教师,付出了成百上千倍于普通父母的辛劳,才有了女儿如鲜花般的怒放。可是,梦南得奖后,他们只是平和地对女儿说:“特别开心,好骄傲的,爸爸妈妈为你骄傲。”

这就是天下父母,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倾其所有无条件地付出;而一旦孩子有出息了,又轻描淡写地只说为孩子骄傲。江梦南说,没有父母就没有她的今天,将来要好好孝敬他们。梦南是个知道感恩的孩子,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在向父母索取的同时能够体谅他们的辛劳。

寒风刺骨的晚上,斌斌因为生父母的气摔门而出。闲逛到10点多,又冷又饿的他来到小区外的馄饨摊前。“斌斌,大冷的天怎么还不回家?”摊主是她妈妈以前的同事,“来,阿姨给你下碗馄饨喝了暖和暖和。”“阿姨……我身上没钱,也没带手机出来。”斌斌有些难为情。“不就一碗馄饨吗?阿姨不要你钱。来,坐下等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到面前时,斌斌觉着这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时刻。“谢谢阿姨!”他感激地望着阿姨。“为什么要谢我?”斌斌没想到阿姨这样回答。“谢谢你给我馄饨吃啊?”斌斌笑了。阿姨拍拍他的肩膀,说:“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一直等他吃完馄饨,阿姨才重新拾起话头,说:“斌斌,我给你一碗馄饨,你就谢谢我,你爸妈含辛茹苦养你20年,你咋从来不知道谢谢他们?还动不动甩脸子惹他们生气。”

斌斌有些惊讶,他听出阿姨话里的意思。“不用惊讶,你妈不放心你,出来等你三趟了,她和我说的。”阿姨的表情严肃起来,“你爸不同意你买那么贵的手机,你就嫌他们抠门儿、小气,还摔门而出。斌斌,咱是大学生了,不该这么不懂事吧?他们为啥抠啊?不得给你攒钱买房子啊?你光知道向他们要这要那,体谅过他们做家政的辛苦吗?进了腊月门,他们起早贪黑,一天擦十几家的玻璃。你呢,放假回来除了睡就是吃,还隔三差五地惹个气。咱这样对吗?”

惯于索取的人失去了什么

阿姨的话如眼前冷飕飕的西北风一样锋利、寒凉,不仅刮得斌斌的脸生疼,也让他的心哆嗦了。他突然意识到,阿姨说的都是事实,但父母从未在他眼前抱怨过,他也从没思考过。从小到大,父母对他基本是有求必应,而他也把父母默默的付出和自己无止境的索取当成了理所当然。斌斌站了起来,郑重地说:“谢谢阿姨对我说了这些!”

一些子女认为父母的能量如海绵,挤挤攥攥就出水,只要他们有求,父母总能殚精竭虑予以满足。可悲的是这些孩子一旦习惯了索取,便很容易忘记了感恩。

投我木桃 报以琼瑶

肖旭最近很得办公室男同事的青睐,原因是在他们的一场闲聊中,她偶尔插了一句话,这句话把这些男同事暖着了。

午饭后,急着赶活儿的肖旭顾不上休息急匆匆回到办公室,埋头于电脑的文稿中。屋里的另一头,几个男同事正围在一起长吁短叹地聊感情。

甲说:“什么爱不爱的,你要是想和她过下去,就别太计较,让着她点。”

乙说:“那也不能没底线地让啊?凭什么做饭刷碗啥啥都得我干?整天对我吆五喝六,敢情我找了个娘娘,而我只是那个能说‘喳’的小李子。”

丙用手指着乙,“当初哥儿几个可是提醒过你,别光顾着要漂亮,也得适当看看其他方面,毕竟过日子是需要烟火气的。可你怎么说的?骂我们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行了行了,别拱火了!”甲拍了一下丙指指点点的手,“当初不是做好为‘美’付出的心理准备了吗?爱美总要付出代价。不就是多干点活吗?男人嘛,应该多干。”

“老大,你这观点我不同意哈,”边听边刷手机的丁抬起了头,“你知道他家媳妇儿多不像话吗?动不动就讲女人的地位、男人应该怎么样。家务当然要分担,可总不能光要男人付出吧?”

