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某个时刻产生过"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
我有。
当我们跟别人说这个想法时,很可能别人会以另一种眼光看待我们,甚至带来各种讽刺,并附有语言攻击。
可是认真地想一想,真的需要区别对待吗?这就是人生中某一时刻产生的一个想法,人的一生那么多分钟那么多秒,各种奇怪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想法都会有,为什么这个想法就一定是错的并不能讲的呢?
从来没有绝对的消极,当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其实会让你看清更多的东西,然后明白你应该珍惜的和你应该逃离的人或事。
往往当我们陷入一种绝望的情绪无法自拔时,却努力并积极寻找各种解决方法,这个时候更能体现你追求快乐和平静的渴望。
叶缝中的阳光
我每次处于消极情绪时,都会听林俊杰的《裂缝中的阳光》,听多遍你会发觉你其实一直在努力地想着各种法子想要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qq音乐的部分评论叙述∶有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因为感情被骗欠了一屁股债,然后愚蠢地用自己的学费帮别人还债的;有得了抑郁症被别人说是装的,还有各种讽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曾经无数次地想结束自己的;有拿着不多的工资为父母治病已负债累累,父亲最后只能选择让母亲留下来的;
有因为被老师使坏高中就辍学,同时妈妈去世,最后只能过着流浪的生活的;有因为高考得抑郁症最后只能缺考复读的;有考研成绩不理想二战甚至三战的;有因为被父母丢弃,从初中辍学,又重新高考,从专科到本科然后去读研的;也有因为自然灾害和疫情而被迫家庭分散甚至是永别的。
人生百态,各有各的痛处。看完这些你还觉得你很难吗?
黑夜过后的日出
还记得当初听这首歌时,再结合自己所经历的各种看似不好的事情,那种感觉就像一次撕裂;一次穿刺;一次自我束缚的剥离;然后是一阵剧痛之后的升华与逾越。
其实产生"想离开这个世界"想法的我们,大多数并不是想离开这个世界,而是想结束痛苦。
最后还是没有勇气离开的我们,只是因为有个软肋∶父母。
说到这,我在想∶如果没有父母,只有你一个人,你甚至都不知道你有没有亲戚或者也不知道他们在哪,就像一只流浪的鸟儿,随风而飞,你会选择怎样生活?
对于我来讲,我可能会去援非维和;亦或者去南极或者北极保护冰川和极地动物;又或者登上轮船去捕猎去看大海追鲸鱼。
鲸尾出海
我可以实现完全自由,因为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牵挂,去援非维和也不会有人担心我的生命安危;去保护南极或北极也不会有人因为我的身份而阻拦我(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来自哪);去大海捕猎追鲸鱼也不会有人怕我被大海或鲸鱼吞噬。
我可以自由自在,在活出自我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地帮助这个世界。
这样讲来好像一切都很有利,好的,那么我们接下来想一下怎么实现这件事,那就从最开始的讲起∶只有你一个人,你不知道自己来自哪。
然后你就会踏上寻找自我的过程,会因为看到别人都被爸爸妈妈捧着抱着而在想自己的父母在哪?会因为别人顺顺利利地上学工作而在想自己会拥有最起码的学习权利(比如能有人生中的第一节课)吗?会因为看到恩爱的恋人而在想我这一生应该都不会被爱(我都没有被给予过爱,更不会懂得爱这个词是什么);会因为看到别人的亲人死亡而很好奇为什么那些丧亲之人这么痛苦?
父母在哪?人生中会有第一节课吗?爱是什么?丧亲之苦是什么?来回转折,到最后你还是不能避免你生而为人的事实,因为这个本质决定了你对以上所讲的渴望与好奇。
而之前所讲的假设,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我所说的无论是援非维和还是保护地球这些决定,都跟假设相矛盾。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你无法学会爱,无法得到学习的机会,无法看世界,无法体会人世间最基本的生活,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些生活与机会都需要父母亲人以及社会的支持。
所以在产生"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时,请你把自己假设在一种情境中∶独自漂泊,无人问津。在你脑海中,会慢慢地得出一个结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生而为人的本质(只是想平静而又热烈地活着,内心依旧执着,心脏也没有那么脆弱),然后原谅了所有的不堪!
紧接着又是一次重生。
纯熙儿寄语∶任何产生过这个想法然后依旧精彩而热烈地活着的朋友们,我想对你说∶"恭喜你的生命层次又拓宽了一个维度,恭喜你又多了一层保护自己的铠甲,不再烦心那些痛与怕。"
Hey 我是纯熙儿,一个热爱文字记录的独立撰稿人✍∶书籍解读;思维认知;心灵治愈三大板块。
❤️愿成为你人生路上一束渺小的光,尽管光芒微弱,我依旧开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