就在此时,肖旭发话了,她说:“女性勇于发声没什么不好,但是婚姻中过分强调女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变相地只讲索取,不谈付出。”说这话时,肖旭依旧低着头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全然不知四个男人齐刷刷地将诧异的、感激的、敬佩的……各种各样的目光投向她。

肖旭认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但这一“平等”是为了展现女性的自我精神、自我价值、独特魅力,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而不是要与男性敌对,强行压制男权。同样是独立、平等的人,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主动放在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位置上而一味向男人索取呢?恋爱和婚姻里面那些总是向男方索取物质拥有和精神依靠的女性,终究不会获得对方的尊重,也难以获得幸福的感情。

惯于索取的人失去了什么

当然,大男子主义也是一种变相的索取。有的男人在婚姻里处处要高女人一等,以“在外挣钱养家”为借口,颐指气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妻子家务包干、家教包干,这种精神索取其实是一种冷暴力。

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离不开男女双方的共同经营。投我木桃,报以琼瑶;否则,重索取轻付出,迟早会导致感情失衡,没有平衡,又怎么会有永恒。

肖旭很喜欢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根相握、叶相触的感情,才是文明世界里最文明的爱情。

愈是索取 愈是贫瘠

莲儿将微信好友小梅拉黑了,因为她再也不想忍受小梅从不吃亏、斤斤计较的处世态度。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小梅先后在三家单位工作过。第一家是个培训机构。年底单位发放春节福利,工作刚满5个月的小梅只拿到了别人的三分之一,她去质问领导为什么自己拿得这么少,领导解释她3个月的试用期过了没多久,按说不该得福利,考虑到是春节,所以还是决定象征性地发一点。“象征性地发一点?”小梅并不领情,“我工作了5个月,难道不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吗?”“相应的报酬已经给你了,每个月都发你工资吧?”领导反问。“我要的是5个月的福利。”小梅不依不饶,她认为自己吃了亏。领导最后说:“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是受不了,可以走人。”“走人就走人!”年轻气盛的小梅当即收拾东西回家。

小梅的第二个工作单位是一家民办高校,试用期一年,一年后,双方满意,即可签聘用合同。好不容易熬到一年,聘用合同刚一签完,小梅就要求部门领导给她调换岗位,因为原来的工作是给试用期的人干的,工作量大,津贴还少,现在她是聘用期了,不能继续干“入不敷出”的活儿。部门领导好说话,也体谅之前她的辛苦,就给她调了工作。

但没想到在新岗位上干了不到两个月,负责人就找到部门领导,以“要么她走要么我走”相要挟,坚决请求换人。领导问其原因,负责人说没见过工作这么能计较的,得便宜的事削尖了头往前挤,一丝一毫也不能少;没便宜可占的事,一点一滴也不想多干。部门领导不得已,只好给小梅调换岗位,但半年内调了两次,皆因她只愿索取、不愿无偿付出,人际关系差而遭到“排挤”。最终,她以“民办学校人文环境太差”为由辞职。

惯于索取的人失去了什么

辞职后的小梅结了婚,通过夫婿家的关系,她入职一所高职院校。学校的分管领导是她大伯哥的同学,有了这层关系,小梅在很多方面得到一定的庇护,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她的个性,也多是敬而远之。

莲儿与小梅是同年同天进校报到的,特殊的机缘,使两人成为好友。莲儿有时也会和小梅一起吐嘈学校的一些制度,计较于一些得失,但总体上她算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朋友之间交往也表现得很大气。在与小梅的交往过程中,她也会因对方爱占便宜、不吃亏而不舒服,但通常也就忍让着、迁就着过去了,不就是多请吃一顿饭、一起买东西多付十块八块钱嘛,她不愿意因为鸡毛蒜皮的利益伤了朋友情谊。然而,小梅并不这样想。

前些日子,两人一起吃火锅,120元的餐费小梅先付了,之后她提醒正在打电话的莲儿,“记着AA转给我哈”。开车回家后,莲儿稀里糊涂地转了50元钱给小梅,之后因为家里有客人便没再看手机。等再拿起手机,她发现小梅埋怨、提醒、催她补转10块钱的微信竟然有5条。

“这人怎么这样?整天搭我的顺风车,我从没说个‘不’字;好多次在食堂吃饭没带饭卡,都是我给她刷的,我从来没要她还过。怎么就为了10块钱这么急赤白咧呢?”莲儿有点烦了。

“你呀!”老公提醒道,“我早就说过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更不能成为朋友,你不听啊?要是我,早把她拉黑了!”

莲儿转给小梅10块钱,然后将其拉黑,她决定疏远这个“好友”。

无论亲情、爱情、友情,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要使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需要不断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否则,只支取,不存入,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有被掏空的一天。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7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